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應欽為什麼怒罵宋美齡:“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個什麼!”

何應欽為什麼怒罵宋美齡:“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個什麼!”

何應欽官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一級上将,是蔣介石跟前紅得發紫的人物。他在大陸幾十年的政治生涯裡,有兩件事特别值得一提。其中之一是抗日戰争爆發之前,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何力主發兵讨張,與宋美齡鬧得不可開交。

1936年12月12日淩晨,張學良、楊虎城拘捕了正在西安督師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

這天清晨,南京城内的何應欽剛剛起床,便得到部下送來的緊急情報:張學良在西安兵變,蔣委員長下落不明。

何應欽時任軍政部長、陸軍總司令,他是國民黨要員中最早得知這一消息的。

何應欽看到情報後的第一個反應是目瞪口呆、語無倫次,一個勁地問:“消息可靠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畢竟是經過風雨的人,他很快就平靜下來。

簡單地梳洗完畢,何應欽讓人請來了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國民黨政治會議委員吳稚晖和軍政部副部長熊斌。三人在何應欽家裡分析扣蔣後可能發生的全國形勢,以及應該采取的對策。

商議的結果是,對外暫時封鎖消息,然後以軍事需要為由,嚴格新聞檢查,切斷南京與西安的一切通訊和交通聯系,使西安的報紙到不了南京,模糊西安事變的真相。

當天晚上,何應欽又在家裡開會,進一步核實消息,商讨是否出兵西安,伐張勤蔣。參加會議的有戴季陶、朱培德、陳公博、李烈鈞、葉楚伧等人。何應欽在會上慷慨陳詞,力主讨伐張、楊。

何應欽的主張遭到了李烈鈞等人的反對,他們認為當務之急是保證蔣委員長的安全,而不是出兵西安。後來,又有人提出來,如果出兵,軍隊歸誰指揮。于是,有人說應該歸何應欽指揮,有人說應該是程潛,還有人認為應該是馮玉祥。吵了将近兩個小時,又有人提出這隻是個碰頭會,形成不了決議,應該到中央黨部召開緊急會議才是。

于是,何應欽趕快下發通知,召開緊急會議。

何應欽為什麼怒罵宋美齡:“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個什麼!”

在中央黨部的會議上,何應欽才讓人們傳閱了張、楊向全國的通電全文。張、楊在通電中提出了八大主張,這八大主張說得十分明白,扣蔣是為了抗日,而且保證蔣介石的安全。這樣一來,主張和平解決的人态度堅定起來,他們認為張學良并沒加害委員長的意思,張學良、楊虎城的八大主張,國民政府應該快作答複。

而何應欽态度強硬,堅決主張出兵:“張、楊劫持最高統帥,目無黨紀國法,已是叛逆行為,不讨伐不足以伸張法紀。”

會上,各人發表自己的觀點,衆說紛纭,莫衷一是,誰也拿不出一套既可救蔣脫險,又能扭轉局勢的辦法。會議從12日深夜開到次日淩晨3時,最後主戰派的意見占了上風,初步決定,将張學良撤職查辦,出兵西安,軍隊歸何應欽指揮。

會議一散,何應欽立即以國民政府的名義,通電全國,撤銷張學良、楊虎城的一切職務。随即布置軍隊,準備征伐張、楊。

何應欽為什麼怒罵宋美齡:“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個什麼!”

次日晨,天剛蒙蒙亮,宋美齡乘飛機從上海趕到了南京。當她得知何應欽調兵遣将,準備讨伐西安時,破口大罵:“何敬之不是個東西!”

下午,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和中央政治會議又在中央黨部召開聯席會議,對如何處理西安事變做最後決斷。宋美齡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支援何應欽的人叫嚷不休,力主出兵。而主張談判的人有了宋美齡撐腰,以蔣介石的安全為由,堅決反對出兵。

兩派意見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宋美齡害怕蔣介石丢了命,一再央求何應欽說:“張、楊目前隻是要求抗日,别無他求,我們可以暫時答應他們的要求,何必非要大動幹戈,把委員長往死路上逼。即使要讨伐,也要等救出委員長後再動手,此時切不可輕舉妄動。”

可是何應欽的态度堅決:“為了維護政府威信,隻有讨伐,别無選擇。”

宋美齡見何應欽如此不近情理,大聲問:“你要出兵西安,究竟是安的什麼心?”

何應欽聞聽此言,氣急敗壞,失聲罵道:“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個什麼,隻知道救丈夫!國家的事,你不要管!”宋美齡還從沒見誰這樣對她說話的,當下就哭鬧起來:“你這樣做,太辜負蔣先生了!”邊哭邊低聲罵道:“以後我要你這個姓何的瞧瞧,到底是女人家懂得什麼,還是你這個臭男人懂得什麼!”

12月14日,端納帶着宋美齡、孔祥熙的秘密使命飛抵西安,會見了蔣介石,并向蔣遞交了宋美齡的親筆信。宋美齡在信中意味深長地寫了一句“南京城内戲中有戲”,建議蔣下令何應欽停戰。

就在端納到西安的第三天,何應欽以南京政府的名義,宣布了“讨逆令”,明令讨伐張、楊。何自任“讨逆軍”總司令,指使中央軍開進潼關,向華陰挺進,直逼西安,并派飛機轟炸了渭南和赤水車站。

18日上午,蔣鼎文由西安飛抵南京,向何應欽出示了蔣介石停戰手谕。何應欽這才罷手。

經過中國共産黨的努力調停,西安上空雲開霧散,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終于和平解決。

不少人認為,西安事變中,何應欽力主出兵讨伐張、楊,是想逼蔣于死地,然後取而代之。仔細分析,其實不然。以何應欽的資曆與他當時所處的地位,不管蔣介石生死如何,他都不可能代蔣。這一點,何應欽應該很清楚。何力主出兵的目的,恐怕還是想對西安形成軍事壓力,逼張放蔣。

26日中午,蔣介石飛返南京,何應欽率員到機場歡迎,蔣介石對他特别表示親切。次日,南京舉行了20萬人參加的“慶祝蔣委員長返京大會”,蔣介石又讓何應欽代表自己在大會上緻答謝詞,這應該說是蔣給予何應欽的殊榮。事後,蔣介石在各種場合都說到,西安事變之是以能夠和平解決,張學良之是以禮送他回南京,都是因為何應欽的讨伐和施加軍事壓力的結果。這也就是說,何應欽的讨伐給了蔣介石的面子和一個很好下的台階。

至于何應欽與宋美齡發生的一些不愉快,随着西安事變的解決,時過境遷,兩人也都表現了各自的大度與寬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