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战争,期间一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了战斗,并且造成了9000万军民伤亡和5万亿美元的损失,作为战争的发起者,纳粹头子希特勒受到了无数人的指责和唾骂,一些法国英国的作家所描写的希特勒传记,更是将其描述成为了一无是处,只会成天幻想的疯子,这样做确实有失偏颇,虽然希特勒是一个战争恶魔,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作为三个法西斯国家唯一靠着民选而非政变上台的元首,希特勒定然有着属于自己的能力。

在世界第一次大战后,德国人损失了海外全部的殖民地以及十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因为战乱的关系,受到了严重打击,德国工业心脏鲁尔区更是被法国和和比利时联合占领。协约国对德国所要求的的战争赔款也是高达2260亿马克,并且必须以黄金支付,尽管期限有数十年,这对于德国经济也是一笔极大的负担。
而20世纪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更是让德国人的不满情绪到达了顶峰,大量的工厂倒闭,无数人员失业,只能等待手足无措的德国政府救济,1933年,德国已经有600万失业人员。
希特勒正是在这样一种风云动荡、民族主义盛行的年代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竞选上台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承诺,就是恢复振兴德国的经济,事实证明,希特勒做到了这一点,1933年希特勒担任帝国总理后,率先对全国经济进行改组,加速资本的生产的聚集和集中,并且他采用了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一样的做法,强行让政府参与经济的管控当中,纳粹在经济领域推行严厉的刑法,确保杜绝投机倒把,囤货垄断的现象。
同时希特勒重建外汇管制,并且兴办工厂,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1939年德国发动战争前,失业人员只剩下几万。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已经有了很大改善,193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737亿帝国马克,而到了1938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足足翻了三倍。因此有人想问,如果希特勒只发展经济而不侵略,那么德国能够成为世界超级强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希特勒不可能不发动战争,坦率的来说,一战当中签订的条约,对于德国是极为的不平等,他丧失了大量重要的领地,法国等列强的本意实际上就是希望与德国永远抬不起头,限制了德国的前景,这自然也激发了德国人的不满,希特勒上台的政策,最为重要的就是重新夺回德国过去的辉煌,这点也让德国人极为重用,而且在德国恢复经济中,解决失业人员当中,军工业占了庞大的比重,那么多的飞机大炮,那么多编制的军人,只有战争才能够赚回自己的成本。因此德国的复苏,实际上是以对外扩张为前提的。
希特勒自然也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德国国内的待遇非常好,加上他慷慨激昂的演讲诱惑了许多年轻人,尽管到了二战期间希特勒已经成为了独裁政府,可是他的支持率依然高居不下,短时间的崛起使得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政府透支了太多的潜能,因此发动战争成为了他们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