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大明王朝的朱元璋是我國史上最傳奇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朱重八,1343年~1944年初,濠州先後發生了旱災、蝗災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大哥是以喪命。

而家中卻連買棺材的錢都拿不出來,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都沒有,後來還是地主劉繼祖施舍了一塊地,朱元璋和二哥才得以安葬親人。
相比之下,建立起漢朝的劉邦家雖然務農,但曾祖父劉清曾是戰國末期的魏國大夫,劉邦早年也曾任職過沛縣泗水亭長,盡管官微,但比朱元璋要好上不少。
并且朱元璋登基稱帝,也是自己東征西讨,出生入死之後有了這般成就,1368年,年近40 歲的朱元璋到達了人生的最高峰,不止其他人難以置信,連他自己也都有些恍惚,朱元璋在應天府即位,定國号為大明,年号洪武。
今非昔比,朱元璋已不再是那個為了安葬父母還得求人的窮小子,如今貴為天子,也不用對任何人俯首,而朱元璋出自草根,當了皇帝後也不以此為恥,相反正是因為曾在底層社會待過,對百姓們的真實生活更為了解,也更厭惡貪官污吏。
洪武年間為懲治貪官污吏,15萬人是以斃命,處理國事也是親力親為,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免費福利公房,建立起了免費養老院(養濟院)、免費醫院(養濟院)和免費公墓(漏澤園);期間十三次北伐,消除了北方的隐患。
而在打天下之前,為了生存朱元璋還曾當過和尚,雖然此事是朱元璋的禁忌,但朱元璋并沒有滅佛,洪武年間還興建了不少寺廟,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還去到了寺廟拜佛,為天下祈求安康。
寺廟的方丈也是領着一群子弟出來迎接,大家都是明白人,了解朱元璋曾經的經曆,是以氣氛是比較緊張的,如果不小心惹怒了皇帝,那就可能是腦袋不保的事情。
朱元璋走進寺廟的那一刻,也回想起了當年,自己饑寒交迫,四處漂泊,尤為心酸,如今卻又貴為了天子,不僅不受生活所迫,甚至能掌他人生死,百感交集。
而後朱元璋望着佛像,詢問道:“朕需要下跪嗎?”方丈站立在一旁,聽後心中一沉,這個問題可不能回答不需要或是需要,回答不需要有奉承之意,藐視佛祖,也意指朱元璋不是誠心拜佛,如果是回答需要,朱元璋此時是萬人之上的天子,那真的是男兒膝下有黃金,讓皇帝下跪可不就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不過方丈也是見過世面,經曆過大風大浪之人,面上還是不動聲色,不緊不慢的回答了8字:“見在佛不拜過去佛。”此話并非是方丈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出自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
這話即沒有損壞龍顔,也無藐視佛祖之意,就如那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佛自生,朱元璋雖沒有跪拜,但也是真誠拜佛,方丈的回答也是以救下了全寺人的性命,避開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