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關鍵詞

遠東的較量

志司遇險痛失岸英

揚長避短誘敵深入

清川江、長津湖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回憶長津湖戰役的慘烈,老兵落淚

引子

遼甯丹東,中朝兩國曆史上的多次重大事件,讓這座城市與那段曆史結下不解之緣。

丹東市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會秘書長宋群基:

我當時16歲,親眼所見,對岸當時有一個造紙廠,美機把它炸了之後,所有的紙片都騰空而起,彌漫了整個鴨綠江面,包括丹東市内,都是一片灰土,整個是遮天蔽日。

丹東籍志願軍老兵牛桂玲:

我們那時候讀書,學校也被美國飛機炸了,我就辍學了,早早地參加了工作。是以我恨死了美國人。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冰凍鴨綠江

71年前的10月24日,這裡已經被白雪覆寫,一架飛機自南向北,在五千米高空,沿着與我們今天相同的路線巡視着中朝邊境。

飛機上的乘客,除了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還有一批記者。

沒有人說得清,麥克阿瑟為何會做出如此冒險的舉動。回到東京後,他立即發表聲明:聯合國軍此次進攻,将很快以勝利告終。

麥克阿瑟所說的“此次進攻”,就是著名的“聖誕節攻勢”。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的飛機剛剛掠過的一條山溝中,他的對手,彭德懷也在為西方的客人們,準備着一份特别的“聖誕大餐”。

角力遠東——北韓戰場上的五位湘籍志願軍司令

第四集:誘敵深入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雲山阻擊戰擊垮美軍第一騎兵師

1950年11月5日,曆時10天的第一次戰役終于結束。

聯合國軍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中,從鴨綠江邊退到了清川江以南,秘密過江的志願軍站穩了腳跟。

有趣的是,第一次較量後,志願軍神秘地消失了,戰場仿佛在瞬間安靜了下來。這種安靜,讓驚魂未定的聯合國軍士兵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這時的麥克阿瑟,先後做出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他下令轟炸鴨綠江上的一切橋梁,防止中國軍隊進入北韓,這說明他對中國軍隊産生了顧慮;

緊接着,他又幹了第二件事,宣布在聖誕節前到鴨綠江,結束戰争。

因為他的情報官告訴他,目前在北北韓的中國軍隊是四萬四千八百五十一到七萬零五十一人之間,并且已經傷亡五千五百人。

準确到個位數的情報讓麥克阿瑟很自信,他認為面前突然出現的中國軍隊根本不是問題。于是,當着記者們的面,他對下屬說:

我已經向小夥子們的妻子和母親們打了包票,小夥子們将在聖誕節回國,可别讓我當騙子。

然而事實上,人們都上當了。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彭德懷(左一)在北韓前沿陣地

Part 1:美軍急着回家過聖誕節,志願軍誘敵深入,布局清川江和長津湖

1950年11月6日,也就是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的第一天,麥克阿瑟馬上給美國遠東空軍下達如下指令:摧毀滿州邊界所有國際橋梁的北韓部分。

麥克阿瑟顯然十分滿意這個指令在措辭上的藝術性:

第一,我炸的是北韓部分的橋梁,也就沒有侵犯到中國的主權,可以避免外交上被指責;

第二,我炸斷了橋,就防止了更多的中國軍隊滲透到北北韓,可以保證我不受威脅。

麥克阿瑟認為這樣兩全其美。但遺憾的是,中國人民顯然不這麼看。

麥克阿瑟他要炸,但是咱們當時毛主席周總理一再發表聲明,不準炸,不準侵略中國,說中國是不好惹的,這是毛主席的原話。是以當時美國國會作了一個決議,你炸鴨綠江上的橋梁,隻準炸北韓的那一半,不能炸東北的一半。是以它炸得很準确,隻是從中間炸斷。這就說明什麼呢?雖然我們新中國當時剛剛建立,但我們發表聲明,美國還是必須重視。它是不敢侵入我們中國的。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還有一個情況,麥克阿瑟并不知道:彭德懷在入朝之前,就安排了江橋一旦被炸的應對措施。

洪學智說,一旦大橋被美國人炸斷的話,我們志願軍過江和運輸物資會很困難。是以彭德懷說要多架浮橋。根據這個訓示,我們在這兒架了六座浮橋,一共是十條通道,丹東、輯安那邊也有鐵路橋。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盡管鴨綠江上的兩座大橋先後被炸,但中國軍隊還是通過這些簡易的浮橋,源源不斷地開進了北韓。到第二次戰役發起前,志願軍兵力已經達到38萬。

而此時,麥克阿瑟手下的情報官卻很确信地告訴他,北北韓的中國軍隊兵力在四萬四千八百五十一到七萬零五十一人之間,并且已經傷亡五千五百人。

數字精确到了個位數,麥克阿瑟沒有理由懷疑這樣的情報。

原彭德懷軍事秘書楊鳳安:

我們主力一直沒有暴露,美軍以為我們隻有五六萬人。這時的麥克阿瑟就感到,聖誕節晚上可以回家過節了。

1950年11月23日,是西方傳統的感恩節。士兵們享受着美酒、咖啡和火雞,第二天,他們又要進攻了,他們的目标是,趕快趕到鴨綠江,早點結束戰争,在聖誕節前回國。

然而,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再也沒有機會回去。

我們就采取小部隊來攻,我就猛打,大部隊來了我就撤退的既定戰略,撤退的時候我們還丢下一些小槍小炮,甚至行李,好像是打了敗仗的感覺,這樣來迷惑敵人,進一步驕縱他們。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彭德懷,解放戰争期間,他曾以絕對弱勢兵力扭轉了中國西北戰局。現在,他又顯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将敵方部隊誘導到預定戰場,一切準備就緒。

這個預定的戰場,是從西北部的清川江、東北部的長津湖一線。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戰役預定的發起時間,所有過程都似乎在彭德懷的掌控之中,但意外發生了。

當日上午,一架美機突然攻擊了位于大榆洞的志願軍司令部,高溫燃燒彈直接命中指揮部。

敵人偷襲志願軍司令部,麥克阿瑟能否直接命中他的對手彭德懷?

Part 2:指揮部遇險痛失岸英,複仇開始,封死美軍南逃路線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軍民架起浮橋送志願軍過鴨綠江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主力兵分三路,分别從遼甯丹東、長甸河口、吉林輯安三大渡口渡過鴨綠江。時任志願軍十三兵團電台隊長的楊雨田也在當天過江。

楊雨田當年走過的是長甸渡口。那時的他并不知道,和他從這裡一起跨過鴨綠江的隊伍中,有一個後來令全中國人民都為之感動落淚的人,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毛岸英随彭德懷到丹東以後,就一直在十三兵團。彭德懷過江以後,他随着鄧華,鄧華領着司令部的人,從浮橋過的江,他當時沒有從橋上走,照片也證明,他們是從浮橋過的江。

毛岸英當時的公開身份,是彭德懷的俄文翻譯。他是主席長子的身份,隻有楊鳳安等少數幾個人知道。

我們互相介紹了之後,隻有我們内部這些人知道,外人都不知道。我見到他以後,這個人很英俊,很有風度,平易近人,說話方面都很穩重,他的性格方面比較内向。我們都說,這個人看着很穩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1950年10月21日,毛岸英随鄧華的十三兵團指揮部趕到了大榆洞,與提前兩天到達這裡的彭德懷會合。

幾天後,經中央準許,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和黨委正式組建。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他的湖南老鄉鄧華任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

與此同時,司令部機關黨組織也迅速建立,28歲的毛岸英當選為一個黨小組組長。小組成員劉祥對此印象深刻。

原彭德懷司機劉祥:

我那時候就想回部隊,不想給首長開小車。我就把這事跟毛岸英說了,他就找我談話。我說我想回部隊,怕完成不了組織安排的任務,首長安全保障不了。最後談着談着,毛岸英就像大哥似的,他說,小劉,調到首長身邊工作是組織對你的信任,你對組織的信任有懷疑嗎?我啪就站起來說,沒有。那時候我入黨也沒多久。他就說,沒有那你就安心工作。他的原則性相當強。我和毛岸英講話,這是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期間,劉祥一直是他的司機。

當時,志願軍沒有制空權,即使是相對處于後方的志願軍司令部,也要時常面臨着敵機的威脅。10月24日,剛成立的志願軍黨委專門開會讨論了防空問題。

彭總的安全問題由志願軍黨委負責,志願軍黨委24号晚上開了會,說,誰負責?鄧華、杜平、洪學智他們幾個都在。鄧華說,還是老洪負責。洪學智說好吧。因為他跟彭總經常下象棋。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抗美援朝時期的洪學智将軍

1950年11月25日,洪學智認真履行了他的職責。

洪學智就跟彭總說,咱們得出去防空。彭老總就說,要去你們去,我這兒安全。洪學智也很堅持,說,不行,軍委也有電報,要保障你的安全。說了他也不聽,洪學智不管三七二十一,拽了他就走,把他拽到離辦公室二百米處,有個小自然洞,鄧華、洪學智就把他拽到那裡面去了,把彭總起草電報的一些紙也給他拿去了,在那李待了兩個多小時。

這天是11月25日,志願軍預定的第二次戰役發起日,彭德懷必須時刻掌握前線局勢。

為了保證彭總安全,軍事秘書楊鳳安走出了防空洞,回了一趟木闆搭建的指揮部,向值班參謀了解情況。在這裡,他見到了毛岸英和另一位參謀高瑞欣。

沒想到,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

我問了情況以後,還說,你們注意防空啊。結果我還沒走出十步去,美軍飛機就回來了。我說,不好,參謀、警衛員都跑出來了,他們倆當時沒跑出來。他倆就這麼犧牲了。我跟彭老總說,辦公室的人除了高XX同志沒跑出來,其他都出來了。彭總當時一聽就驚呆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當時他犧牲的時候,我們全流淚了,圍着一圈,從彭老總開始。回想起來,燒的那個慘啊……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如今,在英雄當年過江的地方,矗立着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學校。老師們甚至擠出經費,自辦了一個毛岸英事迹陳列館。

劉思齊曾經多次到這裡來,給學校留了題詞。曆屆的校長和老師們也收集了很多照片,這個陳列館完全是學校自力更生搞起來的。我們都知道毛岸英是志願軍第一人,第一個要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就是他。是以他在兩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相當地高。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志願軍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攻擊前進

1950年11月25日,也就是毛岸英犧牲的當天黃昏,複仇開始了。

戰鬥首先從中線打響,僅一天時間,志願軍38軍就攻克德川,在美第八集團軍和第十軍之間打開了缺口。

根據司令部訓示,38軍下一步的任務,就是直插三所裡,封死第八集團軍南逃路線。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執行這一任務的18軍113師,突然消失了。

這支部隊究竟去了哪裡?志願軍能否封死三所裡、大量殲滅敵人呢?

Part 3: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崩潰了

英文字母“V”字,在西方人的眼中,這個字母往往代表着勝利。

但在71年前的北韓戰場上,這個字母卻是整個聯合國軍的噩夢。

一名美國軍官,對于這個字母有着這樣的描述:

中國軍隊的基本戰術是一種V形的進攻隊形,他們迫使敵軍在這個隊形中運動,然後包圍這個V形的邊沿。與此同時,另一支部隊運動到V形的開口處,以阻止任何逃跑的企圖和阻擊增援部隊。

盡管美軍有着如此精确的描述,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戰争中,志願軍的V字進攻方式在聯合國軍面前,還是屢試不爽。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追擊的志願軍戰士

第二次戰役裡,要完成封死V形開口任務的部隊,就是志願軍38軍的113師。

然而,任務執行過程中,這個擔負着重要使命的部隊,卻突然消失了。

這不禁讓所有人都心急如焚。

原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電台台長楊雨田:

113師一天一夜沒有消息,彭總急壞了。謝方親自下來,到了我洞子裡頭。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撤退中的美軍

這時,美第八集團軍已經發現右翼失去掩護,他們開始向南撤退,必經的地點是大同江北岸的三所裡。

如果志願軍不拿下這個要點,聯合國軍将順利撤回大同江以南的安全地帶。如此一來,志願軍力争在清川江以北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的戰略企圖,也将落空。

那麼,執行搶占三所裡這一任務的38軍113師,到底去了哪裡呢?

楊雨田和同僚們竭盡全力,也沒有收到113師電台的任何信号。

就在志願軍司令部為113師擔心的時候,一架美國偵察機在前往三所裡的公路上發現了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在大白天裡竟大搖大擺地走在公路上。

飛行員誤以為這是一支撤下來的南韓軍隊。

幾個小時之後,這個飛行員開始悔恨不已。因為,那支部隊就是志願軍38軍113師。他們以一種大膽奇特的方式,出人意料的搶占了三所裡。

結果113師突然地信号就出來了,發來報告,到達指定地方,五十四号地區。我拿起電話來就報告了彭總,彭總聽了以後,後來有人講,彭總在辦公室裡興奮起來。到達了就是勝利啊,把敵人退路給掐斷了,因為美軍是機械化部隊,他們掉不了頭的,山路都很窄,一下卡死。敵人開始動搖了,開始後退。彭總就是一句話,堅決堵擊。前後就幾分鐘,就這麼快,前前後後就兩三分鐘。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大雪中犧牲的志願軍戰士

113師奮戰兩天,堅決頂住了敵人的南北夾擊,被截斷後路的聯合國軍開始了他們真正的噩夢。

38軍副軍長江擁輝後來寫了這樣一段充滿了詩意的文字:

我站在高處,放眼南望,冷月寒星輝映的戰地,陣陣炸雷撕裂天空……敵我雙方在公路沿線犬牙交錯的激烈戰鬥,那是我從戎幾十年,從未見到過的雄偉、壯闊的場面。

所有的電影都沒拍出這樣的鏡頭。那時美軍那樣強大,狼狽到這樣的程度,那個汽車堵在路上,出了毛病了,他們急着往回轍,就拿坦克拱翻,拱到公路外邊去,汽車翻在一邊,坦克也翻的這裡一輛那裡一輛。炮兵跑了以後,一個個完整的背囊都還在陣地上放着,都沒來得及帶,軍用品,吃的用的,都在一個紙箱子裡面,包括巧克力、香煙、罐頭什麼都有。我就繳獲了一罐可可粉,那可可粉品質很高啊,對我們來說都是寶貝了。滿山都是他們丢下的裝備。高度現代化的美軍部隊,讓我們打成什麼樣了。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美軍潰不成軍

這天晚上,江擁輝和他的軍長梁興初,收到了彭德懷的電報,最後的一行字,讓兩個硬漢流下了眼淚:

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

第一次戰役總結的時候,梁興初沒插上啊,是以彭老總發了很大的火,說要殺梁興初的頭。他對三十八軍梁興初要求比較嚴,因為梁興初是1928年平江起義的時候就跟着彭老總了。這個軍第二次搞好以後,才說三十八軍萬歲,是以說彭總是賞罰嚴明啊。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長津湖戰役指揮官宋時輪

在西線打響戰鬥兩天後,由另一位湖南籍将軍宋時輪率領的志願軍第9兵團近10萬人,也向東線的美第十軍發起了攻擊。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楊根思用生命保全了陣地,換取了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的又一次勝利。

東線的九兵團是在華東,就是上海地區過去的,華東地區的棉衣和北方不一樣。北方的棉衣一套是三斤半棉花,南方戰士的棉衣是一斤半棉花,差了兩斤。

原志願軍司令部聯絡參謀楊瑞鵬:

二次戰役他們就穿這個薄棉衣進去的,穿着單鞋、戴着單帽,所謂棉帽也是等于單帽,就是兩層布包着一點兒棉花。在北韓二次戰役時,他們是在北北韓的北部啊。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原志願軍司令部機要參謀邊恩奎:

冬天那麼冷,有零下三十多度,那怎麼辦呢?把大蓋帽的那個鐵圈抽了,套在頭上,弄個毛巾一套,簡直不像個樣子。冷啊,沒有辦法。隻要趴在雪地上,不管有沒有負傷,都站不起來了,腳和腿都凍傷了。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長津湖戰役中的志願軍戰士匍匐在冰雪之上

戰士是非常辛苦,有的部隊,就在攻擊前進當中卧倒就起不來了,就凍在那兒了,有的是一個連就那樣。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影視劇中的冰雕連。實際上20軍沒有這種戴護耳的棉帽子,他們戴的還是大檐帽。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一張照片,冰天雪地裡,戰士拿着雪團和炒面,臉上的表情幸福而知足。

唯一讓人感到心痛的是,這一張張面孔,實在是太過年輕,他們的眼神透着的天真與無邪,讓人不忍相信他們是即将沖鋒陷陣的戰士。

過來多不容易。這些人,分文沒拿,為祖國獻出了生命,現在這些人,應該也安心了。(楊老不斷抽泣)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志願軍戰士們行進至清川江邊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志願軍戰士不畏酷寒涉水強渡清川江

九兵團的主要攻擊對象,是曾經在太平洋上橫掃日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

在那個寒冷的冬季,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這支從未打過敗仗的部隊,一下子從天堂跌進地獄。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9兵團戰士在發起沖鋒

他們驚恐地看到,在零下30度的氣溫當中,一群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的積雪向他們猛撲過來。他們根本無法了解,這些連溫飽都無法保障的中國軍人,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面對比槍彈更加緻命的精神打擊,他們徹底崩潰了。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清川江戰役中發起沖鋒的志願軍戰士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被擊毀的美軍坦克

緊接着,麥克阿瑟下達了全線撤退的指令。

這個始終看不起中國軍隊的五星上将,終于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但不肯服輸的他,準備重整旗鼓,再與彭德懷一較高下。

光着腳的中國士兵,踩着厚厚積雪向敵人猛撲過去,美軍害怕了

潰不成軍的美國陸軍第一師

遠東北韓戰場上,下一回合的較量,到底鹿死誰手?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明天講述《角力遠東——北韓戰場上的五位湘籍志願軍司令》第四篇《三楊開泰》,敬請繼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