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這兩年勢如破竹,據中汽協預測,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上海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截至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量超過62萬輛,在全國各城市居首。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離不開充電裝置行業的進步,這方面上海同樣在全國名列前茅,上海目前累計建成充電樁約50萬個,上海的新能源汽車車樁比已經達到了1.3:1,也就是每1.3輛新能源汽車就配套有充電設施。充足的充電設施,使得上海新能源車“裡程焦慮”沖突并不突出。當然,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成長中的煩惱也不少。在上海,新能源車充電要不要排隊?充電有什麼煩惱?新民晚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這兩天去各充電站進行實地體驗。

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無需排隊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推動轉為市場推動,上海從2009年開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培育和扶持,目前進入快車道。2021年9月份,上海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47.19%,遠遠高于全國平均10%的水準,與全球新能源汽車占比最高的挪威50%占比相比,已經接近全球最高水準了。而且,2021年前三個季度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占比達到了65%以上。這些名額都顯示上海已經成為國内當之無愧的新能源汽車之都。

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必須有相應的充電設施,上海将充電樁作為市政基礎設施配套,提出超前配套建設。2019年底,新民晚報記者采訪上海充電設施時,上海充電樁數量是26萬個,僅僅2年時間,上海充電樁數量已經達到50萬個。車樁比已經達到了1.3:1,遠遠高于全國車樁比平均3:1的水準。

為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上海還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列入去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有序推進公共(含專用)充電樁、示範站、示範小區三項建設任務。2021年,上海累計新增2萬個公共(含專用)充電樁,建成并驗收計程車示範站27個、共享充電樁示範小區17個。根據上海充換電設施公共資料采集與監測市級平台的資料,截至2021年11月,市級平台接入點充換電設施營運商239家,累計接入全市的公用及專用充電樁共計125582個,其中,公用樁76118個,專用樁46464個。

上海的公共充電樁,極大滿足了新能源車充電需求。有媒體報道去年國慶長假期間一些地方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排隊,甚至要等幾個小時。近期冬天部分北方城市“裡程焦慮”再度出現,甚至要早上4點起來搶公共充電樁。但記者實地采訪,上海不存在這種現象。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申嘉湖高速航頭服務區(南側)充電站,四個充電樁前隻有一輛車充電 羅水元 攝(下同)

上周末,記者前往申嘉湖高速航頭服務區(南側)、繞城高速莊行服務區與光明服務區,發現大部分服務區都裝了充電樁,但前往充電的車并不多。在這三個服務區,記者等候了一兩小時,均隻有一輛新能源車前往充電。

記者注意到,申嘉湖高速航頭服務區(南側)内充電樁的充電價格為1.455元/度,繞城高速莊行服務區和光明服務區内充電樁的充電價格則是1.865元/度。“高速服務區内充電比外面貴些,如果不是車子實在不好繼續開了,誰會在這裡充電?”在繞城高速光明服務區,一位貨拉拉司機這樣說。另一位花14分鐘在申嘉湖高速航頭服務區(南側)充電20.1度電的蔚來車主則表示,雖然如此充電速度已算快,但還是沒有加油快,是以,盡管電沒充滿,但預計能開到目的地後,就不準備繼續等下去了。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1月8日下午,在繞城高速莊行服務區充電站隻有一輛貨拉拉充電

與前來充電司機回報一緻的是,盡管充電等候時間較長,但即使國慶長假日,這幾個服務區的充電樁前,也不見排隊等候充電者——基本是随到随充。

走訪中記者發現相關服務還需進一步提升,在這些高速服務區,充電樁位置相對較偏,指引牌要麼沒有,要麼擺放位置難以察覺。繞城高速莊行服務區一個充電樁螢幕顯示故障,但記者多次撥打樁身所印客服電話,卻一直打不通。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1月8日晚,繞城高速光明服務區充電站内,8個充電位上的4個充電樁前,也隻有一輛“貨拉拉”充電

新能源計程車,從充電到換電

對于充電設施需求最大的一個群體,是新能源計程車,因為計程車每天跑的裡程多,基本上一天要充電1到2次。為解決新能源計程車充電難的問題,上海建設了一批專供新能源計程車使用的充電站。2021年,上海市中心城區首個大規模充電示範站——龍華東路公共(計程車)電動汽車充電站已建成,該站充分利用盧浦大橋引橋橋下空間,建設20台120千瓦“一機兩槍”直流充電樁,可同時滿足40輛電動汽車快充需求,有效解決中心城區新能源計程車及周邊老舊小區電動汽車使用者充電需求。該站還配建了休息室、衛生間、便餐服務等便民設施,極大友善了計程車司機。

同時,一種更快更便捷的換電站模式,在上海快速增長,目前上海已有20個換電站,在建5個,預計今年将增至50個,基本形成上海市面向營運車輛的換電服務網絡。

1月10日晚,記者在吳寶路1032号的上汽安悅充換電站發現,這裡除了給新能源車提供充電服務外,還有直接給新能源車換電池的服務。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吳寶路安悅充換電服務站内,換電區如同集裝箱一樣

這個名為“奧動”的換電區域隻有兩個外形如同集裝箱的裝置,從業人員掃好碼讓一輛輛計程車開進“集裝箱”中間後,僅20秒左右,裝在計程車底盤位置的電池,就在機器人自動化操作中換好了。2個換電機器人,一個拆,一個裝,無縫對接。速度快到計程車還沒有啟動,換下來的電池就已進入“恒溫、恒濕、統一倍率”環境,開始集中安全有序充電了。

據了解,目前上海有2500多輛計程車是上汽榮威換電車型的新能源車。吳寶路這裡的“奧動”換電站,一般一天換電400輛次,高峰時段一天換電600多輛次,換電站一天的換電能力可以達到近千車次。

換電模式成本很高,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目前1.23元/度的換電價格是企業自行補貼給的。接受采訪的幾個司機都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一些換電補貼,享受與充電一樣的政策。

據了解,有關換電營運企業目前已經和上汽、北汽、廣汽、東風、長安、一汽等主流廠商合作,推廣換電版營運車輛。未來,随着換電站數量增加,将大大提升計程車充電效率,換電時間比燃油車加油時間還要短。

計程車司機,對随到随充滿意

新能源計程車充電設施大量增加,司機的體驗如何?記者1月9日前往普陀、寶山、青浦等幾個充電站區實地走訪,司機們回答更多的是滿意。

記者來到青浦華新鎮新協路海博計程車公司内的充電場,雖已有二三十輛車在充電,但仍有一些充電樁虛席以待。不時進來的新能源車,都是随到随充,多位司機表示常常到這裡充電,充好即走,全程滿意。

快遞物流車司機對這個充電場更為滿意。原來,該充電場附近有韻達、申通、德邦等多個快遞物流公司,不少快遞物流車都是新能源車,由于距離近,一般四五十分鐘就可以充好電,對工作沒有什麼影響。

充電場經理潘先生告訴記者,該充電場于2021年初建成,内設42把快充充電槍,5把慢充充電槍,一般情況下,日接充電車500輛次。白天,一般都是即來即充;晚上,雖然前來充電的車輛像趕大集一樣絡繹不絕,但由于充電位多,從業人員及時引導,司機們也自覺充完即走,即使有排隊等候現象,等候時間一般也隻有五至十分鐘。

在寶山區特力路1508号的特來電充電站,海博計程車司機付先生說,一般來充電不要排隊。不過,晚上充電,尤其是天冷的晚上去充電,充電時間相對較長,一旦新能源車多,就要排隊。

在普陀區新村路661号充電站,記者看到30個充電位上,隻有十來輛新能源車充電,新進來的新能源車都是即來即充。

該充電站被評為“2021年度新能源計程車充電示範站”,進來充電的河北滄州籍網約車司機介紹,他比較發現,該充電站18∶00到20∶59時1.3元/度的充電價格,相對于一些地方同時間段内1.4元/度的價格,要實惠些,而且他多次前來充電時都沒有排過隊。這位司機告訴記者,他的網約車一天要充三次電,每次充電一小時左右。雖然充電看上去浪費時間,但合理規劃後,就在充電的一小時内就餐或休息,不但正常營運沒受什麼影響,還因為充電站提供免費停車2小時服務而省去了找地方停車休息的煩惱。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新村路充電站休息室遮陽遮雨不擋風

但記者發現該充電站内的休息室,雖然有沙發、茶幾、書架等設施,但沒有門,冬天不能擋風防凍。休息室内的飲水機,已壞多時。服務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公共充電站,仍有鸠占鵲巢現象

新能源車不斷增加,上海公共充電站充電量、使用率都在提高。

據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資料,2021年1-12月上海全社會充電量達11.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44%。2019年底記者采訪時,上海公共充電樁使用率在2%左右,2021年11月,上海充換電設施公共資料采集與監測市級平台的月報顯示,公用電站的使用率4.53%,随着純電動車數量增加更快,純電動車使用的直流電樁使用率達到9.08%。

其實,部分充電站也會出現充電排隊的現象,位于浦東金橋的特斯拉充電站排隊情況就很常見。1月9日下午,記者在金橋充電站看到,10個充電樁全滿,還有2輛車在一旁等待,在這裡充電排隊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裡沒有停車費。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特斯拉金橋充電站2輛車排隊等候充電 連建明 攝

如果覺得排隊時間太長,充電站門口豎着一個牌子,告訴車主丁香國際商業中心有50個充電樁,可以去那裡充電。記者趕到浦東丁香路上的丁香國際商業中心,由于周日是充電高峰,地下車庫50個充電樁,超過30輛特斯拉在這裡充電,充電時間其實不短,需要一個小時左右,但由于充電樁多,基本上能夠随到随充,同時,從業人員會在空閑車位上放一個障礙物,是以,沒有燃油車等其他車輛占位現象。

現在上海大部分商場停車場都有充電設施,并且設立了“充電車輛停放處”的提示牌,但被燃油車占用的現象還是不少。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陸家嘴某處商場的地下停車場内,數量不多的充電車位被汽油車占據不少 楊碩 攝

記者昨天下午在浦東陸家嘴的一處商場地下停車場看到,該車庫内十個充電樁,隻有一半的車位停放了新能源車輛,其餘都被汽油車占據,這也讓不少後來的、想要充電的新能源車車主隻能作罷。“挺無奈的,本來想省些油費。”在現場,榮威車主霍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車是油電混合型,如果能在逛商場的時候充上兩個小時,基本上回家的路程就不用使用汽油了。

記者看到,當時地下停車場車位并不緊張,但因為充電停車位距離商場電梯較近,是以不少汽油車的車主将充電車位占據。

無獨有偶,在新天地企業天地寫字樓和靜安區江甯路的一處寫字樓地下停車場裡,也有類似情況。記者看到五六個電動車充電車位大都被燃油車占據。“要想充電,你得早點來或者晚上的時候過來。”一位停車場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應該說,汽油車占用新能源車車位的現象比前幾年已經改觀,特别是車位較多的停車場。記者昨天下午在源深體育場停車場看到,10個充電車位沒有一個被汽油車占用。8輛新能源車在這裡充電,因為體育場停車場每小時停車費隻有5元,成本較低,是以,這裡充電車輛比較多。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有商場設定電動汽車專用充電車位 楊碩 攝

對于汽油車占用新能源充電車位現象,不少人建議通過地鎖等技術手段解決。如特斯拉一些充電站就安裝了地鎖,車主手機掃碼解鎖就能充電,而且特斯拉規定,充完逾時5分鐘後,每分鐘最高可以收6元錢。特斯拉會在車主手機上提示還有多少時間充完電,車主都會及時趕到車庫,充完就走。

上海1.3輛新能源車就有1個充電樁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比較難

圖說:源深體育場新能源車充電位沒有汽油車占位現象 連建明 攝

小區加裝共享充電樁,還有多遠?

對比公用充電樁,安裝在小區車位的私人充電樁,無疑更友善,且充電成本非常低。但是,一些小區特别是老舊小區,車主沒有固定車位,無法安裝充電樁,很多車主為此苦惱。

因為數月未拍中滬牌,家住楊浦區楊樹浦路的郝女士日前購買了一輛純電動車,因沒有産權車位、不具備安裝充電樁條件,不得不每周去換電站更換電池。在住宅小區内,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與日俱增,一方面居住小區車庫無法充電,越來越多的車主和郝女士一樣面臨“有車無樁”的充電難題。

面對叫苦不疊的業主,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則愁眉苦臉:停車位太緊張,更别提充電樁了。“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增速特别快,小區已有300多輛,大多是業主家庭購買的第一輛汽車。”源恺物業普陀區象源麗都小區經理陳群介紹,目前,該小區有2500多戶居民有2300多輛私家車,經常上演“搶車位大戰”。新購新能源汽車的業主,大多沒有固定停車位,隻能停在地面臨時停車位,不具備加裝私人充電樁的條件。

小區沒地方加裝私人充電樁,能否安裝共享充電樁?對此,滬上多個大型住宅小區的物業從業人員表示,這一想法難實作。在上海,建于2010年以前的住宅小區,戶均停車位不足0.5個,小區停車位非常緊張。安裝共享充電樁變相将臨時停車位設為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固定停車位,這對更多車主來說并不公平。而且,臨時車位固定為少部分人專用停車位,有悖于現行的相關管理規則。2021年10月1日起,《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區域機動車停放管理規定》正式施行,明确利用小區原始規劃設計停車位之外的區域設定停車位的,不得作為固定停車位出租給特定業主、使用人使用。

“對于戶均停車位較高的小區,在公共部位安裝共享充電樁,需要經過該小區業主大會商議,表決通過後才能安裝。”浦東新區某小區物業經理戴女士補充道。

另外,如果小區充電樁安裝數量多了,對于一些老小區來說,目前使用的變壓器電容能否承受也是一個問題。

成長中的煩惱在發展中解決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上海一張新名片。未來将繼續快速發展,上海市經信委透露,根據《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實施計劃》,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産量要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産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産值35%以上。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

政策還明确,從明年起,對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不再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額度。純電動車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未來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援。

由此,市場對充電樁未來将有更大需求。因為純電動車續航裡程較長,不需要在家裡裝充電樁,和汽油車加油一樣,通過公用充電樁解決。上海的充電樁建設力度大,目前總體能夠滿足充電需求,“裡程焦慮”沖突并不突出。但是,純電動車充電時間比較長,充滿需要一個小時左右,而且,遇到冬天等情況充電時間會拉長,像丁香國際商業中心特斯拉充電樁多達50個,但充電車輛多的時候,充電時間會拉長,一個充電樁上2把充電槍同時使用,充電時間也會拉長。如果未來純電動車數量急劇增加,那麼,不排除出現充電排隊現象。需要未雨綢缪,一方面提高充電技術,縮短充電時間;另一方面,充電樁的建設還要繼續下去。

充電服務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比如,目前充電樁營運企業衆多,造成充電APP太多太雜,也是讓不少新能源車主頭疼的問題。

“為了充電裝了太多的APP,很多隻是用一次以後都不記得裝過,而且平台大多采取先充值再充電的結算模式,充了用不完也不記得,多了不少糊塗賬。”霍先生告訴記者各大商場選擇的營運商也都不相同,自己為了充電手機上裝了近十個APP。他向記者展示了前不久收到的一條短信,這家營運商近期要平台遷移,請客戶在微信小程式上發起退款申請。霍先生表示如果不是短信提醒,自己壓根記不起來在這個賬戶裡存過錢。

霍先生希望營運商能多開通小程式或者開通支付寶接口,另外将這種先充值再付款的模式變為先充電後結算,消費者可以省事不少。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成長中的煩惱不可避免,但随着技術進步和服務水準提高,相信新能源車的體驗會進一步改善,使得新能源車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為實作國家“雙碳戰略”做出貢獻。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連建明 記者 葉薇 羅水元 楊玉紅 楊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