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件國寶被禁止出國展覽,出土時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曆史上的1月9日

1127年

靖康之變發生

1127年1月9日,靖康之變發生,北宋滅亡。靖康之變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于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又稱靖康之難、靖康之禍和靖康之恥。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在城内搜刮數日,擄徽宗,欽宗二帝和後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後北撤,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北宋滅亡。

1283年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就義

1278年,文天祥在抗元戰鬥中不幸被俘,元軍将其押赴厓山,指令其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後來又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并承諾任命他為中書宰相,但文天祥大義凜然,甯死不屈。1283年1月9日,他于大都就義,終年47歲。

文天祥在中國曆史上是著名忠臣,在中國文學史上是著名詩人,受到萬世景仰。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堅強愛國精神和高貴民族氣節是中華民族史上一座光輝的豐碑。

1906年

《官場現形記》在上海出版

1906年1月9日,《官場現形記》在上海出版。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

199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小說,《官場現形記》被列為排行榜第一名。

191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加裡波利戰役開始

1915年1月9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加裡波利戰役開始。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裡波利半島進行的一場戰役。它始于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占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

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裡波利半島。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協約國軍隊44072人戰死,97037人負傷。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1940年

毛澤東演講《新民主主義論》

1940年1月9日,毛澤東在陝甘甯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作了《新民主主義論》的著名講演。

他在講演中全面深刻闡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理論和政治、經濟、文化綱領,從理論上科學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促進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統一,推動了抗日戰争和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

1983年

曾侯乙墓大型編鐘複制成功

1983年1月9日,我國戰國早期諸侯宮廷樂器──曾侯乙墓大型編鐘複制成功。曾侯乙編鐘距今已有2400多年,全重2500多千克,由大小65個青銅鐘組成,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曆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現在,用曾侯乙墓編鐘的複制品演奏的古代樂曲,吸引了無數音樂愛好者,引起了國内外人士廣泛的興趣。

2005年

中國南極冰蓋考察隊成功到達南極冰蓋最高區域

冒着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和大風,中國南極内陸冰蓋考察隊于2005年1月9日艱難行進了72公裡,進入了南極内陸冰蓋最高處,考察區域實作了由南極洲大陸邊緣地區向南極洲内陸腹地的拓展。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考察隊抵達過這個區域,中國考察隊開辟了人類探索南極冰蓋最高點的先河。

2015年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2015年1月9日,著名核實體學家、"兩彈一星"功勳、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榮獲當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他曾為我國氫彈研制隐姓埋名三十年,其名字于1988年才開始解密。根據中國工程實體研究院介紹,于敏曾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上司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準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幹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