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2000年4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雁北師院擴建工程新征土地範圍内實施了文物鑽探,共發現北魏墓葬11座。其中磚室墓5座,土洞墓6座。宋紹祖墓編号M5,是惟一有明确紀年和精美石椁、壁畫的北魏太和時期墓葬。

墓葬位于大同市水泊寺鄉曹夫樓村東北1公裡,西距大同市區3.5公裡(圖一)。當地位處馬鋪山之南、禦河以東的緩坡地帶,海拔高度1071米。墓葬分布在平面呈三角形、面積約5700平方米的區域内。當年6~9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了發掘,現将宋紹祖墓發掘情況報告如下(由于資料正在整理和認識之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如與正式報告有出入的地方,均以正式報告為準)。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一 墓葬形制和葬具

宋紹祖墓坐北朝南,方向198。,墓葬全長37.57、墓底距地表深7.35米。由斜坡墓道、兩個過洞、兩個天井、拱形甬道和四角攢尖頂墓室五部分組成,墓道、過洞、天井三部分總長為30.11米(圖二、三)。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斜坡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南口距現地表0.30米,呈長方形,長16.51米,墓道上口略窄于墓道底,上口寬1.02、墓道底寬1.14米。斜坡平緩,坡長17.02米,坡度14度。内填黃褐色五花土,質地疏松,未經夯打,含大量白色料僵石結核和細小砂礫。墓道兩壁平直,局部可清晰地看到修整墓壁時留下的工具痕迹,寬8厘米。

過洞 過洞兩個,均為土洞拱形頂。南過洞水準進深1.95、寬1.14米。頂部塌陷嚴重,殘存高度為1.82-2.3米,由南向北傾斜與斜坡底平行。北過洞水準進深2.7、寬1.14、頂高1.74米。在此過洞填土中發現墓銘磚一塊,平置,墓銘朝上,距墓底和西壁分别為0.6和0.4米。

天井 天井兩個,平面均呈長方形。南天井長4.14、北天井長4.81米,與墓道同寬。兩個天井的南部東西兩壁由上至下均有對應的腳窩,原應是供造墓者上下之用的。

甬道位于墓室與墓門之間,與墓室相通。平面呈長方形,長2.85、寬0.90~0.96、高1.68-1.74米,左右牆體采用平砌丁磚兩層,上砌立丁磚一層,相間五組後開始起券,單層拱形券頂,厚0.15米。甬道底部由南向北傾斜,鋪地磚為人字形圖案。

甬道南口設定墓門,上端砌為多層拱尖形,墓道底部至墓門頂部總高為2.51米。部分磚表面抹白灰,繪朱紅色忍冬紋圖案。

墓門設一堵封門牆,略呈弧形,用一順一丁磚錯縫橫砌而成。高1.82、寬1.21,厚0.30米。内層向上因在券洞内,故到起券處随券洞弧度填磚,将券洞封實(圖四)。

慕室 墓為磚構單室,磚砌築于墓圹内,平面呈弧邊方形,東西最長處為4.24、南北最寬處為4.13米。四壁略向内傾,兩層丁磚橫砌和一層丁磚豎砌交替上升共七組,然後丁磚橫砌向内逐漸加大疊澀内收,形成四角攢尖頂。空隙處用修整過的小磚塊塞緊。頂高 4.70(其中頂厚0.30米)、磚頂距地表2.65米。三開間仿木結建構築的石椁,位于墓室中央(圖五、六)。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在磚砌墓頂的東北部,有不規則的方形盜洞,約50x50厘米。墓室積滿淤土。墓底鋪磚一層,墓室東、南側為人字形,其他地面用半塊磚無規律鋪設,很不整齊。

此墓用磚均為青灰色長方形條磚,規格大體有29 x 14.5 x4.5和30 x 15 x 5厘米兩種。單面有細繩紋的磚數量頗多,硬度稍差,加工粗糙。在墓葬中,磚一般為幹砌,隻是在起券處用黃泥粘接。

豎穴土圻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93、南北寬4.92米。四壁平直、規整,工具印痕清晰。西南角有腳窩兩行,上下間距為0.4~0.5米。

葬具 葬具僅存一石椁,質料為青石。平面略呈方形,位于墓室中央。從石椁牆體向四周測量,東邊距墓室東壁86、南邊距墓室南壁142、西部距墓室西部78、北邊距墓室北壁64厘米。該石椁外觀呈木構三開間單檐懸山頂式殿堂建築,南接前廊,由百餘件雕鑿精細的青石構件拼裝組合而成(圖七)。石椁頂部東西最長處為3.48、南北寬3.38米,由于塌陷和盜擾,蓋闆位置有所變動。從墓室鋪地磚到椁頂鴉尾上部通高2.34-2.40米。清理椁内以及墓室淤土時,未見棺木痕迹,此墓早年被盜,骨架散見于椁頂闆及墓室,再加上兩個石灰枕直接放在石棺床上,初步判斷椁内沒有用木棺。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前廊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廊柱四根,高1.03米,平面呈八角形。柱礎上圓下方,雕刻盤龍和覆蓮。柄鬥上承闌額,額上施一鬥三升及人字補間鋪作。劄牽出跳,梁頭搭在柱頭鋪作上。闌額上刻三朵人字棋的六個凹槽,但墓内所出石材隻拼對出1朵人字棋,此棋恰與明間尺寸符合(圖八:上)。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後室地楸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98.南北寬2.30米,置于椁室底部四周,中間開鑿凹槽,将10塊雕造平整的椁壁石闆立于其上。石闆高1.53~1.58、寬0.73~0.92、厚0.10米。四隅立有四根角柱,與椁壁石闆相卯合,圍成了四面堅固的牆體,角柱平面呈正方形,邊長0.18、高1.58米。明間設兩扇石闆門,門兩側各置一虎頭門枕,鑿有門臼。門高1.03、寬0.42、厚0.06米,其中一扇已倒。門上浮雕門釘、鋪首和蓮花圖案。門楣呈不規則長方形,雕刻蓮花門簪五枚。椁室外壁四面共雕刻鋪首22個,泡釘百餘枚,形制各異,造型美觀(圖八:下)。

呈三角形狀的南北向縱梁共有四根,東西向的橫梁共有六根(包括前廊的撩檐植),這樣就形成了橫六縱四的網狀梁架結構,上承蓋闆16塊,分南、中、北三排,南排石蓋闆為前廊的頂部,中、北兩排為後室的頂部。正中有正脊一根,邊上有“山”字形鴉尾(圖一一)。

在石椁頂闆中排從西往東數第3塊仿木瓦壟内,陰刻題記一行,共15字,為“太和元年五十人用公三千鹽豉卅斛”(圖一二)。太和元年為公元477年,“豉”在當時烹饪中應用相當廣泛,與鹽并稱為“鹽豉”,是居家飲食的必備之物。中國現存最早最系統的農業科技專著《齊民要術》中專有一節詳細介紹了制作豆豉的方法。

在椁頂闆上有兩具不完整的骨架(另有一部分骨骼散見于椁室外北側和甬道西側的淤土中),在骨架附近有銀镯、虢珀飾件等随葬品。經鑒定,一具為大于50歲的男性,另一具為不小于45歲的女性。二人應為墓主人宋紹祖夫婦(圖九)。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石椁内築石棺床,平面為倒置的“凹”字形,北側長2.39、寬1.88、高0.31米,中心寬1.03米,棺床雕刻連續的忍冬紋和水波紋。棺床腿部雕飾鋪首、花卉和動物。棺床上西部有兩個石灰枕,平面呈橢圓形,兩端尖,微上翹,北側枕儲存較好,南側枕已破壞變形(圖一〇、一三)。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石椁内部的東、西、北三壁均有繪畫,但因潮濕淤泥的長期腐蝕,石闆表面沁出大量堿性結晶,緻使壁畫漫濾不清,剝落嚴重。壁畫用墨線分界,作于四壁下部。技法是先用墨線勾勒出線條,再施紅彩渲染,内容為舞蹈、奏樂人物(圖二三)。

二 出土器物

經初步修複整理,此墓随葬品達一百七十餘件。在雕飾精美的石椁前廊擺放有形貌奇偉的鎮墓獸以及全裝甲胄的鎮墓武士。更多的彩繪陶俑由前廊南側一直延續擺放到石椁兩側,組成規模盛大的出行隊伍。有人馬均披铠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也有戰馬不披铠甲、戰士帽形作雞冠狀的輕裝騎兵,他們護衛的是象征墓主人乘坐的陶制牛車模型。另外,還有數量衆多的步兵、侍仆、伎樂俑和動物以及一些生活模型(圖一七)。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1.鎮墓獸

1件位于墓室南側。标本154,長43、高33厘米。泥質灰陶,模制成虎形,前腿缺,後腿作蹲卧狀。脊背上有四個長方形孔,應為插鬃毛之處。嘴巴大張、兩目圓睜。卷曲的獸毛用墨線表示(圖一四:1、圖一八)。

2.陶俑

陶俑全部為泥質灰陶,模制。鎮墓武士俑2件。分置于墓室入口處東、西兩側。标本1,高47.3厘米。頭、身分制後拼合而成,手、下肢已失落。頭戴兜鑿,身穿铠甲。束帶、披膊,手臂作平張狀。面部塗紅色,雙眉粗壯隆起,兩目圓睜,牙齒露出(圖一六:4、圖二一)。

甲騎具裝俑26件。主要分置在墓室西側和東側北部。标本79,長32.4、高30.5厘米。武士頭戴兜鑿,身披筒袖铠。左手作持馬缰狀,右手握拳,拳眼向上,原執物已失落(圖一六:6、圖一九)。馬全身披铠甲,由長方形的甲片編綴而成。頭戴面簾,額部頂上有三個花瓣的裝飾。尻部有一圓孔,為所插寄生之處。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雞冠帽武士俑32件。主要分布在墓室東側南部。武士頭戴黑色風帽,上置雞冠形裝飾。身着交領窄袖襦袴,足蹬靴。馬身低矮,四腿短粗。塗朱紅色或白色,置白色或紅色鞍具。辔頭齊全,一部分馬匹用紅線或黑線勾劃出網狀後鞘帶。尾巴大多失落。

根據武士動作不同可分為三式。

I式2件。标本103,長30.4、高31.8厘米。武士兩手橫置于嘴前,作吹奏狀(封二:1;圖一六:1)。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II式22件。标本131,長31、高31.8厘米。左手執缰、右手曲握,并高高擡起(封二:2;圖一六:3)。

III式8件。标本96,長30.8、高32.4厘米。左手高舉曲握,手中有圓孔,持物已失。右手執缰。騎士長有絡腮胡(圖一六:2、圖二O)。

男俑可分為三式。

I式19件。靠近墓室西、北、東三壁的外側。标本62,高28.8厘米。戴圓形風帽,繞冠有紮帶,帽的兩側及後背,皆垂裙至肩。身穿圓領窄袖長袍。雙手握住斜置于胸前,中間有圓孔,以插所執之物(圖一五:1、圖二二)。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II式18件。主要分置于墓室東側。标本60,高2.51厘米。頭戴兜鳌,正中有圓孔,為插纓之處。身着兩裆铠,長方形的甲片穿綴成胸背兩片,腰間有束帶。左手下垂,右手高舉,應為步兵俑(圖一六:5、圖二四)。

III式8件。零散地分置在墓室東側和南側。标本129,高25.4厘米。戴黑色風帽,繞冠有紮帶。穿斜領窄袖長袍,紅色袍邊。腰束帶,下着袴,袴上有白色條帶,應為适宜北方民族生活的“袴褶服”。雙手握物拱于胸前,有插孔,持物已失(圖一五:3、圖二五)。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女俑6件。墓室東北角[件,其餘5件均在椁室内,應為貼身侍俑。标本160,高23.8厘米。梳高髻,帶包巾,上有“十”字形陰線,下垂至肩。穿交領窄袖曳地長袍,掩蓋雙腳。雙手攏于袖。包巾為黑色,袍塗朱紅色,袍邊作白色(圖一五:4、圖二六)。

胡俑4件。标本89,高25.2厘米。頭戴圓形風帽,身着胡服,下部側擺有開叉,紅色袍邊,衣服上有圖案,兩手曲握向前伸,作托物狀(圖一五:3、圖二七)。

3.動物模型

全部為泥質灰陶,分半模制。

馬12件。大多分置在墓室南側。标本143,長39、高34.2厘米。馬頸及系帶上有漂亮的圖案,頸下系銮鈴。辔頭齊備,黑色的縱橫網狀表示輸帶,橫帶和縱帶交接處綴有圓形飾物。鞍似皮革所制,鞍橋前高後低。障泥呈橫長方形狀,且不緊貼馬腹,分向兩側伸張。障泥上的圖案新穎華麗(圖一四:6、圖二八)。

馱糧驢2件。标本69,長31.2、高22.8厘米。低矮瘦小。兩耳直立,鞍上馱有一白色長袋。尾巴已失落(圖一四:7、圖二九)。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牛4件。分置于墓室的南側和東側。标本55,長32.6、高20.4厘米。頭有籠套,四腿短粗,牛角殘存3厘米,彎曲自然。周身遍塗朱紅色,并有多條黑線勾劃的小方格,橫縱交錯處有白色圓形圖案(封面;圖四0:2)。

陶車6件。

共有三式。I式:無頂2件。□式:鼈甲式車頂2件。DI式:卷棚式車頂2件。

标本48屬于II式,置于墓室北側。通高27.6、橫寬15.7、縱長29.7厘米。車蓋呈橢圓形,頂部隆起似鼈甲,車廂後方開門兩扇,車廂兩側各開窗兩個。窗下分别有三個孔,應為插杆豎硬所用。前輿長14.5、寬4.8厘米,是禦者執策馭牛之處,底座中部有一寬2.2、高2厘米的凹槽,用以貫穿承軸。

車輪系泥質灰陶制成,施紅黑色。毂長4.4厘米,用以貫軸的毂孔靠車廂的一端直徑為4厘米,靠軸末一端的直徑為1.8厘米。16輻,長3.9厘米。牙(車輪接地的輪圈)寬1.5~1.8厘米(圖四O:1、圖三O)。

駱駝1件。标本150,高17.8厘米。蹲卧狀,遍施白彩,殘損嚴重(圖一四;2)。

豬1件。标本92,長18、高12.2厘米(圖一四:3、圖三一)。

羊2件。标本90,長17.8、高9.5厘米(圖一四:4、圖三二)。

狗2件。标本13,長13.6、高6.3厘米(圖一四:5、圖三三)。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4.實物模型

碓1件。标本91,長23.2、寬6厘米。杵擱在附架上,起落友善。臼盤呈圓形(圖四一:1、圖三四)。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井1件。标本83,平面呈圓形。口徑10.6、底徑8.6、通高8.7厘米(圖四一:4、圖三五)。

竈1件。标本82,高22、寬24厘米。擋火闆呈山字形,竈上置炊具釜、甑(圖四一:2、圖三六)。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磨1件。分磨盤和磨台兩件。标本93,磨盤平面呈圓形,直徑8.8厘米,磨台殘(圖四一:3、圖三七)。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5.陶器

罐1件。出土于椁室南部。标本168,高15.2厘米。盤口、圓唇、粗頸、溜肩、鼓腹、平底。最大腹徑16.1、口徑11.1、底徑7厘米。頸、腹部有三道水波紋,還有模糊不清的暗紋,泥質灰陶,制作加工非常粗糙(圖四一:5、圖三八)。

6.墓銘磚

位于墓道北過洞的回填土中。

墓磚灰色,正反面都沒有任何紋飾,長30、寬15、厚5厘米。在磚的一面陰刻3行25字,并在字上塗有紅色,内容是“大代太和元年歲次丁巳幽州刺史敦煌公敦煌郡宋紹祖之柩”(圖三九)。太和元年即公元477年,是文明太皇太後馮氏和孝文帝拓跋宏共同執政、社會逐漸走向安定的時期。《魏書》、《北史》、《資治通鑒》等正史中均未見有關宋紹祖其人的記載。幽州領燕、範陽、漁陽三郡,縣十八。戶三萬九千五百八十,口一十四萬五百三十六

大同市北魏宋紹祖墓發掘簡報

7.其他

石供桌1個,長39、寬30、高10厘米。石闆一塊,與石供桌均擺在前廊。銀镯一副,位于椁蓋闆上。另外,小件器物還有鐵制小鏡1面,琥珀飾件3個,陶質小碟3個,漆盤2個。

三 結語

1.大同北魏時稱平城,自道武帝拓跋珪天興元年(398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作為北魏王朝的國都近一個世紀。據史料記載:在此其間,北魏統治者向平城及其畿内之地擄獲強徙的人口達一百萬之上,從全國各地頻繁地移民,大大地加速了北魏都城的民族融合,這一時代特征在宋紹祖的墓中也有所表現。

石匠們以其準确而細緻的手法雕鑿了前廊後室的石椁,不僅模仿和繼承了中原木結構的建築形式,而且展現了當時獨特的藝術風格。墓葬形制和大量的随葬陶俑,反映出北魏太和初年,平城地區的墓葬制度已經接受了漢晉墓葬制度的許多主要内容,出行陶俑群以華美的牛車為中心,更是承襲西晉以來中原随葬俑群的傳統。壁畫中所繪主要人物,也是頭戴冠、身着寬衣博帶的中原流行服飾。

墓葬中也有許多方面顯示出遊牧經濟和北方少數民族軍隊的特色,突出的有,在俑群中有大量甲騎具裝和雞冠帽輕裝騎兵,正反映出拓跋鮮卑軍隊以及騎兵為主力兵種的特色。還有造型逼真的駱駝以及背負重囊的驢,這都是過去漢晉俑群中沒有出現過的新内容。許多陶俑的服飾和面相,也都顯示着鮮卑族的特色。女俑頭梳高髻包巾,長裙曳地;男俑身着斜領窄袖衫袍,頭戴鮮卑帽。男女俑均造型各異,生動逼真。另外,胡俑的出現反映了東西文化交流的現象。墓中出土了4個高鼻深目的胡俑,他們的服飾與衆俑不同,盡管肢體殘缺,但根據動作判斷應為伎樂俑。史料記載,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北魏宮廷内已有“四夷歌舞”之設,這說明西域音樂在北朝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近幾十年來,大同附近發掘的主要北魏時期墓葬有:方山永固陵,位于大同市25公裡西寺兒梁山的南部,是北魏文明太皇太後馮氏的陵墓,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481年),入葬于太和十四年(490年)。與其相距不足1公裡處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虛宮“萬年堂”,是同時期的墓葬。“侍中鎮西大将軍吏部尚書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瑯康王”司馬金龍墓,位于大同市石家寨村西南。“使持節平北将軍肆、朔、燕三州刺史平城鎮将”元淑墓,位于東王村西北"1。通過發掘以上四處及湖東編組站、電焊器材廠、智家堡村等許多中小型北魏墓葬,使我們明确地認識到:(1)在遷洛之前的平城地區,北魏墓葬中已出現了帶天井與過洞的長斜坡墓道形制。建立這種形制,并且有明确紀年,宋紹祖墓是迄今為止時代最早的一座。(2)遷洛之前平城地區磚砌墓葬“多為南北向、平面近方形,四壁向外凸呈弧線形,頂部為四角攢尖頂”,這種特點自魏晉以來在中原地區甚為流行。宋紹祖墓的發掘,使我們了解到北魏太和初年陵墓的建造和制度,同時也可以看出當時鮮卑統治者接受中原文化的程度。(3)遷洛之前的平城地區迄今已發現的墓葬中,除宋紹祖墓之外,僅有大同市南郊智家堡村出土一石椁墓,但形制比較簡單叫如宋紹祖墓這樣既有精美的石椁室又有漂亮的石棺床,并且有明确紀年,這在已知的北魏墓中是非常罕見的。

3.1965年發現的司馬金龍墓,距宋紹祖墓隻有4公裡。他葬于太和八年(484年),其妻姬氏葬于延興四年(474年),宋紹祖墓為太和元年(477年),介于474~484年之間,大量的陶俑無論是從組合還是造型上,兩墓基本一緻,顯示出了相同的時代風貌。司馬金龍墓的陶俑大多上釉,遠不及宋紹祖墓彩繪陶俑細膩、逼真。

近年來,大同地區陸續出土了一些彩繪陶俑,如大同南郊西河河村、陽高強家營村、陽高下深井鄉附近,根據彩繪人物俑的面像、服飾、動作等判斷,應該是同時期的墓葬,隻是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品質上無法與司馬金龍墓和宋紹祖墓相比。

1975年發掘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早期墓,出土的陶俑與宋紹祖墓有相似之處,但這些俑頗為拙稚,僅塑出大輪廓,缺乏細緻刻劃,牛、馬的四肢粗大,比例也不協調。宋紹祖墓共出土人物俑115件,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無論是男俑還是女俑,體貌和身軀比例已頗勻稱,造型亦較生動,已脫稚拙及身軀不合比例的初始形态。馬的造型也非常勁健優美,不僅鞍辔齊備,而且圖案漂亮。可見駿馬在拓跋鮮卑族遊牧民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位于大同市城西的雲岡石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仿木建築的石雕藝術,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緻。開鑿時間可分為三期。第二期大約為公元470—490年,其中9、10、12窟均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9、10窟前室北壁中部均雕刻有仿木結構的屋形門龛,門楣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狀,上有蓮花五枚。第10窟後室南壁拱門門楣上雕刻有五朵團蓮配有化生童子的上半身。宋紹祖墓葬中石椁門楣的形狀和門簪五枚的特征與石窟非常相似。

一鬥三升人字桃在雲岡石窟屋形龛和門樓中多處出現,與墓葬中的建築形制是相吻合的。人字棋呈直線是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字棋逐漸改成弧線。如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第一窟北齊開鑿,柱廊兩根,柱頭上大鬥口内設替木承橫向額析,杭上雕一鬥三升和人字検,棋頭卷刹刻鋸齒形卷瓣,人字棋的形制已改變北魏時期的直線而緩和成弧線”

此次發掘的宋紹祖墓以及周圍的磚室墓葬,與司馬金龍墓、元淑墓均相距不遠,考古發掘再次證明了馬鋪山以南、禦河之東是北魏貴族、官僚等上層人物的墓葬區。

參加發掘者:張慶捷 左雁 劉俊喜 張海嘯張志忠 高松 高峰

繪圖:高松張海嘯高峰

攝影:高峰

執筆:劉俊喜張志忠左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