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中國藝術的先鋒之旅

美術教育的核心現場

學院精神的時代宣言

中國美術學院(英文名稱China Academy of Art,國标代碼10355),前身為國立藝術院,建立于1928年,現為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美術學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在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美術學、設計學均獲評A+,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分獲A-、B+,學科綜合水準居全國藝術院校之首。中國畫、書法學、繪畫、雕塑、跨媒體藝術、藝術史論、建築學、風景園林、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陶瓷藝術設計、動畫、藝術與科技、産品設計、美術學、藝術設計學、工藝美術、工業設計、攝影、廣播電視編導20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公共藝術、文物保護與修複、藝術管理、數字媒體藝術、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環境藝術7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堅守「建設展現中國文化藝術研究和教學最高水準的世界一流美術學院」的辦學定位,着力培養「品學通、藝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學校辦學主體位于浙江杭州,現有杭州南山、象山、良渚和上海張江四個校區。

為藝術戰的号角已經吹響

你準備好了嗎

CAA大揭秘

夢想的學院正在向你招手

今天,帶你一起走進藝術人文學院

藝術人文學院

搜尋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學脈深厚,名師荟萃,人才輩出,地位崇高。國内率先開始研究所學生培養,并于1980年、1984年分别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機關;1987年招收首屆史論大學生;2008年獲浙江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2011年獲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6年獲浙江省高校 “十三五” 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學院的藝術學理論研究地位崇高,2015年獲評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在2017年教育部釋出的全國學科評估中名列前茅,獲A-,屬前6%。2019年,藝術史論專業率先獲評國家級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學院目前擁有藝術史論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培養、通路學者等層次豐富的人才培養,既是國際藝術史學研究的重鎮,又以持續推進中國藝術研究為己任,是當代中國“藝術智性與新人文教育”的建設高地。

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史論”大學專業聚焦美術史論的研習,堅持藝術史是整個人文學科支柱的學術理念,注重人文價值的涵養,通過以中外美術史研究為基礎建構培養方案,強化藝術史學史的研習,開拓出視覺文化與人文學科的新格局。本專業始終強調以“藝術智性與新人文教育”為學術主張,以經典作品和經典文獻為治學門徑,培養具有“品學通、藝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學術品質的進階專門人才。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1935年 國立杭州藝專部分教師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1980年代中國美術學院部分史論教師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2018年中國美術學院九秩校慶 藝術人文學院部分校友合影

1928年建校之初,學院即開設美學、美術史、美術理論等系統的藝術學課程,湧現出林文铮、鄭午昌、姜丹書、李樸園等史論名師。1938年,作為第一位在西方接受過專業藝術史學科訓練,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滕固先生擔任國立藝專的校長兼教務處主任,在國内率先建立起“藝術科學”觀念,為我國的藝術史、藝術理論和美學研究奠定了教育根基。此後,學院湧現出史岩、盧鴻基、朱金樓、嚴摩罕、王伯敏、錢景長、朱伯雄、譚永泰、楊成寅等一大批史論學者。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院更是先後提出“作為人文學科的美術史”“圖像證史”“藝術作為一種智性模式”“學術作為一種社會能量”等學術觀念與思想,在藝術學理論領域與人文學科産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學院重建“貢布裡希學術論壇”與“潘天壽學術論壇”,旨在确立一中一西、中西互動的研究格局,建立國際一流的藝術、文化研究學術共同體,打造兩個國際學術研究的高端交流平台。這兩項講座非獨為研究潘天壽、貢布裡希而設,也不僅僅隻是為了紀念,其主旨在于以嚴謹的學術态度,開放的學術胸懷,國際的學術眼光,呈現世界範圍内藝術史、文化史、藝術心理學、視覺文化、國際漢學以及中國畫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這些領域的實驗性思考和研究。查爾斯·霍普[Charles Hope]、尼古拉斯·彭尼教授[Sir Nicolas Penny]、彼得·麥克教授[Peter Mack]、約翰·奧奈恩斯教授[John Onians]、喬恩·懷特利教授[Jon Whiteley]、包華石教授[Martin Powers]、雷德侯教授[Lothar Ledderose]、柯律格教授[Craig Clunas]、傑西卡·羅森教授[Dame Jessica Rawson]、比爾·舍曼教授[Bill Sherman]等一大批具有國際學術地位的學者先後主講,成為我院國際學術交流上的一大盛事,吸引着整個學界的極大關注。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1938年 校長滕固及其所拟國立藝專校訓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貢布裡希紀念講座現場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貢布裡希紀念講座及國際學術研讨會海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趙孟頫國際學術研讨會專家合影

藝術人文學院依托中國美術學院,建構了優質的學術平台,成立有藝術史學研究中心、貢布裡希、哈斯克爾、巴克森德爾[G. H. B]研究中心、美術史論研究中心、中國書畫鑒賞研究中心、金石文獻古器物研究中心、中國思想史與書畫研究中心、人文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有着全國重點美術館、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新美術》學刊、貢布裡希紀念講座、潘天壽紀念講座及巴黎、柏林海外工作站、全國文科實驗室等學術平台;依托中國美術學院平台與全球衆多藝術院校建立合作關系;與牛津大學、瓦爾堡研究院、海德堡大學等頂尖機構開展長期學術合作,赢得國際學界高度贊譽;藝術史泰鬥貢布裡希、海外中國美術研究巨擘高居翰等學者将畢生藏書與學術檔案捐贈本學科,受到國際學界矚目。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藝術人文學院部分教師和藝術史論大學畢業生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女生籃球賽獲獎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拔河比賽獲獎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大合唱現場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回望湖山,藝術前行”活動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大展中國美術學院專場

學院的教學與研究始終奠基于古今中外的經典成果,力求面對當代建構中國藝術學理論體系。在經典學科基礎上,開拓新的專業領域方向,包括視覺文化研究、藝術行政與策劃、藝術創作論等,這些專業方向均屬國内最早開設。本學科一方面持續強化藝術史學史及觀念史研究,與國内外衆多的大學、美術館、研究機構保持着密切的學術合作,旨在創構中國現代藝術史學的獨立方法論體系;另一方面以中國特有的博物學、金石學與文獻學為基礎,重新梳理中國藝術研究的古典學脈,發掘其活性基因。學院努力将藝術史論發展為我國人文學科的一大支柱,并依托中國美術學院的整體優勢,将藝術與學術轉化為社會創造性能量。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範景中教授講座現場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部分近年來出版的書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學院研究所學生課程架構體系

學院“藝術史論”專業為國家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設有藝術史與史學理論、視覺文化研究、考古與博物館學、藝術行政與策劃四個方向。2022年在藝術史與史學理論、視覺文化研究兩個方向上招生。此次招生将面向全國普通類考生,具體細則請詳見中國美術學院2022年大學招生簡章。同時,學院建有通識教學部,為全校大學與研究所學生開設有中外美術史、文學、外語等文史哲通識課程,充分發揮藝術人文學院的全校輻射性作用。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2019年10月 “心靈·藝術·價值:紀念貢布裡希110周年誕辰國際會議”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歡送畢業生合影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2020年藝術人文學院部分教師合影

-大學專業方向-

01

藝術史與史學理論方向

我院是國内最早創辦美術史專業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内最早招收美術史專業研究所學生的高校。本方向将中外美術史與藝術理論相結合,圍繞形式、風格、觀念、趣味、曆史、社會等視角展開教學,通過系統譯介或精讀世界美術史經典,把握藝術史論資源,增強學科了解和理論意識,力圖在現代視野下回歸以人文精神為特征的古典學術品格。同時,本方向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并把握曆史上重要的藝術觀念和不同的探究方法: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經典原典,指導學生把握學科精髓,培養問題意識,不斷檢驗前人和自身思考與寫作視覺藝術史的方式,挖掘經典智慧,面向中國藝術的曆史現場,創造性地融通古今中外經典學術資源,為豐富世界藝術研究提供新的思想與方法論次元,進而建構以“藝術智性”為核心的新思維、新創作論、新批評理論。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陳佩秋先生講課交流中

02

視覺文化研究方向

早在1990年代,中國美術學院就率先發起了一系列關于當代學術“視覺轉向”的探讨,形成了國内視覺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獻,并在國内最早開始招收視覺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并展開相關的課題研究。2003年,學院建立了展示文化研究中心,開啟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國内影響力的藝術活動和學術讨論。2007年藝術人文學院成立,在國内率先招收視覺文化方向的大學生。視覺文化研究強調在藝術史和文化史、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批判理論和批判性的媒介理論等思想理論資源上,并将人類所有視覺産品納入其探究範圍的學術思潮。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讀解人類視覺創造形式的密碼及創造價值的方法,防止技術時代出現的對圖像的泛化或庸俗化解讀,保持藝術創造與學術生産的開放性。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第三屆“城市文化與視覺生産”學術論壇海報

03

考古與博物館學方向

古代遺存實物的視覺研究和跨文化讀解構成了考古學的基本方法。在20世紀上半葉,為了發展中國的考古與藝術史事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曾設立“考古與藝術史”院士席位,而後我國學者又提出了“美術考古學”的概念,力圖将古物的曆史與審美研究結合起來,這種努力暗示了研究者試圖從藝術史的角度出發,将古物的曆史美學價值也視為考古本身的重要内容。考古與博物館學是與國家文化遺産保護、文化創新及文化産業直接相關的學科,本方向以傳統金石學、美術博物館學為立足點,緻力于培養文化遺産研究和管理、博物館展覽、策劃、設計等方面的複合型人才。金石學在學術與藝術之間架構津梁,也是中國美術史的組成部分。藝術博物館專業既傳授古典藝術史學術原理,又面向新時代的公共人文教育,旨在培養适應城市文明發展與國家文化戰略需求的畢業生。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考古學與美術史的交彙國際學術研讨會”現場

04

藝術行政與策劃方向

新世紀以來,生産、機制、媒介、仿像、現場、話語、意識形态等概念,共同構成了一個讨論藝術與視覺問題的全新視野。于是,從技術發展到圖像時代,從後殖民主義到文化多元主義,從先鋒運動到自由大學的理想,從藝術市場到公共文化,從媒體變革到社會批判……這林林總總的新問題更是構成了藝術研究的當代境遇。藝術策劃與行政是一門重實踐性與批評性的學科,即是一種将文化政策、社會學、博物館學、藝術史、傳播學與管理學、經濟學相結合的操作性學問;同時,本方向尤其重視對于現當代藝術批評的研究與實踐,強調在具體的藝術創作與當代展示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寫作與行動。一切實踐操作包含着理論,需要培養該方向研究所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在實踐中了解并堅守藝術的創造力和美學價值。本方向即以此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培養既有學術思想,同時具有策劃與管理能力的當代綜合型人才。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學術講座現場

目前,學院擁有優質的師資隊伍,教師團隊事業心強烈,以學貫中西為目标,懷抱崇高學術抱負,其中有第五、第六屆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藝術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伊拉斯谟研究基金獎得主、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知名專業學刊《世界藝術研究》(World Art Studies)及《藝術史》(Art History)國際編委、國家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省部級優秀教師、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和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中國首屆美術理論獎獲得者、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二等獎獲得者等重要專家。同時定期邀請國内外知名學者到校與師生開展學術交流,形成一支跨學科、多領域的國際協作研究團隊。長期以來,學院成績顯著,碩果累累。學院的諸多畢業生活躍在各大高校、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其中有擔任校長、院長等重要崗位,或者成為學術骨幹,為中國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藝術史是跨學科最多的學術領域,它的每一條根都伸向了文明的深處。在“十四五”階段,學院将繼續立足藝術智性與新人文教育的高點,以國際化的學術視野,堅持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深入研究中外藝術史及其方法論的核心要素,充分挖掘東西方藝術的審美特質和内在精神,以滿足社會對中外藝術史、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研究、藝術管理、博物館學等領域的中、高端研究和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歡迎報考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

CAA大揭秘|H i~這裡是藝術人文學院

藝術人文學院六樓平台遠眺西湖風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