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說起三國時的勇猛将領,可能大部分人率先想到的是張飛關羽馬超等人,得益于《三國演義》的襯托,也讓不少的讀者更加了解漢末的曆史,然而在中國的北方,同樣有一位大将,曾經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當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這就是曹魏時期的著名大将毌丘儉。

“毌”是一個十分罕見的姓氏,讀作“guàn”,假如《三國演義》是以曹魏作為主線劇情的話,恐怕毋丘儉的故事,不會比孔明遜色多少,在當時的魏國,毋丘儉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的典範。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曹操執政期間,毋丘儉出生在了山西聞喜縣,他自幼家貧,卻酷愛讀書,隻能從他人那裡借書來看,而等到父親參軍,并被選任為武威太守,家裡人情況才得到好轉,因為出色的名聲和成績,毋丘儉從小被曹丕選為了長子曹睿的陪讀,兩人相伴六年,而等到226年,随着曹睿即位,毋丘儉也得以平步青雲。

當時的魏國北方,遼東一代,實際上由公孫淵父子據守,他們明面上對魏國稱臣,然而在當地已經成為了土皇帝一般的存在,而且公孫淵和東吳的來往交流,同樣是十分密切,這讓曹魏很是忌憚。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當時由于魏國面臨兩線作戰,是以遼東一直得以儲存下來,而到了235年,随着蜀國諸葛亮的去世,魏國的壓力總算開始減輕,而此時擔任荊州刺史的毋丘儉,随即提出了讨伐遼東的請求,并且獲得了曹睿的同意。

236年,毋丘儉帶領部隊出征,他先是利用外交手段,招降了公孫家族周邊的盟友,比如北平的烏桓單于,随後又帶領着幽州、鮮卑等聯軍進攻襄平,然而這一次戰争,卻受到了遼東的激烈抵抗,雙方傷亡慘重,而毋丘儉也被征召回國。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然而毋丘儉并沒有放棄,他和司馬懿再次出擊,準備第二次征讨,最終經過一年苦戰,徹底擊垮了公孫家族勢力,公孫淵也被司馬懿所斬殺,而毋丘儉也得到了曹魏明帝四千戶安邑侯的封賞。

盡管遼東已經平定,然而北方卻依然有着重重危險,公孫這個地頭蛇的滅亡,導緻廣闊遼東出現了勢力的真空,魏軍同樣也無法抵達太遠的位置,結果到了244年,卷土重來的高句麗開始侵犯邊境,身為度遼将軍、幽州刺史毌丘儉再次踏上了征程。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244年,毋丘儉率領一萬多名步騎兵,在玄菟郡渡口兩次大敗高句麗部隊,全軍以寡敵衆,殺死高句麗軍一萬八千多人,緊接着毋丘儉進攻其國都丸都山城,摧毀了統治中心。毋丘儉的威名也開始名揚北韓半島。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到了245年,流亡的高句麗再次遷都反叛,毋丘儉第二次西征,魏軍将高句麗部隊擊潰于東沃沮境内,斬首三千多,由于毋丘儉的龐大武力,半島的剩下幾個諸侯國驚恐不已,紛紛發起反抗,但是在毋丘儉的帶領下,集結遠東魏軍實力,一口氣消滅了三韓王國當中的辰韓,并且鎮壓韓人起義,此時中原王朝對于半島的實際統治版圖,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三國時期的猛将,曾橫掃北韓半島,然而10人中有9人讀不對他的姓

遺憾的是,雖然毋丘儉戰功赫赫,然而在司馬氏的篡位過程中,這名對曹魏忠心耿耿的大将卻選擇起兵讨伐,最終在城樂嘉戰役,潰敗于司馬師等人的聯軍,最終在逃亡的路上被殺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