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1962年7月,阿爾及利亞正式宣告獨立。阿爾及利亞軍民經過多年浴血奮戰,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軍事強國法國,在非洲人民反抗侵略的曆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縱覽整個阿爾及利亞獨立戰争的曆史就會發現,阿爾及利亞和法國的作戰是典型的以弱勝強。雖然法軍逐漸增加兵力,兵力最多的時候為戴高樂總統上台後,投入80萬法軍在阿爾及利亞參戰。但法國沒有打敗阿爾及利亞。相反,阿爾及利亞軍民的抵抗讓法軍付出了傷亡10多萬人的巨大代價,讓法蘭西共和國進行了老牌殖民帝國向二戰後非殖民歐洲國家的艱苦轉變。

那麼,為何即便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奔赴北非參戰,也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呢?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上圖_ 阿爾及利亞 标注處

第一,阿爾及利亞本國山區衆多,其地形适合阿爾及利亞軍民采取遊擊戰的方式和法軍反複周旋。

弱國依靠遊擊戰打敗軍事強國,其本國複雜的地形是弱國打敗強國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阿爾及利亞的地形是什麼樣的呢?阿爾及利亞境内有泰勒阿特拉斯山脈,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兩山脈之間為高原地區,這樣的地形很适合打山地遊擊戰。阿富汗、南斯拉夫等國的軍隊就用山地遊擊戰打敗了英軍和蘇軍,還有納粹德軍。

阿爾及利亞的遊擊戰對法軍形成了強有力地殺傷。這一點可以從法軍強迫遷徙阿爾及利亞老百姓的做法當中找到答案:根據統計,在1950年代後期,法軍将數以百萬計的阿爾及利亞平民從山區遷入到平民地帶,防止老百姓支援在山區支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力量。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上圖_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裡·戴高樂(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建立者

第二,法軍在阿爾及利亞實施的殘酷暴行,激起了阿爾及利亞軍民反抗侵略的熊熊烈火。

作為老牌的殖民帝國,法國曾在北非和東南亞有廣闊的殖民地。二戰時期,德軍占領法國全境,自由法國上司人戴高樂就依靠北非殖民地為跳闆,組建軍隊收複本土。再加上二戰時期有很多阿爾及利亞人在法軍中作戰,這使得法國當局對北非殖民地看的極其重要。阿爾及利亞人民爆發反抗殖民統治的運動,法軍就采取殘酷手段,對阿爾及利亞軍民的抵抗進行鎮壓,法軍甚至出現了違反國際法的戰争暴行。

有關阿爾及利亞法軍暴行的曆史資料不多,但法國當局卻在公開場合提到了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暴行的冰山一角。一位法國上司人曾表示,一個名叫奧丁的阿爾及利亞人是一位數學家,在阿爾及利亞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戰争中,奧丁被法軍逮捕,遭到了極其殘酷的折磨,于1957年失蹤(很可能已經被法軍殺害或折磨緻死)。

法國上司人表示“他(奧丁)的失蹤法國的酷刑制度造成的,法國為了嚴厲打擊反法人士,有權利拘捕任何人。”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上圖_ 阿爾及利亞民主解放戰争中,法國進行血腥鎮壓

能承認阿爾及利亞戰争的暴行,這是法國上司人的進步了。從法國上司人的描述就能看到,法軍在阿爾及利亞實施了一系列違背國際法的戰争罪行。法軍在阿爾及利亞作戰的時候,二戰戰犯已經被反法西斯盟國送上了絞刑架,違反國際法的罪行已經被曆史所審判。但在戰後小國反抗大國殖民侵略的戰争中,包括法國、美國在内的軍事強國又做了二戰時期軸心國所做的戰争罪行,在人類曆史上寫下了慘絕人寰的一頁。

根據已經公開的曆史資料顯示,法軍為了鎮壓阿爾及利亞群眾的抵抗運動,除了用軍事作戰消滅抵抗力量的手段外,還采取了對俘虜施加酷刑等手段套取情報。比如,法軍會讓俘虜互相毆打,強迫俘虜觀看俘虜的親屬被法軍強行施加酷刑,法軍還發明一種叫“打電話”的刑罰,就是反複打受害人的耳朵。很多平民,包括婦女和兒童被法軍殘忍殺害。

站在法國當局的角度看,法軍的屠殺和酷刑可以有效“恐吓”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反抗。但法國人不知道,二戰後反抗殖民争取獨立是大勢所趨,法軍的暴行屠殺隻能激發起更多阿爾及利亞人民反抗的鬥志。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上圖_ 本-貝拉(見畫像)上司了阿爾及利亞的民族主義運動

第三,阿爾及利亞上司人本貝拉、布邁丁等上司人是傑出的遊擊戰上司人。

首先,阿爾及利亞遊擊隊——民族解放軍采取極其靈活的戰術,讓法國人摸不着頭腦。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反抗法軍的第一戰就堪稱經典:1954年11月,一支3000到4000人組成的遊擊部隊突然對阿爾及利亞境内的法國警察局、駐軍兵營、工廠和哨所同時展開攻擊。這次進攻打響了阿爾及利亞獨立戰争的第一槍。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的行動展開後,法軍從本土派出5萬大軍進入阿爾及利亞境内參戰,但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靈活的遊擊戰讓法軍非常頭疼。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上圖_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争 舊照

具體從戰術的角度看,民族解放軍把全國分成6個軍區,每個軍區底下劃分成軍分區、地段和村莊,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遊擊作戰,給法軍以重大殺傷。法軍采取了拉網式戰術掃蕩民族解放軍,民族解放軍就抓住法軍兵力不足的弱點打擊法國防守薄弱的後方兵站,讓法軍極其頭疼。

而且,在具體的作戰中,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實作了從遊擊隊向正規軍的過渡,其軍隊按照正規部隊的編制組建了團-營-連-排-班的作戰編制,提到了部隊的戰鬥力。

其次,争取國際支援。

當時,阿爾及利亞從中國那裡得到了7000多萬元的軍火、現彙等各類援助。阿爾及利亞還沒有正式獨立,中國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建立了外交關系。

戴高樂投入80萬法軍在北非參戰,為何都沒能打敗阿爾及利亞

上圖_ 中國支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鬥争紀念郵票

第四,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征召參加過二戰法軍的阿爾及利亞老兵進入解放軍作戰,這些老兵熟悉法軍,讓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開展針對法軍戰術特點的作戰行動,提高民族解放軍的作戰效率。

經過不斷地作戰,到了1956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已經成為15000人正規軍和10萬民兵組成的強大軍事力量,法軍采取了飛機轟炸、施加酷刑、屠殺平民等一系列辦法都沒能消滅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的反抗。到了1960年,戴高樂在阿爾及利亞增兵的法軍達到了80萬人,但80萬法軍的作戰對阿爾及利亞軍民的抵抗無濟于事。

在阿爾及利亞人民的頑強抵抗下,戴高樂終于決定擺脫法蘭西殖民帝國的“曆史包袱”,順應阿爾及利亞獨立的現實。1962年春季,阿爾及利亞政府和法國當局簽訂《埃維昂協定》。到1962年7月,阿爾及利亞正式獨立。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法國總統承認法軍在阿爾及利亞暴行 反思法國殖民史》 環球時報 2018年

〔2〕《阿爾及利亞史》 法加布裡埃爾 埃斯凱 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阿爾及利亞》 黃慧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