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鲧是大禹之父,堯帝時期,洪水泛濫,鲧受四嶽推舉負責治理洪水,前後九年修築堤壩治理洪水不成,被舜處死。

在現代人的印象中,鲧似乎治理洪水并不行,隻采取堵的方法,最終失敗。直到兒子大禹采取以堵為疏的方法,才最終制服大洪水。這就有點以成敗論英雄的意味了。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鲧治洪水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當時沒有找到比鲧更合适的人,是以堯才勉強讓鲧去治理洪水。

“等之未有賢于鲧者,願帝試之。”——《史記·夏本紀》

但在《尚書》中,關于推舉鲧治理洪水,大家是一緻認可的。衆人都相信鲧治理洪水的能力。

嗟,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

群眾異口同聲地推舉鲧,說明鲧是最适合也是最有能力治理洪水之人。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但最終鲧治理失敗被舜帝所殺,這就牽扯到兩個問題,第一,鲧是不會治理洪水嗎?第二,鲧是堯任命的,為何九年之後,舜突然上位并且誅殺鲧。

帝之息土壤是什麼?

關于鲧被殺的原因,還要在更古老的史料之中尋找。《山海經·海内經》記載:“鲧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于羽郊”。鲧偷了天帝的息壤,用來阻擋洪水,最終被殺。

息壤傳說中是一種可以不斷生長的土壤,但在治理洪水中卻并沒有起到作用。如此有用的東西,在後來大禹治水之時,也沒有出現“息壤”的蹤迹。并且在《山海經》中,鲧竊帝之息壤,後面為何又有一句不待帝命呢?偷了息壤,還要等待帝命,顯然是沖突。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舜帝

是以有沒有“息壤”不禁讓人懷疑,或許根本就沒有“息壤”存在,從一開始就了解錯了。

鲧竊帝之息壤,說明這個所謂的息壤是帝王的,這又是哪個帝王呢?顯然不可能是堯的,也不可能是後來舜的,隻能是之前的。

既然沒有所謂的息壤,不如從字面了解,帝之息壤,即為帝王安息之壤,帝王安息之壤,即為墓葬之土。并且在我看來,是颛顼的墓葬之土。而且整件事絕沒有那麼表面那麼簡單。

颛顼的埋葬地

首先,我們來看看《山海經》中對于颛顼墓葬地的記載。

《大荒北經》有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颛顼與九嫔葬焉。爰有久、文貝、離俞、鸾鳥、皇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罴、黃蛇、視肉、瑰、瑤碧,皆出衛于山。丘方員三百裡,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沈淵,颛顼所浴。”

《海外北經》:“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範林方三百裡,在三桑東,洲環其下。務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陽,九嫔葬于陰。一曰爰有熊、罴、文虎、離朱、鸱久、視肉。”

通過《山海經》的記載,我們知道颛顼葬于務隅之山。并且務隅之山又在《山海經》中特指為“丘”,這個“丘”又是那座山呢?不急,咱們接着在《山海經》中尋找答案。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堯帝

《大荒南經》記載:“帝堯,帝喾、帝舜葬于嶽山。爰有文貝、離俞、嶋久、鷹、廷維、視肉、熊、罴、虎、豹;朱木、青華,玄實。”

山海經中關于帝堯,帝喾、帝舜的墓葬地的記載都在嶽山。并且周圍景物,動物與颛顼的墓葬地周圍情況完全相同。是不是這些帝王陵墓都在同一片山脈埋葬呢?又有哪一座山脈是帝王埋葬群呢?

唯一符合帝王埋葬群的唯有邙山。在邙山山脈之中,自古以來就是帝王的埋葬群。而邙山又名邙丘。古代詩文中常用丘來特指邙山。

飾車駐驷。駕言出遊。南厲伊渚。北登邙丘。青林華茂。——嵇喜《答嵇康詩四首 其四》

而嶽山,即為嵩山。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稱為 “嶽山”。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邙山與嵩山都在河南境内,動物,景物自然如山海經描述一般相同。

颛顼埋葬于邙山,帝堯,帝喾、帝舜葬于嶽山。

鲧,堯,舜三人之間關系

巧的是鲧本為有崇氏,居于崇,正是出生和生活于嵩山一帶。是有崇氏部落首領。颛顼的五世孫。而堯是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勳,原封于唐,故稱陶唐氏。舜則相傳為颛顼的六世孫,不過到舜父親那一輩,就已經是平民了。

按照輩分,鲧是舜的叔叔,并且是有崇氏部落首領,而舜隻是個平民。堯當時是部落聯盟首領,是天下共主。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鲧與大禹

堯之後的首領是舜,而舜之後的首領是禹。權位傳承之間,似乎也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在裡面。

是以鲧隻可能用颛顼陵墓封土去阻擋洪水,不可能用帝喾的。因為堯不可能讓鲧用自己父親陵墓的封土,去阻擋洪水。是以《山海經》中:“鲧竊帝之息壤”的真正含義就呼之欲出了。

鲧被殺的真正原因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似乎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鲧被殺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當時洪水危急,颛顼來不及報告堯,就隻能用颛顼帝陵的土,來阻擋洪水,而且這件事是堯知道的,并且預設的。否則也不可能讓鲧前後治理九年。

大禹

不過這件事卻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指責鲧驚擾颛顼帝,讓颛顼帝不得安甯。

在《山海經》中也能找到相關佐證。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颛顼死即複蘇。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颛顼死即複蘇。

鲧沒能攔住洪水,為了陷害鲧,一些人造謠,鲧動了颛顼陵墓,導緻颛顼不得安甯死而複生,變成了魚。

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可是就是有人信。當時大洪水來了,衆人恐慌,人心不穩,需要有一個人對這件事負責,也需要一個人去穩定大家的心。于是所有的責任都推到鲧的身上。最終堯引咎辭職,舜繼位。為了平息衆怒,最終殺害了鲧。

鲧為了治理大洪水,冒風險,私自動用先祖陵墓的土壤,最終卻被害死。

在整個過程中,舜有沒有扮演反面角色,不得而知。但從後來他重用大禹治水,并且把天下共主的位子禅讓給禹,可能也是出于處死鲧的一種補償吧。舜為了平息衆怒,也隻能如此,并且我相信,他任命大禹的時候,一定力排衆議,堅持讓大禹負責治水。

大禹父親的真正死因并不是竊取息壤,而是因為破壞颛顼的陵墓而死

鲧如果不會治水最後無能慘死,他的兒子大禹又怎麼能治理好洪水呢?治水本領是父子相傳,是以鲧絕不是因為不會治水而死,而是死于衆人的流言蜚語。

作者:大唐守捉郎

參考資料:《史記》《山海經》《尚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