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关键词

远东的较量

志司遇险痛失岸英

扬长避短诱敌深入

清川江、长津湖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回忆长津湖战役的惨烈,老兵落泪

引子

辽宁丹东,中朝两国历史上的多次重大事件,让这座城市与那段历史结下不解之缘。

丹东市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秘书长宋群基:

我当时16岁,亲眼所见,对岸当时有一个造纸厂,美机把它炸了之后,所有的纸片都腾空而起,弥漫了整个鸭绿江面,包括丹东市内,都是一片灰土,整个是遮天蔽日。

丹东籍志愿军老兵牛桂玲:

我们那时候读书,学校也被美国飞机炸了,我就辍学了,早早地参加了工作。所以我恨死了美国人。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冰冻鸭绿江

71年前的10月24日,这里已经被白雪覆盖,一架飞机自南向北,在五千米高空,沿着与我们今天相同的路线巡视着中朝边境。

飞机上的乘客,除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还有一批记者。

没有人说得清,麦克阿瑟为何会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回到东京后,他立即发表声明:联合国军此次进攻,将很快以胜利告终。

麦克阿瑟所说的“此次进攻”,就是著名的“圣诞节攻势”。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的飞机刚刚掠过的一条山沟中,他的对手,彭德怀也在为西方的客人们,准备着一份特别的“圣诞大餐”。

角力远东——朝鲜战场上的五位湘籍志愿军司令

第四集:诱敌深入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云山阻击战击垮美军第一骑兵师

1950年11月5日,历时10天的第一次战役终于结束。

联合国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中,从鸭绿江边退到了清川江以南,秘密过江的志愿军站稳了脚跟。

有趣的是,第一次较量后,志愿军神秘地消失了,战场仿佛在瞬间安静了下来。这种安静,让惊魂未定的联合国军士兵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这时的麦克阿瑟,先后做出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他下令轰炸鸭绿江上的一切桥梁,防止中国军队进入朝鲜,这说明他对中国军队产生了顾虑;

紧接着,他又干了第二件事,宣布在圣诞节前到鸭绿江,结束战争。

因为他的情报官告诉他,目前在北朝鲜的中国军队是四万四千八百五十一到七万零五十一人之间,并且已经伤亡五千五百人。

准确到个位数的情报让麦克阿瑟很自信,他认为面前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根本不是问题。于是,当着记者们的面,他对下属说:

我已经向小伙子们的妻子和母亲们打了包票,小伙子们将在圣诞节回国,可别让我当骗子。

然而事实上,人们都上当了。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彭德怀(左一)在朝鲜前沿阵地

Part 1:美军急着回家过圣诞节,志愿军诱敌深入,布局清川江和长津湖

1950年11月6日,也就是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的第一天,麦克阿瑟马上给美国远东空军下达如下命令:摧毁满州边界所有国际桥梁的朝鲜部分。

麦克阿瑟显然十分满意这个命令在措辞上的艺术性:

第一,我炸的是朝鲜部分的桥梁,也就没有侵犯到中国的主权,可以避免外交上被指责;

第二,我炸断了桥,就防止了更多的中国军队渗透到北朝鲜,可以保证我不受威胁。

麦克阿瑟认为这样两全其美。但遗憾的是,中国人民显然不这么看。

麦克阿瑟他要炸,但是咱们当时毛主席周总理一再发表声明,不准炸,不准侵略中国,说中国是不好惹的,这是毛主席的原话。所以当时美国国会作了一个决议,你炸鸭绿江上的桥梁,只准炸朝鲜的那一半,不能炸东北的一半。所以它炸得很准确,只是从中间炸断。这就说明什么呢?虽然我们新中国当时刚刚建立,但我们发表声明,美国还是必须重视。它是不敢侵入我们中国的。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还有一个情况,麦克阿瑟并不知道:彭德怀在入朝之前,就安排了江桥一旦被炸的应对措施。

洪学智说,一旦大桥被美国人炸断的话,我们志愿军过江和运输物资会很困难。所以彭德怀说要多架浮桥。根据这个指示,我们在这儿架了六座浮桥,一共是十条通道,丹东、辑安那边也有铁路桥。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尽管鸭绿江上的两座大桥先后被炸,但中国军队还是通过这些简易的浮桥,源源不断地开进了朝鲜。到第二次战役发起前,志愿军兵力已经达到38万。

而此时,麦克阿瑟手下的情报官却很确信地告诉他,北朝鲜的中国军队兵力在四万四千八百五十一到七万零五十一人之间,并且已经伤亡五千五百人。

数字精确到了个位数,麦克阿瑟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情报。

原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

我们主力一直没有暴露,美军以为我们只有五六万人。这时的麦克阿瑟就感到,圣诞节晚上可以回家过节了。

1950年11月23日,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士兵们享受着美酒、咖啡和火鸡,第二天,他们又要进攻了,他们的目标是,赶快赶到鸭绿江,早点结束战争,在圣诞节前回国。

然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机会回去。

我们就采取小部队来攻,我就猛打,大部队来了我就撤退的既定战略,撤退的时候我们还丢下一些小枪小炮,甚至行李,好像是打了败仗的感觉,这样来迷惑敌人,进一步骄纵他们。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彭德怀,解放战争期间,他曾以绝对弱势兵力扭转了中国西北战局。现在,他又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将敌方部队诱导到预定战场,一切准备就绪。

这个预定的战场,是从西北部的清川江、东北部的长津湖一线。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预定的发起时间,所有过程都似乎在彭德怀的掌控之中,但意外发生了。

当日上午,一架美机突然攻击了位于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高温燃烧弹直接命中指挥部。

敌人偷袭志愿军司令部,麦克阿瑟能否直接命中他的对手彭德怀?

Part 2:指挥部遇险痛失岸英,复仇开始,封死美军南逃路线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军民架起浮桥送志愿军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主力兵分三路,分别从辽宁丹东、长甸河口、吉林辑安三大渡口渡过鸭绿江。时任志愿军十三兵团电台队长的杨雨田也在当天过江。

杨雨田当年走过的是长甸渡口。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和他从这里一起跨过鸭绿江的队伍中,有一个后来令全中国人民都为之感动落泪的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毛岸英随彭德怀到丹东以后,就一直在十三兵团。彭德怀过江以后,他随着邓华,邓华领着司令部的人,从浮桥过的江,他当时没有从桥上走,照片也证明,他们是从浮桥过的江。

毛岸英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彭德怀的俄文翻译。他是主席长子的身份,只有杨凤安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我们互相介绍了之后,只有我们内部这些人知道,外人都不知道。我见到他以后,这个人很英俊,很有风度,平易近人,说话方面都很稳重,他的性格方面比较内向。我们都说,这个人看着很稳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1950年10月21日,毛岸英随邓华的十三兵团指挥部赶到了大榆洞,与提前两天到达这里的彭德怀会合。

几天后,经中央批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党委正式组建。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他的湖南老乡邓华任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

与此同时,司令部机关党组织也迅速建立,28岁的毛岸英当选为一个党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刘祥对此印象深刻。

原彭德怀司机刘祥:

我那时候就想回部队,不想给首长开小车。我就把这事跟毛岸英说了,他就找我谈话。我说我想回部队,怕完成不了组织安排的任务,首长安全保障不了。最后谈着谈着,毛岸英就像大哥似的,他说,小刘,调到首长身边工作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你对组织的信任有怀疑吗?我啪就站起来说,没有。那时候我入党也没多久。他就说,没有那你就安心工作。他的原则性相当强。我和毛岸英讲话,这是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期间,刘祥一直是他的司机。

当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即使是相对处于后方的志愿军司令部,也要时常面临着敌机的威胁。10月24日,刚成立的志愿军党委专门开会讨论了防空问题。

彭总的安全问题由志愿军党委负责,志愿军党委24号晚上开了会,说,谁负责?邓华、杜平、洪学智他们几个都在。邓华说,还是老洪负责。洪学智说好吧。因为他跟彭总经常下象棋。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抗美援朝时期的洪学智将军

1950年11月25日,洪学智认真履行了他的职责。

洪学智就跟彭总说,咱们得出去防空。彭老总就说,要去你们去,我这儿安全。洪学智也很坚持,说,不行,军委也有电报,要保障你的安全。说了他也不听,洪学智不管三七二十一,拽了他就走,把他拽到离办公室二百米处,有个小自然洞,邓华、洪学智就把他拽到那里面去了,把彭总起草电报的一些纸也给他拿去了,在那李待了两个多小时。

这天是11月25日,志愿军预定的第二次战役发起日,彭德怀必须时刻掌握前线局势。

为了保证彭总安全,军事秘书杨凤安走出了防空洞,回了一趟木板搭建的指挥部,向值班参谋了解情况。在这里,他见到了毛岸英和另一位参谋高瑞欣。

没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我问了情况以后,还说,你们注意防空啊。结果我还没走出十步去,美军飞机就回来了。我说,不好,参谋、警卫员都跑出来了,他们俩当时没跑出来。他俩就这么牺牲了。我跟彭老总说,办公室的人除了高XX同志没跑出来,其他都出来了。彭总当时一听就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当时他牺牲的时候,我们全流泪了,围着一圈,从彭老总开始。回想起来,烧的那个惨啊……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如今,在英雄当年过江的地方,矗立着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老师们甚至挤出经费,自办了一个毛岸英事迹陈列馆。

刘思齐曾经多次到这里来,给学校留了题词。历届的校长和老师们也收集了很多照片,这个陈列馆完全是学校自力更生搞起来的。我们都知道毛岸英是志愿军第一人,第一个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就是他。所以他在两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相当地高。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攻击前进

1950年11月25日,也就是毛岸英牺牲的当天黄昏,复仇开始了。

战斗首先从中线打响,仅一天时间,志愿军38军就攻克德川,在美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之间打开了缺口。

根据司令部指示,38军下一步的任务,就是直插三所里,封死第八集团军南逃路线。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执行这一任务的18军113师,突然消失了。

这支部队究竟去了哪里?志愿军能否封死三所里、大量歼灭敌人呢?

Part 3: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崩溃了

英文字母“V”字,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个字母往往代表着胜利。

但在71年前的朝鲜战场上,这个字母却是整个联合国军的噩梦。

一名美国军官,对于这个字母有着这样的描述:

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术是一种V形的进攻队形,他们迫使敌军在这个队形中运动,然后包围这个V形的边沿。与此同时,另一支部队运动到V形的开口处,以阻止任何逃跑的企图和阻击增援部队。

尽管美军有着如此精确的描述,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V字进攻方式在联合国军面前,还是屡试不爽。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追击的志愿军战士

第二次战役里,要完成封死V形开口任务的部队,就是志愿军38军的113师。

然而,任务执行过程中,这个担负着重要使命的部队,却突然消失了。

这不禁让所有人都心急如焚。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电台台长杨雨田:

113师一天一夜没有消息,彭总急坏了。谢方亲自下来,到了我洞子里头。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撤退中的美军

这时,美第八集团军已经发现右翼失去掩护,他们开始向南撤退,必经的地点是大同江北岸的三所里。

如果志愿军不拿下这个要点,联合国军将顺利撤回大同江以南的安全地带。如此一来,志愿军力争在清川江以北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战略企图,也将落空。

那么,执行抢占三所里这一任务的38军113师,到底去了哪里呢?

杨雨田和同事们竭尽全力,也没有收到113师电台的任何信号。

就在志愿军司令部为113师担心的时候,一架美国侦察机在前往三所里的公路上发现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大白天里竟大摇大摆地走在公路上。

飞行员误以为这是一支撤下来的韩国军队。

几个小时之后,这个飞行员开始悔恨不已。因为,那支部队就是志愿军38军113师。他们以一种大胆奇特的方式,出人意料的抢占了三所里。

结果113师突然地信号就出来了,发来报告,到达指定地方,五十四号地区。我拿起电话来就报告了彭总,彭总听了以后,后来有人讲,彭总在办公室里兴奋起来。到达了就是胜利啊,把敌人退路给掐断了,因为美军是机械化部队,他们掉不了头的,山路都很窄,一下卡死。敌人开始动摇了,开始后退。彭总就是一句话,坚决堵击。前后就几分钟,就这么快,前前后后就两三分钟。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大雪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

113师奋战两天,坚决顶住了敌人的南北夹击,被截断后路的联合国军开始了他们真正的噩梦。

38军副军长江拥辉后来写了这样一段充满了诗意的文字:

我站在高处,放眼南望,冷月寒星辉映的战地,阵阵炸雷撕裂天空……敌我双方在公路沿线犬牙交错的激烈战斗,那是我从戎几十年,从未见到过的雄伟、壮阔的场面。

所有的电影都没拍出这样的镜头。那时美军那样强大,狼狈到这样的程度,那个汽车堵在路上,出了毛病了,他们急着往回辙,就拿坦克拱翻,拱到公路外边去,汽车翻在一边,坦克也翻的这里一辆那里一辆。炮兵跑了以后,一个个完整的背囊都还在阵地上放着,都没来得及带,军用品,吃的用的,都在一个纸箱子里面,包括巧克力、香烟、罐头什么都有。我就缴获了一罐可可粉,那可可粉质量很高啊,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了。满山都是他们丢下的装备。高度现代化的美军部队,让我们打成什么样了。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美军溃不成军

这天晚上,江拥辉和他的军长梁兴初,收到了彭德怀的电报,最后的一行字,让两个硬汉流下了眼泪: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第一次战役总结的时候,梁兴初没插上啊,所以彭老总发了很大的火,说要杀梁兴初的头。他对三十八军梁兴初要求比较严,因为梁兴初是1928年平江起义的时候就跟着彭老总了。这个军第二次搞好以后,才说三十八军万岁,所以说彭总是赏罚严明啊。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长津湖战役指挥官宋时轮

在西线打响战斗两天后,由另一位湖南籍将军宋时轮率领的志愿军第9兵团近10万人,也向东线的美第十军发起了攻击。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杨根思用生命保全了阵地,换取了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的又一次胜利。

东线的九兵团是在华东,就是上海地区过去的,华东地区的棉衣和北方不一样。北方的棉衣一套是三斤半棉花,南方战士的棉衣是一斤半棉花,差了两斤。

原志愿军司令部联络参谋杨瑞鹏:

二次战役他们就穿这个薄棉衣进去的,穿着单鞋、戴着单帽,所谓棉帽也是等于单帽,就是两层布包着一点儿棉花。在朝鲜二次战役时,他们是在北朝鲜的北部啊。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原志愿军司令部机要参谋边恩奎:

冬天那么冷,有零下三十多度,那怎么办呢?把大盖帽的那个铁圈抽了,套在头上,弄个毛巾一套,简直不像个样子。冷啊,没有办法。只要趴在雪地上,不管有没有负伤,都站不起来了,脚和腿都冻伤了。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匍匐在冰雪之上

战士是非常辛苦,有的部队,就在攻击前进当中卧倒就起不来了,就冻在那儿了,有的是一个连就那样。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影视剧中的冰雕连。实际上20军没有这种戴护耳的棉帽子,他们戴的还是大檐帽。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张照片,冰天雪地里,战士拿着雪团和炒面,脸上的表情幸福而知足。

唯一让人感到心痛的是,这一张张面孔,实在是太过年轻,他们的眼神透着的天真与无邪,让人不忍相信他们是即将冲锋陷阵的战士。

过来多不容易。这些人,分文没拿,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现在这些人,应该也安心了。(杨老不断抽泣)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志愿军战士们行进至清川江边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志愿军战士不畏酷寒涉水强渡清川江

九兵团的主要攻击对象,是曾经在太平洋上横扫日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

在那个寒冷的冬季,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这支从未打过败仗的部队,一下子从天堂跌进地狱。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9兵团战士在发起冲锋

他们惊恐地看到,在零下30度的气温当中,一群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的积雪向他们猛扑过来。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些连温饱都无法保障的中国军人,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面对比枪弹更加致命的精神打击,他们彻底崩溃了。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清川江战役中发起冲锋的志愿军战士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被击毁的美军坦克

紧接着,麦克阿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这个始终看不起中国军队的五星上将,终于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但不肯服输的他,准备重整旗鼓,再与彭德怀一较高下。

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积雪向敌人猛扑过去,美军害怕了

溃不成军的美国陆军第一师

远东朝鲜战场上,下一回合的较量,到底鹿死谁手?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明天讲述《角力远东——朝鲜战场上的五位湘籍志愿军司令》第四篇《三杨开泰》,敬请继续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