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芯”突破!海信釋出8K超高清畫質晶片

“芯”突破!海信釋出8K超高清畫質晶片

近年來,我國成為全球8K終端創新最快的市場,但也面臨音視訊處理晶片、編解碼晶片等核心元器件開發和量産突破等難題。1月11日,海信正式釋出國内首顆自主設計的8K AI畫質晶片,為《超高清視訊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收官之年交上一份答卷。

國内首顆自主設計8K AI畫質晶片

2019年以來,我國超高清視訊産業發展迅速,8K端到端技術已經成熟,但SoC核心晶片、音視訊處理晶片、編解碼晶片等開發和量産面臨突破,尤其是大尺寸8K電視對于畫質晶片性能的要求提升較多。

全球範圍内布局畫質晶片的企業有兩類,一是索尼、三星、海信等電視企業,各自都有自己的晶片團隊,設計畫質晶片為自己所用;第二類就是專業晶片企業,将産品提供給不具備獨立畫質晶片設計能力的電視企業。據了解,國内許多電視品牌都采用了此類專業晶片企業的産品,但較難形成差異化競争力。

據記者了解,海信從數字視訊處理晶片開始,經過20餘年持續研發投入,在最近7年内釋出了5顆畫質晶片,實作了從2K、4K到8K的疊代更新。

2015年,海信Hi-View Pro超高清畫質引擎晶片一代結束了國産電視沒有自己的畫質晶片的曆史。2017年和2018年,海信先後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超高清畫質引擎晶片,第三代晶片提升到萬級分區控制推動顯示行業畫質能力邁進了一個台階。2020年,第四代晶片成功點亮疊屏電視并實作量産,在MEMC(運動估計運動補償)、對比度等局部畫質優化功能上取得突破。

此次,海信最新釋出的晶片是國内首顆8K AI畫質晶片,實作了從4K到8K的跨越式發展,增加了AI畫質處理功能,通過配備具有“深度神經網絡”技術的人工智能,與傳統引擎相比,可實作高精度的圖像處理。

海信顯示科學家查林表示:“這顆晶片在視訊處理領域的相關算法和技術實作完全自主可控,可以比對最高規格的視訊流,做到2K/4K/8K全覆寫,打破了日韓企業畫質處理細分領域技術壁壘,樹立了中國畫質晶片的标杆。”

中科芯內建電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宗光研究員指出,這顆8K超高清畫質晶片,首次實作了從4K到8K的跨越式發展,在系統設計、邏輯規模和行業領先性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五次疊代助推4K/8K全終端畫質提升

據記者了解,海信前四代畫質晶片均實作量産,并應用在多領域終端,例如已應用于海信全球首台4K 55吋Mini-LED内窺手術專業顯示器中。此外,搭載第四代畫質晶片的海信基準級廣播螢幕在2021年在央視體育頻道演播室中投入使用,并在2020歐洲杯、東京奧運會、全運會以及即将召開的北京冬奧會等大型體育節目中參與轉播和制作。

當下,海信已完成五次畫質晶片疊代,将全面覆寫海信電視、東芝電視、廣播級基準螢幕、醫療專業顯示等大顯示産業。據了解,目前這顆晶片已經應用于整機産品,海信推出的搭載自研8K畫質晶片的MiniLED電視85U9H已經在CES 2022中展出。

查林表示,8K屬于比較高端的定位,未來我們希望通過這顆晶片實作突破和衍生,把海信累積的畫質經驗和技術下沉到4K的産品中,讓更多消費者在中端甚至低端産品上提高畫質感受。

海信視像科技公司總裁于芝濤在釋出儀式上表示,海信在CES2022上亮相了全球首個8K雷射顯示展出方案,未來還将推出8K廣播級螢幕、Micro LED電視,擁抱8K新視界。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印發《超高清視訊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目标,到2022年,CMOS圖像傳感器、光學鏡頭、專業視訊處理晶片、編解碼晶片等核心元器件取得突破,8K前端核心裝置形成産業化能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技術局資料應用部主任梅劍平指出,今年是《超高清視訊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收官之年,此次海信8K AI畫質晶片的研發,代表着前端核心元器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希望海信繼續對未來8K超高清内容制作提供強大技術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