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德國如果将矛頭對準中國,腹背受敵的我們,還能取得勝利嗎?

文丨看乎Li

世界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戰争史,在這百來年之間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戰争的星火幾乎點燃了世界上各個角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方主要交戰友善是

日本和中國,

日軍在明治維新之後迅速發展,随後軍國主義思想占據了主導,發動了侵華戰争。我國東北地區率先淪陷成為了日軍所控制的地區,戰争範圍逐漸擴大,我國最終也憑借堅韌不屈的精神戰勝了日軍,但我國整片國土變得滿目瘡痍,一切幾乎都要重新來過,幸運的是

我國赢下了這場戰役,

中華民族的文明沒有在這場戰争中消失。

二戰時德國如果将矛頭對準中國,腹背受敵的我們,還能取得勝利嗎?

另一方面,歐洲戰場的戰火幾乎燒遍了所有的國家,

德國的鐵軍橫掃了整個歐洲大陸

,西歐各國很快就淪陷了。之後的戰場延伸到了非洲以及蘇聯,想讓蘇聯變成德國的勢力範圍,這确實是場難啃的戰,兩大強國交手,勝負定然就是在細小的瞬間。這也不免會讓我們有一種很好奇的想法:

如果德國當時也向我國發動戰争,我們是否能在這場戰争中勝出呢?

二戰時德國如果将矛頭對準中國,腹背受敵的我們,還能取得勝利嗎?

從實力上來看,德國在當時的整個世界範圍内綜合實力都是數一數二的,雖然在一戰中德國很慘,但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德國已然複蘇,在二戰前夕德國不僅元氣得到了恢複,而且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并且有“戰争機器”之稱的德國在

先進武器的制造上面更是傲視全球,

加上

訓練有素的軍隊

,是以在二戰初期德國将交戰的所有國家全部按在地上打。

二戰時德國如果将矛頭對準中國,腹背受敵的我們,還能取得勝利嗎?

我國和日軍交手能赢下來已經付出了比較重的代價,反觀德軍和日軍雙方的實力,德國集中火力以三路的形式向蘇聯發動攻擊,蘇聯初期被打到潰不成軍,以慘痛的代價而抵禦住了德軍,在一段時間整頓之後實力恢複,日軍向蘇聯發起進攻在

諾門坎戰鬥

中日軍完全啃不下來,以此來看

日軍的實力和德軍是有差距的

。若按照理想狀态來看,我國必然不是德軍的對手。

二戰時德國如果将矛頭對準中國,腹背受敵的我們,還能取得勝利嗎?

但事實上蘇德之間的戰争是二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蘇聯付出慘痛的代價才擊敗德國收回土地,這個時候的德國損失也相當嚴重,主要的作戰力量被蘇聯消耗得所剩無幾,在美國加入之後更是顯得被動,此時的德國想要遠赴到東亞來向我國發動作戰幾乎是難上加難,

昂長的戰線以及運輸和補給都會是德軍将要面臨的問題

,雖然對我國的戰局會産生一定的影響,但我軍也不是吃素的,

在北韓戰争中我們能擊敗美國,戰勝德國也是很有機會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