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提前打,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1951年,對抗美援朝而言是一個轉折點。志願軍入朝作戰,已與美軍多次交手。經過四次戰役的較量,雙方都摸準了對方的軟肋。第四次戰役結束後,美軍被擋在了三八線南。于是,我軍為了擴大戰果開始有計劃的實施第五次戰役。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彭總原本拟定在1951年上旬打響第五次戰役,後有決定提前開打。結果,在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提前打的問題上,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了分歧。彭總如何化解?兩位副司令員又是什麼理由反對提前打?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時任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兼管後勤保障工作,認為第五次戰役還是推遲打。洪學智的理由很現實,當時我軍新入朝部隊還未适應戰場,三八線附近又是三百裡無糧區,所謂的後勤也是“肩膀後勤”。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時任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也支援了洪學智的意見。按照兩位副司令員的部署,我軍應該以逸待勞,解決後勤保障問題,将美軍放至三八線以北,進而集中優勢兵力解決。

從戰術層面來說,洪鄧的反對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後勤保障不力,直接影響志願軍戰鬥力,打起來犧牲會大。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但彭總還是決定提前發動第五次戰役,這背後有着戰略考量。就當時的兵力而言,我軍已經集結了95萬人,北韓人民軍也有34萬人,集中優勢兵力與聯合國軍在陸地上一決雌雄,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中央軍委根據情報,得知美軍新組建的16軍試圖在北北韓重演“仁川登陸”,将北韓半島攔腰截斷。倘若美軍戰略意圖落地實施,我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将會遭受極大的壓力。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我軍缺乏反登入作戰的經驗,也不具備海陸空聯合作戰的能力。一旦美軍登陸作戰得手,美軍李奇微部越過三八線,直至平原地帶,利用機械化部隊彌補夜間作戰弱勢,我軍将會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美軍對付志願軍,一向就是坦克開道,步兵尾随其後,整個一銅牆鐵壁般的火力網。然而,我軍缺乏最基本的反坦克武器。可想而知,一旦面對裝備精良的美國機械化部隊,我軍必然存在火力不足的短闆。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最讓彭總不安的是,美軍指揮官李奇微已經摸透了我軍的戰法,盡可能的避免與我軍在夜間接觸,試圖通過“磁性戰術”來消耗我軍有生力量,待到彈盡糧絕的時候進行反撲。

倘若推遲第五次戰役時間,李奇微從容不迫的消耗我軍,後勤保障問題會更突出。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錯過了就沒有後悔藥,後果可能也是災難性的。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要不要推遲,彭總與兩位副司令員存在分歧

與其等待時機,不如在美軍登陸之前率先打破其戰略意圖,整體上有利于我軍。1951年4月22日,我軍趁着月色打響了第五次戰役。援引國防大學徐焰少将的說法,第五次戰役投入兵力70多萬人,是我軍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事實證明,第五次戰役打破了僵局,脫離了兩線作戰的危險,迫使美軍進入戰略防禦,開始了“邊打邊談”的第二階段作戰。從這個角度來說,提前發動第五次戰役确實是居功甚偉,取得了戰略層面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