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面獸楊志:梁山好漢殘部最後的上司人

《水浒傳》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上司人宋江和盧俊義都是兩次上梁山:宋江第一次上梁山是發配江州途中被請上梁山,盧俊義第一次上梁山是去泰山上香途中被捉上梁山,二人都因為忠于朝廷而下了梁山。他們第二次上梁山則是被官方判處死刑後,被武力救上梁山的。此外,楊志也有過兩次上梁山的經曆,這是不是預示,楊志是繼宋江和盧俊義之後的梁山上司人?《水浒傳》中的楊志是作者重點描寫的人物之一,“楊志賣刀”、“押運生辰綱”、“智取二龍山”等故事脍炙人口。那麼,曆史上是否真有楊志其人,他是否真是宋江的接班人呢?

青面獸楊志:梁山好漢殘部最後的上司人

■曆史上楊志确有其人

曆史上,楊志真的是梁山軍隊最後一個上司人,他率領梁山殘軍抵抗金國,犧牲在抗金第一線。

宋江等三十六人“橫行河朔”的故事,在許多古籍中都有記載,這些人中隻有宋江、楊志、史斌(史進的原型)等少數人是曆史上的真實人物,其他人物在《宋史》上幾乎都找不到蹤影。曆史上的楊志和《水浒傳》中的楊志有很多相似經曆,他不僅在北宋宣和年間為過盜,而且還随宋江被朝廷招過安,更重要的是,還在抗金衛國戰争中戰功卓著,并是以受到朝廷的嘉獎。

梁山軍隊被招安後,宋江是否出征方臘起義軍,史學界有争論,多數史學家認為,宋江出征方臘可能性較大。

據《三朝北盟會編》等書記載,宋江被招安以後是随童貫征讨方臘的,宋江當時的身份是裨将,和他一同征戰的将領有劉延慶、劉光世等人。但是征方臘凱旋後,宋江沒有像《水浒傳》中寫的那樣加授武德大夫、封為楚州安撫使,卻從曆史記載中消失了,估計朝廷對其有所顧忌。

朝廷不能容忍宋江帶領梁山軍隊,不等于說梁山軍隊沒有了,隻不過換了一個“領隊”。

青面獸楊志:梁山好漢殘部最後的上司人

童貫統領的20萬大軍本來是和金國結盟,準備進攻遼國的,但是由于方臘造反,緊急用在東南戰場。金國滅遼國後,沒有履行宋金合約,反而進攻宋國,童貫帶領征讨方臘的原班人馬走上了抗金的前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宣和四年五月,童貫至河間府,分雄州廣信軍為東西路。以種師道總東路兵,屯白溝;王禀将前軍;楊惟忠将左軍;種師中将右軍;王坪将後軍;趙明、楊志将選鋒軍……”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童貫率領的這批将領和一年前攻打方臘的将領大都相同,但把宋江換成了楊志。楊志已經是招安後梁山軍隊的新統帥了。

■楊志屢立戰功成梁山殘軍首領

楊志成為梁山的新首領是有原因的,一是在《水浒傳》中可以看出楊志的統軍才能,在二龍山上實際的指揮者就是楊志;第二個原因是,楊志是楊令公的後代,楊令公是抗遼名将,讓功臣後代擔任梁山殘軍的将領更容易讓朝廷接受;第三個原因是朝廷對造反的宋江不放心。

楊志跟随童貫收複了燕京,童貫就被封為廣陽郡王。靖康元年,朝廷命河北河東路制置副使種師中率兵解太原之圍,楊志随種師中一道前去征戰。由于種師中麻痹輕敵,遭到金人突然襲擊。加上對立功将士沒有及時兌現賞賜,這群會使弩弓的民兵竟然憤怨散去,以緻種師中兵敗被殺。

青面獸楊志:梁山好漢殘部最後的上司人

楊志當時的身份是“武節郎”,他先随種師中收複了榆次等縣,在種師中兵敗的情況下,他也随軍而退。但他的撤退,并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就戰場情況審時度勢後做出的靈活決策。後來,他在“諸将散逸”的情況下,“獨收集殘兵,保據平定”,并“屢次立功,殺退敵馬”。他的戰績既為劉耠、王琰等人所上報,也為李綱所褒揚,欽宗欣然下旨給予官升一級的獎勵。

随後北宋的形勢急轉,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侵。西路軍攻破太原,乘勝渡河;東路軍攻陷真定。兩路軍圍攻開封,閏十一月二十五,開封城破。靖康二年(1127)三月,徽、欽二帝被擄北方,北宋就在接二連三的潰敗中滅亡了。和楊志并肩作戰的将領都打了敗仗,連李綱也被免職,楊志的事迹湮沒無聞也就成了必然。對于楊志的結局,在史書的降将名單中沒有提到,楊志這個級别的将領若投降金國應有記載,南撤的将領也沒有楊志的名字,楊志的出路隻有一條,那就是捐軀沙場,他所帶領的梁山軍隊也是不會投降的。梁山好漢的殘部用自己的最後一滴血捍衛了他們的“忠義”,捍衛了民族的尊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