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構中國機械史學科的學術經典

2020年是劉仙洲(1890-1975)誕辰130周年。是年9月,北京出版社再版了劉先生的《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在此,筆者願和讀者一起重溫劉先生的經典著作,緬懷他建立中國機械史學科的曆史功勳。

20世紀初,科學技術史首先在歐洲和美國成為一門成型的新學科。中國學者在新文化運動時期也開始追溯和研究中華科學技術的傳統。在中國機械史研究方面,劉仙洲先生的開創之功尤為突出。

建構中國機械史學科的學術經典

劉仙洲《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

01

搜集機械工程史料

劉仙洲在1918年畢業于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1924年起先後在北洋大學、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等高校擔任教授或上司。他率先用中文編寫機械工程學科的多種教材,并統一機械工程的中文名詞。在授課時間以外,他還從古代典籍中查找有關機械技術的史料。

1935年10月,清華大學刊印了劉先生的機械史拓荒之作——《中國機械工程史料》。按照機械的用途(或行業),該書分為普通用具、車、船、農業機械、灌溉機械、紡織機械、兵工、燃料、計時器、雕版印刷、雜項和西洋輸入之機械學等12類,粗線條地勾畫出古代機械工程的大緻輪廓。盡管将燃料、雕版印刷等内容納入“機械工程”略顯牽強,但此書展現出劉先生把握機械工程學科及其曆史的大格局,為後續的研究指出了知識範圍、切入點和重要史料。

02

開拓機械史專題研究

1935年之後,劉先生一邊繼續搜集和整理史料,一邊首次開展古代原動力、傳動機構、計時器等機械及相關發明家等專題研究,發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論文。其中包括:1940年發表《王徵與我國第一部機械工程學》,指認王徵和鄧玉函(Jo hannesTerrentius)編譯的《遠西奇器圖說錄最》是中國第一部機械工程學著作,辨識了此書描繪的技術知識;1943年發表《中國在熱機曆史上的地位》,率先探讨中國曆史上的機械動力;1954年發表《中國在傳動機件方面的發明》,系統闡釋古代的繩帶傳動、鍊傳動、齒輪傳動、凸輪傳動和杆傳動。

劉先生的專題論文是同時代學者和學術後輩繞不過去的機械史經典。王振铎為中國曆史博物館複原了多種古機械,其中吸收了劉先生的專題研究成果。1956年,劉先生在第八屆國際科學史大會(意大利佛羅倫薩)上宣讀論文“我國古代在計時器方面的發明”,還與李約瑟(JosephNeedham)當面進行深入交流。李約瑟在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工程卷中多次引用了劉先生的論著。

有了專題研究的足夠基礎,才有條件撰寫内容系統的學術專著。經過二十幾年的積累,劉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寫成了他的機械史專著。

03

建構中國機械史學科體系

1961年,清華大學刊印劉先生撰寫的《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初稿)。在征求同行專家們的意見之後,他對初稿又做局部修改,定稿的《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在1962年5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與初稿相比,1962年版增加了第6章,增删了某些文字和插圖。在此書的序文中,他專門緻謝那些幫助搜集資料、提供圖檔、判定文物年代、計算和繪圖、提出修改意見的人們。

劉先生以機械工程學的學理為主線,叙述古代機械工程成就,建構中國機械史的學科體系。1962年版《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分為如下6章:緒論;中國在簡單機械方面的發明;中國在利用彈力、慣力、重力和減輕摩擦力、利用摩擦力以及采用連續轉動以代替間歇運動等方面的發明;中國在原動力方面的發明;中國在傳動機或傳動機件方面的發明;結束語。在“結束語”中,作者探讨了14世紀以後制約科技發展的因素,如“當時的工農業生産均陳陳相因,停滞不進,對于新的科學技術沒有迫切的需要”。

劉先生還開創了中國機械史的分支學科研究,并且首先關注農業機械的曆史,撰寫了《中國古代農業機械發明史》(1963年)。這部農機史全面叙說了古代的各類農業機械。

劉先生的工作為後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陸敬嚴和華覺明二位先生繼承和發展了劉先生提出的學科體系,主編了《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2000年)。張春輝、遊戰洪等先生秉承劉先生的遺願,寫出《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二編(2004年)。

04

嚴謹求實地破解古代發明

對于中國科技的曆史地位,劉先生反對文化自卑和妄自尊大這兩種傾向。他在“緒論”中強調:“我們應當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知識,實事求是地,依據充分的證據,把我國曆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分别的整理出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早就是早,晚就是晚。主要依據過去幾千年可靠的記載和最近幾十年來,尤其是解放以後十多年來在考古發掘方面的成就,極客觀地叙述出來。”

劉先生在“緒論”中指出整理發明史遇到的諸多困難,例如,“真正作出發明創造的人或自己不會用文字記載,或因社會上不予重視之故而沒有加以記載。一部分幸而被記載的又多出于當時或後世的文人。他們在記載時多在文字的簡練上注意,同時又不真正了解這些發明的内容,以緻或過于簡略,或記載失實,或過分誇大,或故事神奇,或詳于記載外形和表面的作用而略于記載内部的結構及傳動的機構,使後人無法根據記載而加以全部地了解。”研讀劉先生的論著,我們不難體會到他是怎樣克服各種困難的。

學術原創往往是不完善的,如《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的少數别插圖示錯了文獻出處。不過,瑕不掩瑜。《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被譽為“第一部中國機械工程史”,是一項裡程碑式的學術原創成果,也是劉先生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産。

科技史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學科,科技史學者要有好的悟性,也要有足夠的積累。劉先生幾乎不屬于專職的科技史學家,不能把主要工作時間用于研究機械史。他在45歲的時候發表《中國機械工程史料》,71歲時才寫成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專著。當代科技史學者應繼承前輩的學術遺産,久久為功,成就卓越業績。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