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俞敏洪選擇直播背後的精明與擔當

俞敏洪選擇直播背後的精明與擔當

1月10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個人公衆号裡釋出“年終總結”稱,2021年新東方市值跌去90%,營業收入減少80%,員工辭退6萬人,退學費、員工辭退N+1、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200億元。目前,新東方留存下來的員工老師還有5萬名左右。他們的生計,部分依賴于新東方當下的直播帶貨,以及大學生市場和海外中文市場等業務。

上個月,俞敏洪完成直播首秀,其學究、坦率的直播風格頗受好評,但叫好不叫座,觀看人次186.9萬,銷售額468.9萬元。相比之下,羅永浩首秀觀看人數4700萬,銷售額1.1億元。這個反差也在情理之中。俞敏洪的知名度與羅永浩不是一個類型,其網絡流量肯定是比不過羅永浩的。直播的選品原則其實很簡單:低價格、低選擇成本,沖動性購買。俞敏洪并沒有按這個套路來,其直播間中的商品單價普遍不低,但不能據此說俞敏洪不懂直播。畢竟這個道理太簡單了,不可能不知道。

那麼,為什麼俞敏洪、新東方對直播沒有急于求成,不追求一炮打響?

選擇進入直播,往大處說,俞敏洪要帶着公司員工繼續走下去。很多人認為,俞敏洪做直播是為了賺快錢。其實,頭部直播很賺錢,隻是幸存者偏差的感受。直播早已不是賺快錢的初始階段,現已非常專業化、高度分工。比如,現在就出現了操盤手這一新角色,幫助業績停滞的主播在經營流量、直播營運、供應鍊能力上加強。操盤手要控制直播的每個環節,從主播到副播和營運,都要随時分析和調整,相當于一個導演加制片的角色。這個角色如此重要,快手電商在其“電商服務商生态體系2.0”中,就将其視為2022年重點布局“一個基礎設施,三個聚焦”中的“基礎設施”。

某種程度上,正因為直播有了這些更高的門檻,新東方才能發揮其人力資源優勢。教培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不低,做直播講究情感與交流,在這方面老師都有較好的技巧與經驗,一些老師會成為優秀的主播,另一些老師會被拉下,但也可以轉為策劃、選品、操盤手。

俞敏洪、新東方做直播,往小處說,是為了避免大量的解約賠償。教培行業的人力成本非常高。新東方還有約5萬名員工,以全行業8542元月薪資水準來看,僅僅薪資成本每月至少需要支付4億-5億元。以教培行業高流動性來估計,每個員工平均在新東方的時長一年,解約按“1+1”算,就要付出10個億。

直播有了收入,就可以支付工資。但工資肯定沒以前多,不适合的人很快就會主動辭職,公司就省下一筆遣散費。避免直接解約是合理的選擇,給員工一個緩沖,讓員工自己走。這并非不道德,而是非常情況下的理性選擇。

但也不能說這僅僅是算計,其中也有擔當的一面。

直播其實并不适合大公司,現在的老師,以後真的做紅了、做大了,俞敏洪也很難憑一紙合同就控制得住,正如李子柒與微念的案例。但是,應該看到的是,進入直播行業後,适合這個行業的教培老師們會迅速分化,适合當主播的當主播,适合做操盤手的做操盤手,适合做策劃的做策劃,直播所需的各種崗位能吸納大量新東方職員。

是以,直播這條路,對俞敏洪來說,未必是一個長遠的打算,但這個短期選擇是一個對多方有利的方案:能快速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能提供大量崗位,且符合新東方的人力資源特征。是以,對于新東方來說,進入直播,幾乎是多方限制下的唯一合理路徑。至于俞敏洪,更多的是在送員工一程。

這個選擇,既避免了公司付出大量遣散費,又給員工找了一個天花闆很高同時又有大量托底機會的行業。這個選擇很精明也很道德,對股東負責,也對員工負責;有智慧,也有擔當。不管如何,俞敏洪應該得到的是祝福,而不是批判。□ 劉遠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