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油盡燈枯事難知,襁褓嘤嘤語話遲。危樓更無棟梁才,辛亥驚雷散帝姿。”——緻溥儀

衆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雖然截止今日,清朝已經覆滅百年有餘,但是清朝留給後人除了百年的恥辱,還有更多的曆史思考。作為中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政權大一統朝代最長久的封建王朝,清朝有着許多值得述說的地方。

曾幾何時,清政府也是如此的強大,特别是康乾盛世時期的輝煌,足以清朝揮霍百年。或許正是因為康乾盛世打下的基礎,讓清朝的後世子孫越發的淪落,直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其實,清朝的由盛轉衰最大的原因,是二百年的閉關鎖國,與此同時,清朝的衰落更離不開曆朝曆代的通病,也就是腐敗。縱觀清朝的腐敗程度,也是曆朝曆代最為顯著的一個。那麼,清朝到底有多麼腐敗呢?從清朝乾隆皇帝時便已經有所展現。

一、天朝上國,由盛轉衰

對于清朝,我們都有一定的了解,明末清初時期,清朝的皇家子弟也就是八旗子弟何等的勇猛。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八旗子弟堪稱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部隊。

不過,屬于八旗子弟的輝煌,也僅僅是暫時的,在滿清一族建立大清王朝以後,八旗子弟的血性和勇猛也在随之消逝,取而代之的則是越發的貪婪和腐敗。

有關清朝的曆史,追溯到康熙時期,作為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康熙也是清朝的有為明君。在康熙的治理下,清朝的疆域領土達到一定境界,并且清朝的經濟也處于穩步增長的狀态。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随後,清朝最為勤快的皇帝雍正上線,對大清帝國進行新一輪的整治。不得不說,雍正皇帝的勤勞實在是讓人佩服,僅僅在位十幾年,便讓清朝實作騰飛。可以說,雍正對于清朝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因為在位時間短,并沒有全部發揮出來。

不過,等到雍正的兒子乾隆繼位,對于大清的發展是弊大于利的。在乾隆在位前期,也算有過一定的政績,不過那都是建立在康熙和雍正的基礎上,進而實作自身的發展。

可是到了雍正統治中期,前所未有的繁榮讓乾隆變得盲目自信起來,當時的他标榜千古一帝,有為明君,并且開始奢侈行為。可以說,從乾隆後期開始,清朝奢侈之風已經開始盛行。

對于乾隆後期的所作所為,我們也都有所耳聞,乾隆多次下江南遊玩,發生各種風流韻事,其奢靡程度可想而知。要知道,乾隆也被稱之為貪玩皇帝。不過,好在乾隆在位時,有和珅這樣一個大管家,并沒有因為錢的問題而犯難。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但是到了嘉慶皇帝上台,清朝的富庶已經捉襟見肘,隻留下乾隆玩壞的爛攤子。從那個時候開始,清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不過清朝天朝上國的名聲還傳播在外,并沒有被列強發現它的外強中幹。

直到晚清時期,英國的試探,徹底将積貧積弱的中國暴露于世人面前,一個懦弱的中國成為天朝上國的新形象。從那以後,晚清政府也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二、兩級分化,問題嚴重

在晚清時期的清政府經濟實力來看,已經不足以清朝貴族實行昔日的奢靡之風。但是,清朝仍以重金養活着不谙世事,失去勇猛的八旗子弟。幾乎每年,八旗子弟的消耗大過于全天下百姓的支出和花銷。不得不說,這個資料是非常驚人的。

即便是清朝财政危機,也沒有虧待過他們的皇族後裔,也就是八旗子弟。但是對于漢人官員,清政府并沒有像對待八旗子弟那樣的友好。整體來看,漢人官員的工資是非常低的,并且低到我們難以想象的地步。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就拿晚清四大中流砥柱之一的曾國藩來說,他的工資也是少的可憐。根據史書記載,在曾國藩還是官至七品的時候,他一年的工資是45兩白銀,加上一些國家福利和年終獎,算下來,總共可到一百多兩銀子。

其實,這一百兩銀子并不多,甚至連基本官員的正常生活标準都達不到。可以說,當時曾國藩的工資,還不夠下幾次館子。如此看來,即便是國家頂梁柱的官員,清朝也沒有格外開恩,讓他們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

然而,之是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因為清政府錢财缺少,财政緊張,并且全部用做皇室貴族吃喝享用。簡而言之,因為腐敗的緣故,讓清政府過着一天不如一天的日子。直到最後,清政府徹底陷入谷底,隻能任由列強宰割。

但是,事情發展到最後,承受巨額債務和過窮苦日子的,還是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可以說,當時的清朝已經存在着嚴重的兩極分化問題,皇室貴族處于上層,而漢人處于下層,長此以往下去,政治沖突極端尖銳,直至無法解決的地步。可以說,由于腐敗引發的經濟問題,也是清朝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沖突激化,形勢所迫

其實,清朝當時的腐敗程度,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漢人官員工資低,已經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更加重要的問題是,清朝的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需求,不惜将戰略物資換成錢财,隻為貪圖享樂。

據說,甲午海戰前期,清政府的皇親貴族為了享受快樂,不惜将炮彈換成有名無實的空心彈。就在一瞬間,清政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清朝的皇親國戚仍不知死,還在後方過着揮金如土的生活。

特别是清朝後期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後,此人玩弄權術,堪稱是懦弱無能和盛行奢靡之風的代表。當年日本侵略者在甲午海戰打敗北洋水師,使得洋務運動三十年心血白費。對此,慈禧依舊無動于衷,仍在紫禁城中大擺宴席,過着大壽。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如此看來,清政府統治者階層的奢靡程度之高,普通人無法觸及。然而正是因為統治者的奢靡,使得清政府滅亡速度加快。不知不覺中,也逐漸形成一個加入滅亡的惡性循環,将清政府套入其中。

由于清朝的腐敗,使得清朝國力衰退,落後于世界列強。随後,清朝遭到其他國家的欺淩以及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對此,清政府的統治者并沒有把這些苦難加入到自己身上,反而讓民間窮苦百姓為自己買單。就這樣,中國百姓原本不如意的生活變得雪上加霜。

長此以往下去,清政府在揮霍完錢财之後,也徹底失去了民心。這個時候,清政府不僅要面對來自列強的欺淩,更要面對民間各種革命力量。可以說,此時的清政府已經進退兩難,内憂外患的國情也讓苟延殘喘的清政府走向一條不歸路。最終,清朝在革命黨人的共同努力下,宣布結束。

結語:

通過對清朝曆史的了解,不得不說滿清王朝存在的一大弊端。由于文化的缺失,這個思想相對落後的民族是無法合理掌握中國政權。或許在統治前期,清朝的弊端和隐患尚且沒有明顯暴露出來,但在内外交困的情況下,清朝就像是千瘡百孔的大堤一樣,隻在一瞬間,便轟然倒塌。

晚清時期到底有多腐敗?你看看曾國藩的年薪俸祿,不亡國才奇怪

正所謂:“千裡之堤,潰于蟻穴。”清朝的滅亡也是統治弊端不斷擴大的結果。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