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日課359丨一種心安的生活方式

荀子日課359丨一種心安的生活方式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59講《正名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有嘗試深觀其隐而難者。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無之有也。心憂恐,則口銜刍豢而不知其味,耳聽鐘鼓而不知其聲,目視黼黻而不知其狀,輕暖平簟而體不知其安。故向萬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間而嗛之,則不能離也。故向萬物之美而盛憂,兼萬物之美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養生也?粥壽也?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欲養其名而亂其行。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以異;乘軒戴絻,其與無足無以異。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荀子·正名篇第二十二》18)

有嘗試深觀其隐而難者。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無之有也。

我又曾經深入地觀察到隐蔽而又難以察覺的情況。凡是内心輕視道義而又不看重物質利益的人,是沒有的;看重物質利益而内心不憂慮的人,也是沒有的。行為違背道義而不會遭遇危險的人,是沒有的;遭遇危險而内心不恐懼的人,也是沒有的。

心憂恐,則口銜刍豢而不知其味,耳聽鐘鼓而不知其聲,目視黼黻而不知其狀,輕暖平簟而體不知其安。故向萬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間而嗛之,則不能離也。

心裡憂慮恐懼,吃着美味也感覺不到美味,聽着音樂也感覺不到悅耳,看着華麗的衣服也察覺不到形狀,穿着輕暖的衣服,坐在竹席上,也感覺不到舒适。是以享受了萬物的美好也仍然感不到滿足,即使得到暫時的滿足,還是不能遠離憂慮恐懼。

故向萬物之美而盛憂,兼萬物之美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養生也?粥壽也?

是以享到了萬物的美好卻仍然非常憂慮,占有萬物的利益卻仍然蒙受很大的損失。這樣的人,他追求的物質利益,是在保養生命呢?還是在出賣壽命?

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欲養其名而亂其行。

一個人,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卻放縱自己的情欲,想要保養自己的性命卻危害自己的身體,想要培養自己的樂趣卻侵害自己的心靈,想要提高自己的名聲卻敗壞自己的品行。

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以異;乘軒戴絻,其與無足無以異。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

這樣的人,即使封侯稱君,和盜賊也沒有什麼不同;即使坐着進階的馬車、戴着大官的禮帽,和沒有腳的人沒有什麼差別。這就是讓自己被物質利益所奴役了。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成功,卻開心不起來,而一些人看起來一事無成,卻整天樂在心裡?這是因為後一種人隻是表面上的不成功,他所追求的生活都是有底線的,有原則的生活,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取之以道,雖執鞭之士也去做。這是一種堅守,一種衡量人生的标準,一種心安的生活方式。安貧樂道,安的不是貧,而是心。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誦讀《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