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半導體行業依然在挑戰中前行。後疫情時代、産能緊張、地緣政治等因素仍深刻地影響着全球半導體産業鍊及生态。2022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如何發展?新的挑戰又會從何而來?為了厘清這些問題,集微網特推出【2021-2022專題】,圍繞熱點話題、熱門技術和應用、重大事件等多元度梳理,為上下遊企業提供參考鏡鑒。
本期嘉賓:安謀科技市場及生态副總裁 梁泉

自研業務及生态建設成績顯著
過去一年,安謀科技持續立足本土研發和創新,在自研業務和生态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據梁泉介紹,在業務方面,安謀科技實作了“雙輪驅動”戰略的落地以及“核芯動力”自研業務品牌的釋出。一方面,安謀科技持續推動Arm CPU架構的本土化和生态化發展;另一方面,進一步聚焦打造自主架構的XPU産品和多樣化生态。
“我們的全線産品,從CPU到XPU,無論是簽約客戶還是量産産品,均獲得了高速增長。”梁泉說。
截至目前,安謀科技國内客戶累計晶片出貨量突破250億片,過去10年間本土客戶出貨量成長超250倍。“核芯動力”XPU産品已經實作了近100個本土客戶IP授權,客戶基于“核芯動力”XPU産品的晶片出貨量超過1億片。
在生态方面,安謀科技聯合産業龍頭企業群組織發起成立了“智能計算産業技術創新聯合體”(ONIA),共同打造全球首個開源的神經網絡處理器指令集架構(NPU ISA),共建共享“中國首發,全球開源”的NPU生态系統。ONIA囊括了中國內建電路産、學、研等方面的代表力量,目前會員機關總數已突破100家。在2021年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該NPU ISA一舉摘得“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獎。
梁泉表示,智能計算時代,随着AI、5G、IoT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單靠CPU已經無法滿足海量、多元化的計算需求,NPU、ISP、VPU、GPU等計算單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在複雜的國際産業環境下,掌握自研核心技術成為中國半導體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此,安謀科技順應智能計算産業發展趨勢,釋出新戰略,建構XPU新生态,賦能中國半導體産業發展。
國産替代仍是産業主旋律
過去一年,半導體行業依然面臨嚴峻的形勢。在談及2021年行業經曆的發展變化時,梁泉表示,傳統産業合作模式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自研晶片,如手機、伺服器、汽車、系統軟體廠商等,“缺芯”問題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
以汽車産業為例,在電氣化、智能化趨勢下,汽車廠商也開始積極探索自主研發。一方面實作技術性能最優化,增強自身差異化優勢;一方面降低對外部晶片的依賴。為了更好地應對這種變化,據梁泉介紹,安謀科技成立了汽車及基礎設施事業群,基于與汽車廠商的深入溝通和自身豐富的技術經驗,打造整體解決方案,滿足汽車廠商對未來晶片的差異化需求。
在梁泉看來,國産替代依然是國内半導體産業發展的主旋律,為此,安謀科技推出自研業務品牌“核芯動力”,打造基于自主架構的XPU産品和多樣化生态,滿足中國産業對于自研晶片及本土生态的需求。
目前,缺芯問題肯定是當下熱點,但産業内的領軍企業需要看得更長遠一些。梁泉表示,作為晶片設計IP開發和服務供應商,安謀科技始終認為“技術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主旋律,隻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打磨優勢産品,才能更加靈活地應對變化,在瞬息變化的市場中始終保持足夠的競争力。
“安謀科技整合自研IP,實作‘雙輪驅動’,開始針對智能汽車、基礎設施、智能物聯網、移動終端等不同領域廠商的需求,提供多樣化、智能化、定制化的,包括工具、軟體、設計服務等在内的整體解決方案。這一方面是安謀科技對現有晶片市場的進一步政策,也将和國産晶片夥伴持續探索,尋找産業裡‘換道超車’的機會。”梁泉補充道。
多措并舉推動中國芯發展
如今,國産晶片面臨很大的發展機遇,作為中國最大的晶片設計IP開發與服務供應商,安謀科技如何看待中國芯的發展?
梁泉表示,在推動中國芯發展方面,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持長期主義。半導體産業投資的回報周期比較長,需要資本和企業具備更長遠的戰略布局眼光,不能僅僅追求短期的投資回報。安謀科技為中國本土半導體産業持續賦能近20年,自身有着豐厚的技術沉澱,未來也将加大研發投入,打磨自研XPU技術。與此同時,安謀科技設立了創企孵化計劃,不僅提供免費的“周易”NPU授權,還将聯合安創加速器,在新的一年孵化10家基于開源架構和XPU的初創企業,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援、産業對接、場地、資金等幫助,推動智能計算生态的創新發展。
二是既要堅持本土化,又要堅持國際化。半導體産業是目前全球化最徹底的産業,中國芯的發展一方面要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以抵禦複雜國際形勢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要與國際接軌,絕不能閉門造車,這也是安謀科技推出“雙輪驅動”戰略的原因。通過“雙輪驅動”,CPU繼續相容國際标準的Arm架構,同時也通過自研可定制化的XPU架構,助力中國晶片産業換道超車,為本土半導體生态創造核芯價值。
三是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标準。随着國力的發展,中國晶片産業毋庸置疑将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産業,也要有建立全球标準的野心和決心。不同于過去由國外發起再引入國内應用,ONIA打造了全球首個開源神經網絡處理器指令集架構(NPU ISA),建構了由中國本土産業發起、以全球領先技術為标準的智能計算産業生态,讓更多的智能晶片更快地在應用上實作生态統一,加快研發速度。
打造高性能平台應對算力需求
展望今年,梁泉表示,行業主要仍會圍繞5G、AI、IoT、新能源汽車及雲計算等新興細分市場來提供技術支援。
在梁泉看來,智能化時代,海量資料流拉動了算力需求,需要具備高算力平台以應對性能及産業更新需求。
“後摩爾時代,面對爆炸式增長的海量資料流,安謀科技深刻認識到傳統的CPU或GPU為核心的計算架構已無法滿足高密度、高性能的算力需求,産業呼喚聚焦場景的智能化、多元化計算架構。”梁泉說。
以自動駕駛為例,汽車由過去以性能、成本、安全所代表的産品特性,将被智能化取代,需要具備高算力的平台來推動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技術更新。目前自動駕駛的算力和資料支援較為碎片化,未來,定制化的中央算力晶片配合自研系統将會是自動駕駛計算的主流發展趨勢。
“為此,安謀科技組建了一支頂級的團隊共同打造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平台,通過建構車規級的CPU及XPU單元的協同,打造包括IP層、子系統層、軟體層的生态,為汽車的新未來提供‘核芯動力’。”梁泉告訴集微網。
梁泉強調,過去,安謀科技把Arm這一全球标準和技術帶到了國内,賦能了中國半導體産業,也打造了完整的生态鍊。秉承對産業的前瞻洞察,安謀科技釋出“雙輪驅動”戰略,除了延續以Arm CPU架構本土化、生态化的發展戰略,也更加聚焦自主研發,并依托核芯動力向市場提供多樣化、智能化、定制化的核心處理器IP技術及開放的智能計算平台,為産業生态持續賦能。與此同時,安謀科技将與産業同仁一起,基于“中國首發,全球開源”的NPU ISA,打造共建共享的生态,促進産業快速健康發展。(校對/And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