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殘酷性是衆所周知的,而其中的蘇德戰場絕對是二戰中最慘烈的的戰場,4年的蘇德戰争中出現過多場悲壯慘烈的戰役,帶走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其中列甯格勒保衛戰堪稱是死亡人數最多、被圍困時間最久的包圍戰,這一戰就打了900多天,列甯格勒百萬市民死亡,最讓人痛心的是他們中有63萬人是被餓死的!

希特勒初期對蘇聯的入侵計劃中,列甯格勒的重要性甚至是要高于頓涅茨克平原和莫斯科的,列甯格勒不僅僅是蘇聯的第二大城市,是蘇聯最大的工業中心和第二大交通樞紐,更是被蘇聯人認為是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發祥地的地方,這座城市在蘇聯人心裡有着難以替代的意義。1941年9月8日,德軍完成對列甯格勒的包圍,城内300多萬軍民被“徹底”孤立起來,這就是“噩夢”的開始,直到1944年1月27日結束,在被圍期間,列甯格勒的人民不僅要擔心德軍的轟炸,更為食物發愁。
早在列甯格勒被包圍時,城裡的糧食就已經告急,肉和糧食最多支撐一個月,沒有辦法的列甯格勒隻能施行市民口糧最低标準,勞工和工程技術人員每天250克,沒有工作的成年人和幼兒每天125克,僅僅不到2個月的時間,大批市民開始出現營養不良症狀,再往後越來越讓人痛心,城中能吃的東西都已經被消耗的所剩無幾,每天都有人被餓死、凍死。在1941年11月到1942年12月這段時間,列甯格勒有63萬人被餓死、凍死,城中屍體堆積,觸目驚心!為了防止出現極端事件,列甯格勒警察成立特别部隊進行巡邏。
即便條件有限,列甯格勒的勞工們卻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勒緊褲腰帶不停生産,為前線部隊造出衆多武器裝備,1944年1月27日,這場持續900了900多天的包圍戰終于結束。被圍困的900多個日日夜夜中,在缺少糧食的條件下,列甯格勒軍民們克服着這一切困難團結一心,誓死保衛這座城市,甯死絕不向法西斯投降,這種血性和愛國情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