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罚分放宽给行业带来新挑战

罚分放宽给行业带来新挑战

作者 | 管学军

来源 | 选车网

超速行驶罚分标准放宽,在提高道路通过效率的同时,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一些新挑战,甚至是倒逼行业提升质量标准。

据悉,去年末,公安部发布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63号),从今年4月1日起实施。简而言之,高速公路时速120公里的限值实际被突破,达到了144公里/小时。由于法规文字繁多,我们从网上找到一个简表,简明扼要地反应出和司机密切相关的超速罚分标准(细则以法条为准):

罚分放宽给行业带来新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高速公路和世界多数发达国家的限速标准一样,都是120公里/小时。正因为如此,汽车厂家在汽车设计时往往以时速120公里为基准,我们感知最明显的就是噪音,以及制动标准等。某系车几乎全部都是按照时速120公里设计的,因此当时速达到140公里时,车内噪音明显增加,油耗明显增加。而德系车则不然,原因在于德国公路不限速,因此德国车基本上都是按照时速200公里上下设计的。表面看,80公里/小时的差额对车主没有多大影响,但要达到每小时140公里,一些品牌需要提高的不只是材料要求,还有质量标准。

罚分放宽给行业带来新挑战

如果所有车在高速路上都开140公里/小时以上,那么一些厂家就必须提高质量标准。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噪音只是有点烦人。但要适应这个变化,在汽车设计、汽车质量标准中,标准或将整体提高。换言之,如果汽车零件持续震动,意味着材料的疲劳强度需要提高——要么换材料,要么通过改变造型设计,或者增加减震材料来克服震动,比如车门内板,以及诸多覆盖件。从整体看,如果某个零件的强度提高了,可能还需要提高相关衔接部件的强度,但无论换材料还是改设计,都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在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这点成本的增加对微利车企而言就是挑战了。

罚分放宽给行业带来新挑战

站在消费者角度讲,谁喜欢噪音大的车?换个角度说,道路时速标准的提升,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而时速标准的进一步提升,等于倒逼汽车工业水平继续提高。时速144公里,这已经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从此各个品牌都要适应这个标准的变化。当年,默克尔刚当德国总理的时候曾经想给德国公路限速,此事立刻招致德国汽车行业的集团反对。反对者认为,如果德国公路也限速120公里/小时,那么德国汽车工业的优势将顿时消失。

此次提升高速公路的限速,无疑对提升我国汽车整体的国际竞争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消费者将获得质量更高的汽车。

(图片来源:互联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