天天看點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二戰是目前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大的戰争,期間一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了戰鬥,并且造成了9000萬軍民傷亡和5萬億美元的損失,作為戰争的發起者,納粹頭子希特勒受到了無數人的指責和唾罵,一些法國英國的作家所描寫的希特勒傳記,更是将其描述成為了一無是處,隻會成天幻想的瘋子,這樣做确實有失偏頗,雖然希特勒是一個戰争惡魔,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作為三個法西斯國家唯一靠着民選而非政變上台的元首,希特勒定然有着屬于自己的能力。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在世界第一次大戰後,德國人損失了海外全部的殖民地以及十分之一的人口,工業因為戰亂的關系,受到了嚴重打擊,德國工業心髒魯爾區更是被法國和和比利時聯合占領。協約國對德國所要求的的戰争賠款也是高達2260億馬克,并且必須以黃金支付,盡管期限有數十年,這對于德國經濟也是一筆極大的負擔。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而20世紀30年代席卷世界的經濟大蕭條,更是讓德國人的不滿情緒到達了頂峰,大量的工廠倒閉,無數人員失業,隻能等待手足無措的德國政府救濟,1933年,德國已經有600萬失業人員。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希特勒正是在這樣一種風雲動蕩、民族主義盛行的年代走上了曆史的舞台,他競選上台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承諾,就是恢複振興德國的經濟,事實證明,希特勒做到了這一點,1933年希特勒擔任帝國總理後,率先對全國經濟進行改組,加速資本的生産的聚集和集中,并且他采用了和美國總統羅斯福一樣的做法,強行讓政府參與經濟的管控當中,納粹在經濟領域推行嚴厲的刑法,確定杜絕投機倒把,囤貨壟斷的現象。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同時希特勒重建外彙管制,并且興辦工廠,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1939年德國發動戰争前,失業人員隻剩下幾萬。納粹德國經過兩個四年計劃的發展,經濟已經有了很大改善,1933年德國國民生產毛額大約為737億帝國馬克,而到了1938年,德國國民生產毛額達到了1.264億,足足翻了三倍。是以有人想問,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侵略,那麼德國能夠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嗎?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希特勒不可能不發動戰争,坦率的來說,一戰當中簽訂的條約,對于德國是極為的不平等,他喪失了大量重要的領地,法國等列強的本意實際上就是希望與德國永遠擡不起頭,限制了德國的前景,這自然也激發了德國人的不滿,希特勒上台的政策,最為重要的就是重新奪回德國過去的輝煌,這點也讓德國人極為重用,而且在德國恢複經濟中,解決失業人員當中,軍工業占了龐大的比重,那麼多的飛機大炮,那麼多編制的軍人,隻有戰争才能夠賺回自己的成本。是以德國的複蘇,實際上是以對外擴張為前提的。

如果希特勒隻發展經濟而不發動戰争,德國能否成為世界超級強國?

希特勒自然也會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在發動戰争的時候,德國國内的待遇非常好,加上他慷慨激昂的演講誘惑了許多年輕人,盡管到了二戰期間希特勒已經成為了獨裁政府,可是他的支援率依然高居不下,短時間的崛起使得希特勒上司下的納粹政府透支了太多的潛能,是以發動戰争成為了他們的必然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