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我們常說“漢唐盛世”、“唐宋經濟發展迅速”,漢朝以及唐朝時期的文治武功與國際聲望都是較為強盛的,漢代時嚴重挫敗匈奴,開辟西域,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所說語言稱“漢語”,所寫文字稱“漢字”。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唐朝在世界上的聲望就更不用說了,華人在國外聚居的地友善叫做“唐人街”。宋朝則是我國曆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以及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有人曾研究宋史,推算,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但有學者研究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曆史,發現最不該滅亡的朝代卻是隋朝。隋朝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的一顆流星,它是璀璨的,但卻是短暫的,曆時38年。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之前,我國曆經了長達300年的動亂和分治。隋文帝的父親楊忠則是北朝北周的名将,曾立下赫赫戰功,是以受封為“随國公”,但北周宣帝沉湎酒色,同時擁有5位皇後,其中一位是楊堅的長女楊麗華。

北周宣帝死後,身為關隴門閥之首的楊堅逐漸掌握朝政,581年,北周靜帝禅位于楊堅,楊堅開辟隋朝,為隋文帝,至590年,隋文帝完成了全國統一。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而隋文帝将“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長者”作為人生信條,提倡生活節儉,宮中的妃妾都不作美飾,據記載,隋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織成的衣領,但搜遍了整個宮殿,都沒有找到。

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不先看其能力,極重出身和背景,出自平民家庭但有傑出才能的人才卻沒有用武之地,隋文帝深覺可惜,是以頒令,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通過考試以取士。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此外隋文帝還罷免了貪官污吏200餘人;删減了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又輕徭薄賦,減輕了百姓們的負擔;并且為積谷防饑,隋朝廣設倉庫,分官倉、義倉。

雖說隋文帝在臨終前痛呼:“畜生(楊廣)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但楊廣即位為隋炀帝後卻也開辟出了“大業盛世”,他以洛陽為中心開鑿隋唐大運河,促進民族融合,并且打算遷都洛陽,好掌控中原與江南經濟。由于國力強盛,隋炀帝緻力擴大版圖,但隋炀帝有些急功近利,各方面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自然就開始出現不好的評價。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不過隋朝的滅亡,不僅僅在于隋炀帝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征調民力開鑿大運河,其還有部分原因在于門閥士族,隋炀帝的一些舉措觸碰到了門閥士族的利益。

現代長期從事隋唐史的教學、研究的胡戟表示:“在中國從門閥貴族政治向科舉官僚政治轉化,從門閥社會向門閥後社會轉化的曆史關頭,宇文泰、宇文邕、楊堅、楊廣、李世民、武則天六人都做出了曆史性的貢獻,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遠的是隋炀帝和武則天。可後面這兩位在曆史上卻是髒水被潑得最多的。”

中國最不該亡的王朝,因太強大而走向滅亡,既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

事實上隋炀帝在位期間,國力還是強盛的,不然從隋朝滅亡至唐太宗即位的短短幾年,也不可能出現“貞觀之治”的局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