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幾乎左右了男人的一生:頭發茂盛或稀少,精力充沛或萎靡,性欲高低、生殖器發育,精子的生成等,都與雄激素密切相關。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團隊發表在《泌尿學雜志》(The Journal of Urolog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
食用“促炎飲食”的男性,特别是肥胖者,更可能缺乏睾酮(男性最重要的一種雄激素),降低他們的“雄風”。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結合該研究采訪專家,詳解飲食對身體發炎水準的影響,并教你通過食物給身體“消消炎”。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醫師 伍學焱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教授 王月丹
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 譚桂軍
“促炎飲食”會折損睾酮水準
此前,科學家們已認證有力的證據證明,促炎飲食與心髒病、早亡、結直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本次研究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邱實和楊璐帶領的研究團隊,考察了4151名男性的膳食發炎指數(DII)和睾酮缺乏之間的相關性。
需要明确的是,膳食發炎指數(DII)是一種評估“飲食促炎性”的定量方法,是在近2000項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共由45種膳食成分組成,每一種成分都會影響個體發炎水準分數。
此次研究計算了DII中27種食物的發炎指數,包括酒精、蛋白質、纖維、脂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等。
DII得分越高,表明飲食更容易導緻發炎;得分越低,飲食的抗炎作用越強。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發現:
參試者中,大約26%的男性不同程度地缺乏睾酮;
與少吃促炎食物的男性相比,促炎飲食最多的男性,缺乏睾酮的幾率高出約30%;
如果吃不對還肥胖,這樣的男性缺乏睾酮的風險最大,比少吃促炎食物者高出近60%。
研究人員強調,這些結果印證了促炎飲食會導緻睾酮缺乏,以及其他潛在的健康威脅。少吃促炎飲食,可能是減少累積發炎負擔的方法。
促炎和抗炎食物,各有哪些?
慢性發炎與免疫系統的激活,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發病機理。而合理飲食,有助降低體内的慢性發炎反應。
“促炎食物”主要有6種:
整體來看,促炎飲食包括酒精、加工肉、紅肉(如牛、羊、豬肉)、精制碳水化合物、油炸食品、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等。
酒精:酒精外用可殺菌消毒,減少感染,但過量飲酒則會誘發或加重發炎。
加工肉:如臘腸、熱狗、火腿、培根等。
紅肉:牛、羊、豬等動物脂肪中,油炸、燒烤食品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
精制碳水化合物: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營養學家維多利亞·德雷克指出,含有大量精制面粉的食物(如甜面包、蛋糕)會生成促炎因子。
油炸食物:多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食用油盡量選擇初榨橄榄油、有機菜籽油等。
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餅幹、奶茶等,會促進體内發炎的發生和發展。
抗炎食物包括: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教授安德魯·威爾博士有一個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論,他指出——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攝入4~5份蔬菜,每份約80克;
粗糧、面食、豆類次之,每天要搭配食用;
有機菜籽油、堅果等健康脂肪居第三;
魚和海鮮,每周可攝入2~6份(1份約113克)。
蘑菇、雞蛋、酸奶、生姜、大蒜、茶、核桃、咖啡等都具有抗炎功效。
做5件事給身體消炎
除了調整飲食,要想降低身體的發炎水準,趕走慢性發炎,還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喝水
多喝水可加強血液循環,促進發炎因子滅活,降低發炎狀态,維持免疫系統穩定。建議每天喝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
勤運動
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能強化免疫力,防止發炎因子“任意肆虐”。
每周進行兩到三次的有氧運動,每次半小時。健步走、慢跑、遊泳、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平心态
壓力、倒班工作等都會增加體内的發炎水準。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減少憤怒、憂愁、悲傷,用樂觀積極來“平衡”免疫系統的活性。
保睡眠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睡眠時間多于或少于平均時間的人,其血液中與發炎相關的蛋白質含量更高。
建議保證每天8個小時睡眠,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重防護
不要長期暴露于化學品、二手煙環境下,如果到醫院感染區,應該戴口罩,霧霾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防止外源性感染。▲
本期編輯:鄭榮華
等等,右下角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