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1938年9月初,抗戰中著名的萬家嶺大捷前夕,廬山保衛戰正陷入膠着。侵華日軍101師團101聯隊近4000兵力,被國軍江西保安團第三團和第十一團死死擋住。

臭名昭著的大戰犯崗村甯次時任侵華日軍十一軍司令,此戰他派出了戰鬥力很強的精銳,原本以為幾天之内自己就能登上廬山觀賞風景,不料這一等就是9個月。最後還是國軍選擇戰略後撤,不然鬼子還是進不去廬山。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從7月開始,作戰已經兩個月了,日軍101聯隊始終奈何不了對面陣地的國軍。指揮官飯冢國五郎大佐非常沮喪,卻毫無辦法。

飯冢國五郎是日本軍界的大明星,以兇悍、狡詐著稱,為侵華日軍立下不少功勞,被稱為“帝國之花”。日本天皇親自為他頒發過勳章。他還有一個稱号叫“軍神”,日本東京等地的電影院經常放映他的戰地錄像。狂熱的日本青年非常崇拜他,電影“軍神飯塚聯隊長”幾乎場場爆滿。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其實,飯冢國五郎根本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他在日本如此出名,隻不過是一種刻意的宣傳。因為他滿臉胡茬,相貌兇狠,又喜歡上鏡頭,就被日本軍方選為“形象代言人”,借此鼓動日本群眾的狂熱情緒而已。

1938年9月3日,一個名叫小悮行男的日本戰地記者來到廬山前線,讓悶悶不樂的飯冢國五郎高興起來。飯冢國五郎的戰地錄影一直都是小悮行男拍的,飯冢的表演欲很強,喜歡擺造型,小悮行男則很會奉承對方,兩人樂此不疲。

當時正是戰鬥空隙。在小悮行男的建議下,飯冢赤裸着上身,手握軍刀開始了表演。飯冢很嚣張,完全無視對面國軍的存在,就在陣地前的空地上表演。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然而,這是飯冢最後一次上鏡頭。小悮行男似乎是他的催命鬼,拍了幾分鐘覺得不夠,要求加拍一段。飯冢的小命就這麼給“拍”沒了。不過,導緻飯冢死翹翹的原因,是因為小悮行男為了拍攝效果,給他的腦袋上扣了一頂鋼盔。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日軍使用的鋼盔。

日軍第一次使用鋼盔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由于東北軍不抵抗,日軍還不知道鋼盔的效果如何。東北氣候寒冷,随後戴鋼盔的日本關東軍吃了苦頭,隻要一出汗,腦袋就和鋼盔凍在一起,根本取不掉。用熱水一澆,結果頭皮也跟着被剝掉。經過這種血的教訓,日軍隻好自己想辦法,在鋼盔裡塞了襯墊。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1939年,日軍試探性進攻蘇聯的諾門坎戰役中,由于日軍鋼盔前面那個很大的紅色星星徽标太過顯眼,吸引了蘇軍的火力,結果戴鋼盔的人陣亡率比不戴鋼盔的高很多,死因大都是鋼盔被蘇軍子彈擊穿,腦袋上多了個窟窿。

因為鋼盔設計的初衷,并不是防止被子彈擊穿。照那樣設計,子彈的沖擊力會把佩戴鋼盔者的脖子折斷。鋼盔的主要作用,還是利用外層光滑的弧面,讓子彈擊中後滑飛而已。

回到1938年9月3日。日本“軍神”飯冢國五郎也死于鋼盔,是因為他戴的鋼盔經過日曬雨淋,表面的塗漆早已剝落,在太陽底下明晃晃的,很顯眼。飯冢為了拍錄像,雙手揮舞着軍刀大呼小叫,上竄下跳,就給對面陣地的國軍戰士發現了。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國軍江西保安團在一處視野開闊的高地上設有哨所。哨兵班的戰士們發現遠處有個亮閃閃的東西來回動,拿望遠鏡一看,原來是個手持指揮刀的日本軍官在陣地前“跳大神”。這可把哨兵戰士氣壞了,鬼子太猖狂,不打他打誰!

可是,哨兵戰士手裡拿的是“漢陽造”步槍,有效射程隻有五六百米,他們經驗豐富,一看就知道打不到那鬼子。

這時候,剛好有幾個老兵扛着槍來哨所溜達。哨兵班長眼睛一亮,指了指遠處那個閃光物,對一個老兵說,趕緊打他,一會就跑了。原來,這個老兵的配槍是日本制造的三八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因為槍身上有個防塵罩而得名。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三八大蓋的标尺射程可達2400米,有效射程800米,彈道穩定,精度高,威力大。打800米遠的目标很精确。

有人說,國軍怎麼會有日軍的槍呢?其實不這稀奇。早在抗戰爆發前,日本有一個财迷軍火商曾賣給國軍不少輕武器。另外,1936年廣東軍閥陳濟棠反蔣時,日軍還主動送給他一批軍火。再加上戰場繳獲,國軍使用的三八大蓋數量也不少。

再說帶着三八大蓋的那個老兵,槍法很好,舉槍略一瞄準就扣動了扳機。随着清脆的槍響,日軍陣地前正在賣力表演的飯冢國五郎大佐應聲而倒。

由于三八式步槍威力很大,中槍者往往是貫穿傷,緻命率反而不高。可是飯冢國五郎實在倒黴,子彈洞穿了了他的心口,當場一命歸西。戰地記者傻眼了,日本的“軍神”就這麼死翹翹了。事後,日本為飯冢舉國哀悼,追贈其少将軍銜。

誰讓飯冢這麼做,閻王不收他收誰。

參考資料:《廬山保衛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