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840年鴉片戰争爆發後一直到清朝滅亡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軟弱無能的清政府頻繁遭到歐美列強的欺淩,與列強們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不勝枚舉。清王朝從一個封建王朝逐漸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南京條約簽訂
随着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在黨的上司下,中國軍民不僅擊敗了日本侵略者,而且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建立起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真正的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新生的中國
廢除了清朝和國民黨政府與國外簽訂的一切條約,秉持着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西方列強對于新中國仍然處于敵視狀态,而且認為我們還和腐朽的清政府一樣軟弱無能,他們可以依舊肆意妄為,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列強,對新生的中國進行經濟上的封鎖和軍事上的打壓。
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插手北韓戰争,以此作為跳闆試圖将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美軍利用空中優勢,頻繁的飛到我國東北境内進行偵察和轟炸我東北邊境設施。
美軍轟炸我東北邊境地區
1950年10月,黨中央接到北韓最高上司人金日成的求援信之後,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和北韓人民軍攜手一同抗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
與此同時,美國派出了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擋我人民軍隊解放台灣。
就在我志願軍在入朝作戰之後,駐守在澳門的葡萄牙軍隊悍然向我廣東邊防公安部隊進行挑釁,不僅惡意擊落邊境線上的中國國旗,還公然的向我人民解放軍開炮。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又是如何進行處理的?
澳門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葡萄牙殖民者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暴曬貨物的名義取得居住權,但是明朝政府依然對此地擁有管理權。每年僅需要繳納500兩白銀的租借費。
陸澳關閘
明朝政府為了限制葡萄牙人繼續往北擴張,專門修建了關閘。為了便于澳門和内地交流和保障關閘以南澳門人民的日常生活,明朝政府決定每月開關六次,便于從内地向澳門南部地區運輸糧食和日常生活物資。
1840年,英國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使得各國列強将中國視為待宰的羔羊,肆意妄為的在中國沿海地區尋釁。
而軟弱無能的清政府隻能與西方列強隻能一個接着一個條約來滿足歐洲列強對中國領土的索取,中國逐漸淪落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葡萄牙殖民者看到昏聩的清政府在歐洲列強面前俯首稱臣,便趁火打劫在澳門發動武裝沖突,悍然将限制葡萄牙殖民者擴張的關閘推到關北,而且強行驅離和燒毀清政府管理澳門的專門機構,然後侵占了氹仔島和路環島等我國領土。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殖民者為了鞏固自己搶占來的利益,使得侵占澳門領土和合法化,葡萄牙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葡裡斯本草約》定準在中國北京即議互換修好通商條約”。
1887年12月1日,清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條約中列明“由中國堅準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從此澳門正式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1949年4月,百萬雄師過大江
1949年4月,黨中央、中央軍委指令中國人民解放軍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百萬雄獅渡過長江天險,4月23日,國民黨政權的首都南京被人民解放軍占領,徹底結束了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統治。
1949年 11月,廣東宣布解放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此時的在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者面對近在咫尺的人民解放軍讓他們束手無策。更不知道這個新生的人民政權對澳門的态度,會不會跨過拱北解放澳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當即宣布不承認所有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身上的不平等條約,并且嚴肅的聲明港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主張在适當的時機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這一曆史遺留問題,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狀。
中國人民經曆了長期的戰亂,國内經濟生産和工業遭受了重大打擊,再加上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生的中國進行了技術和經濟上封鎖,内外交困之下的新中國決定自力更生進行恢複經濟和國家建設。
毛澤東和周恩來面對港澳問題提出了
“充分打算、長期利用”
的八字方針。
出于各方面的考慮,澳門暫時由葡萄牙政府管理,中葡雙方決定在之前設立的關閘兩側畫出一塊中立區域,規定中葡兩國哨兵均不能進入。
此後雙方互相遵守,陸澳邊界一直相安無事。
伴随着志願軍入朝作戰,西方列強進一步加強了對新中國的封鎖。
就在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激戰之時,占據澳門的葡萄牙軍隊在西方的支援下悍然向解放軍發起挑釁,公然朝着我廣東邊防部隊軍營開炮并且造成兩人死亡,三十人受傷的惡性事件。
“陸澳關閘事件”就此爆發。
澳門關閘舊址
1952年7月25日,葡萄牙軍隊中的一名非洲裔士兵在站崗的時候多次故意伸腳踏入中葡雙方劃定的中立區域,并通過對我邊防部隊哨兵吐口水的方式進行挑釁。對此舉動,我方保持了極大的克制。
看到中國哨兵未作出任何舉動,那名非洲裔士兵悍然踏入中立區域,并且将兩國哨兵之間用于分界的木馬推向廣東方向。
此時當值的哨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29團一連一排一班戰士趙學登,他看到葡萄牙士兵非法闖入中立區域,還将陸澳分界線的木馬不斷往我方推移後,嚴格遵守了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做出的訓示:
“既不主動惹事,也不示弱”。
當即用手勢警告葡方士兵。
但是這名葡萄牙士兵不僅不聽從趙學登的警告,反而糾集起更多的葡萄牙士兵,公然挑釁我人民解放軍邊防士兵,為了捍衛我國主權,趙學登當場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制止。
葡萄牙士兵對我方的警告置若罔聞,依舊不斷将木馬向我方推進。
中葡兩國哨兵發生了小規模沖突。
在這次沖突過程中,葡方士兵不僅用刺傷了前來換崗的是三班班長宋增友,還拿出機槍等武器企圖震懾我方人員。
面對葡萄牙軍隊的挑釁,我邊防戰士朝着中立區扔出手榴彈進行警告。
葡方士兵依然無視警告,而且地堡中隐藏的機槍手對我邊防戰士開槍射擊,之前保持最大克制的我邊防戰士發起還擊,随後邊防部隊二十九團一連趕來支援,雙方爆發大規模沖突。
中葡兩國軍隊進行了十分鐘左右的槍戰,以我方主動撤出戰鬥宣告結束。
當天晚上,駐紮在澳門的葡萄牙部隊竟然朝着解放軍在拱北地區的居民區和軍營發動了炮擊,中方軍隊同時朝着葡萄牙軍營開炮還擊。
中葡雙方全部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态,戰争一觸即發。
原本葡萄牙政府原本以為新中國政府和當初的滿清政府一樣軟弱無能,通過武力威吓之後進一步答應他們提出的非法要求。可是他們不曾知道的是,新生的中國在毛澤東主席的上司下已經今非昔比,再也回不到任人宰割的時代了。
上世紀初的澳門
中葡兩軍的沖突發生後,中南大區、廣州軍區、廣東省委高度重視此次沖突事件,第一時間電告中央軍委,面對葡方的無恥行徑,毛主席立即下達了:
“堅決消滅一切來犯之敵,以沉重打擊西方反華之敵,打出國威軍威。”的指令。
次日清晨,葡方再一次派出士兵前往我方控制區進行進一步的挑釁,非法穿過警戒線對我軍哨兵開槍射擊,再次引發兩軍沖突。
根據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訓示,我邊防部隊奮起反擊,葡方士兵在我軍的反擊中逐漸後退,最後隻能龜縮在地堡中進行躲避。
面對這一次的教訓,葡萄牙方面依舊我行我素,将此事件進一步擴大。
澳葡政府士兵
第二次沖突發生後的第三天,葡方士兵繼續挑釁我方。開槍将我邊防部隊哨所上的國旗打落,駐守在哨所的副連長邢起看到葡方士兵的挑釁舉動之後,在征求上級部門的意見後,和戰士蘇廣照趁着朦胧的夜色打算将國旗重新升起。
沒想到他們升旗的舉動被早已埋伏好的葡方士兵看到,葡方士兵發起了對我軍戰士的襲擊,在國旗杆下的
邢起迅速指揮戰士進行還擊,而自己犧牲在了本次沖突中。
在旗杆邊的蘇廣照冒着槍林彈雨将國旗重新升起之後,第一時間投入到了戰鬥中,就在他沿着戰壕匍匐前進的時候,遭到了葡方的炮擊,随後重傷昏倒在地。
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戰鬥還在持續着,他拖着受傷流血的身體艱難地爬行了二十多米之後,看到副連長
邢起趴在地上。蘇廣照不知道邢起已經犧牲了,搖晃着他的身體說:
“邢副連長,我完成任務了,你看五星紅旗重新升起來了。”
他沒有得到邢起的回應,耳邊隻有不絕于耳的槍聲。
而蘇廣照因為流血過多,在送往醫院之後就犧牲了。犧牲之前,他用微弱的聲音問道
:“大夫,五星紅旗還在哨所飄揚嗎?”
在得到肯定的答複後,蘇廣照滿意地閉上了雙眼。
面對葡萄牙軍方不斷地挑釁,中國政府随即通過軍事和政治兩種途徑對葡萄牙進行施加壓力。中國政府強硬的态度讓澳葡政府始料未及,事件逐漸朝着對葡萄牙政府不利的方向發展。
自知理虧的葡萄牙政府為了尋求國際上的幫助,葡萄牙外長開始積極遊說西方各國繼續施壓中國,掀起了新一輪的反華高潮,葡萄牙政府甚至和英美等國家對我國進行軍事上的威脅。
葡萄牙政府本以為可以通過聯合英美等西方國家可以讓中國政府屈服,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政府對葡方的做法根本不屑一顧。葡萄牙的做法已經将原本簡單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的問題讓英美各國插手之後将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面對澳葡政府士兵的屢次挑釁,中國政府正式通知葡萄牙政府:本次事件完全是由葡方率先發起,而且率先開火襲擊我方士兵,葡萄牙政府應當負本次事件的全部責任。
鑒于葡方士兵的屢次挑釁,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決定對澳門進行軍事和經濟等方面的封鎖,
關閉閘門,停止向澳門運送糧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同時從廣州軍區野戰部隊向陸澳邊境派遣了一個120榴彈炮連,準備随時應對葡方的挑釁。
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強力措施引發了澳門居民的高度恐慌,澳葡政府總督史博泰也發覺本次事件的嚴重性,在得到葡萄牙政府的授意後,史博泰找到了澳門經濟局局長羅保一起商量事件的解決方法。
由于當時中葡兩國還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葡萄牙政府和澳門當局都無法直接出面。二人經過讨論決定利用商界人士進行居中調停。
史博泰的想法是讓羅保通過澳門的商界大佬和中共接觸,就說澳葡政府無意将本次事件進一步擴大,希望中方加以克制。
得到史博泰指令的羅保連夜找到了澳門著名愛國商人馬萬祺先生,向他轉達了澳門總督史博泰的意見,希望他出面與我黨進行聯系,共同解決本次事件。
著名愛國商人——馬萬祺先生
馬萬祺連夜與中國共産黨華南分局統戰部長饒彰風進行了溝通,轉達了澳葡政府的意見。
就在澳葡政府希望通過各種途徑向中國政府尋求接觸時,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正召開緊急會議商讨對策,在會議上大家的情緒十分高漲,對澳葡政府的卑劣行徑進行了批判,有的人甚至在會議上提出:
“不如直接從廣州軍區調一個師過去,直接收複澳門”
葉劍英認真地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但是始終沒有聽到葉劍英對此事件的态度,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他的身上時,葉劍英緩緩地站了起來,示意大家安靜……
他慢慢地說到:
我們的新中國剛剛成立,西方帝國主義國家企圖将我們扼殺在搖籃裡,對我們實施各種封鎖,以各種方式打壓我們,我知道大家都憋了一肚子氣,大家有情緒是正常的。況且這次是澳葡方面先進行挑釁,無論怎麼制裁他們都是在情理之中的。如今的葡萄牙不過是一個衰落的帝國主義國家,和那些四處稱王稱霸的帝國主義還是有差別的。
于是,葉劍英又引用了毛主席的訓示精神:“
毛主席曾經說過,在處理與這些國家的關系時,大國從嚴,小國從寬,以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集中力量對付主要敵人。
”
葉劍英在會上強調:“大家不要忘記,在那裡還有我們的同胞,如果和他們兵戎相見,到頭來受苦的還是他們,總之,對這件事情的處理還是要秉持着從寬的原則。”
葉劍英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之後,會議的氣氛逐漸緩和了下來,最後葉劍英為了這件事情定了性:“畢竟此事件是地方沖突,本來可以簡單解決的,用不着這樣大動幹戈,但是我們也不能就這樣輕易的放過葡萄牙和澳葡政府,必須讓他們登門道歉!”
葉劍英剛剛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之後,統戰部長饒彰風急匆匆地闖入會議室,趴在葉劍英的耳邊輕聲說了剛才馬萬祺和他聯系的事情。
葉劍英元帥檢閱部隊
葉劍英随後和大家說“剛才澳門商會的馬萬祺先生打來了電話,轉達了澳葡政府的意見,他們希望我們派出代表和他們進行溝通,商量如何緩現在緊張的局面,我覺得我們可以派人和他們進行接洽,但是現在我們還沒有和葡萄牙政府建立外交關系,是以我們不友善和澳葡政府進行接觸,就讓他們委托民間代表來好了。”
于是葉劍英通過饒彰風轉告馬萬祺先生,我們允許澳門民間代表與次日上午八點出關北上和我方代表就本次事件進行談判。
經過研究絕決定,派時任中共港澳工委副書記黃施民和廣東省外事處處長曹若茗代表中方來到拱北和澳門代表進行談判。
葉劍英就本次談判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是澳門當局必須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的事件;
二是必須就關閘事件作出正式的書面道歉;
三是賠償中方經濟損失。
澳門愛國商人何賢和副會長馬萬祺在澳門經濟局局長羅保的請求下代表澳葡政府和中方代表進行談判。
但是,在談判中雙方就“關閘事件”深入地交換了彼此的意見,但是分歧依舊很大,談判不得不終止。
何賢和馬萬祺回到澳門之後向羅保轉達了我方的要求,何賢和羅保說:
“我們是老朋友,我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不在乎多跑幾次,但是你們不改變你們的态度,跑多少次都沒有用,共産黨政府和國民黨不一樣,他們連美國人都不怕,還會怕你們麼?”
得知中方的強硬态度後,羅保根本不敢耽擱立即趕到了澳門總督府向史博泰轉達了中方的意見,結果澳葡政府也隻是答應了第一個條件,其他兩條遭到了拒絕,希望和中國讨價還價,史博泰打起了小算盤。
時任澳門總督史博泰
第二天,何賢和馬萬祺再次來到拱北轉達了史博泰的意見,結果史博泰的小九九被我國代表黃施民和曹若茗拒絕了。黃施民表示:“非常感謝何先生和馬先生為解決本次事件付出的辛勞,高度贊揚了他們二人為陸澳兩地做出的貢獻。”
曹若茗說:
“請何、馬兩位先生轉告澳葡當局,如今的中國已經不能和晚清政府相比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我們提出的這三個條件是談判的底線,如果願意和我方談判,就要無條件地接受這個三個條件,如果不願意接受,中國政府願意繼續拖下去,但是出現一切後果就要葡萄牙政府承擔了。”
何賢和馬萬祺回到澳門之後和史博泰進行了一次長談,并向他分析了目前的局勢,如果中國政府繼續對澳門進行經濟上的封鎖,
武力收複澳門對當今的中國隻不過是舉手之勞,沒有了大陸的支援,澳門還能撐多久?
聽到這裡史博泰感覺自己和中國政府讨價還價的籌碼幾乎沒有,最後隻說了一句話:“我要把這個結果告訴裡斯本,明天給你們最後的結果吧”
當天晚上澳門總督史博泰向裡斯本彙報了談判的情況,葡萄牙政府面對如此強硬的态度,知道了新中國是不可能戰勝的,繼續拖下去搞不好真的要丢掉澳門,最後還是答應了我方的三個條件。
葉劍英考慮到這件事情是個别葡軍士兵引起的決定寬大處理,隻要他們願意做正式的道歉并且賠償我方的經濟損失,并且保證陸澳兩地的邊界穩定就可以。
1952年8月23日,經過多方努力澳葡政府派出了以羅保為代表,在何賢和馬萬祺的陪同下,北上中山同我方代表進行談判。
羅保向中國政府進行了正式道歉并且簽署了道歉書,賠償中方在沖突中産生的經濟損失44373.3萬人民币(舊币,折合人民币44373.3元)并且向中國政府做出保證,以後堅決不進入中立區域挑釁,而且将澳門一方的警戒線後退五十米。
至此,長達一個月的“關閘事件”以澳葡當局道歉賠款的結果完滿地畫上了句号,在沖突期間,葡軍一共向我軍發起八次挑釁,發射炮彈420枚、子彈2萬多發,我方還擊炮彈1014枚,子彈8000多發。造成葡方五人死亡,十四人受傷。
而我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則有兩名戰士犧牲、三十人受傷。
澳門地标建築—大三巴牌坊
在這次事件中,新中國向世界展現了不同于晚清政府和國民政府的強硬态度,在軍事、外交和道義上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讓投機取巧的葡澳當局踢到了一塊鐵闆。關閘事件的解決,極大震懾了葡澳和港英當局,以至于這次事件之後,西方各國在我國華南地區的挑釁行為明顯減少,有效的保證了這一地區的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