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罰分放寬給行業帶來新挑戰

罰分放寬給行業帶來新挑戰

作者 | 管學軍

來源 | 選車網

超速行駛罰分标準放寬,在提高道路通過效率的同時,也給汽車行業帶來一些新挑戰,甚至是倒逼行業提升品質标準。

據悉,去年末,公安部釋出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公安部令第163号),從今年4月1日起實施。簡而言之,高速公路時速120公裡的限值實際被突破,達到了144公裡/小時。由于法規文字繁多,我們從網上找到一個簡表,簡明扼要地反應出和司機密切相關的超速罰分标準(細則以法條為準):

罰分放寬給行業帶來新挑戰

衆所周知,我國高速公路和世界多數發達國家的限速标準一樣,都是120公裡/小時。正因為如此,汽車廠家在汽車設計時往往以時速120公裡為基準,我們感覺最明顯的就是噪音,以及制動标準等。某系車幾乎全部都是按照時速120公裡設計的,是以當時速達到140公裡時,車内噪音明顯增加,油耗明顯增加。而德系車則不然,原因在于德國公路不限速,是以德國車基本上都是按照時速200公裡上下設計的。表面看,80公裡/小時的差額對車主沒有多大影響,但要達到每小時140公裡,一些品牌需要提高的不隻是材料要求,還有品質标準。

罰分放寬給行業帶來新挑戰

如果所有車在高速路上都開140公裡/小時以上,那麼一些廠家就必須提高品質标準。對于多數消費者而言,噪音隻是有點煩人。但要适應這個變化,在汽車設計、汽車品質标準中,标準或将整體提高。換言之,如果汽車零件持續震動,意味着材料的疲勞強度需要提高——要麼換材料,要麼通過改變造型設計,或者增加減震材料來克服震動,比如車門内闆,以及諸多覆寫件。從整體看,如果某個零件的強度提高了,可能還需要提高相關銜接部件的強度,但無論換材料還是改設計,都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在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這點成本的增加對微利車企而言就是挑戰了。

罰分放寬給行業帶來新挑戰

站在消費者角度講,誰喜歡噪音大的車?換個角度說,道路時速标準的提升,也意味着中國汽車工業水準已經有了明顯提高,而時速标準的進一步提升,等于倒逼汽車工業水準繼續提高。時速144公裡,這已經高于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從此各個品牌都要适應這個标準的變化。當年,默克爾剛當德國總理的時候曾經想給德國公路限速,此事立刻招緻德國汽車行業的集團反對。反對者認為,如果德國公路也限速120公裡/小時,那麼德國汽車工業的優勢将頓時消失。

此次提升高速公路的限速,無疑對提升我國汽車整體的國際競争實力具有積極意義,中國消費者将獲得品質更高的汽車。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