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官場之地是非多。三國時期也不例外,蜀漢朝中就有這麼一對冤家對頭——楊儀和魏延。曆史記載,楊儀是一位中軍師,在蜀國常輔佐諸葛亮,算是一位文臣。而魏延是蜀國的開國大将,經常上場殺敵的武士,屬于一位武将。文臣武将湊合在一起,總會擦出不和諧的火花。兩人相看厭惡,結局也是你死我傷。
魏延不僅慘死在楊儀的手上,還被惡言辱罵,滅其三族。這樣的結果若是讓劉備得知,估計能氣到吐血。

魏延慘死
那魏延究竟是如何慘死的呢?楊儀在魏延慘死後又說了些什麼,竟會讓劉備氣到吐血呢?衆所周知,文臣與武将的差別就在于,一個講究謀略布局,一個上場殺敵。
誰也不服氣誰,魏延看楊儀就是紙上談兵,楊儀更是認為魏延隻不過一介莽夫。
這樣兩人政見上就會有不同的看法,看法不同就是有分歧,自然也就互相敵視。
沖突更新
兩人的沖突随着時間的流逝在不斷激化,就在建興十二年的時候,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擔任前鋒,楊儀還是和往常一樣輔佐諸葛亮商量謀略布局。北伐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可這個時候諸葛亮病情加重,便和楊儀、司馬費祎、姜維等人商讨等自己死後退軍節度,讓魏延斷後。
諸葛亮病逝
諸葛亮病逝後,楊儀向魏延傳達諸葛亮的意圖。但是魏延不從,并說到:“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後的将領呢?”
這使得兩人沖突進一步更新,楊儀帶大軍退卻,魏延知道後很是生氣,趕在楊儀的前面,燒了楊儀的退路。
總結
回去後,兩人更是在劉禅面前互相說對方謀反,再加上魏延在諸葛亮病後不肯斷後,更是失去信任。最後魏延被楊儀以謀反的罪名将其殺害。魏延死後,楊儀更是猖狂,踩着魏延的頭顱罵道:“庸奴!複能作惡不?”并誅滅魏延三族。魏延作為一名忠臣,死的是何其冤枉。
生前随劉備作戰數次,鎮守漢中近十年,還屢次與諸葛亮北伐,戰績累累,到頭來卻落得個被冤死的下場。劉備被氣到吐血都是輕的了。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