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

——《史記》

匈奴,在我國曆史上曾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跟很多人所想的都有所不同,匈奴部族其實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從《史記》當中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在堯舜時期,匈奴部族名字叫做“獯粥(xun’zhou)”,到了周朝時期,匈奴部族的名字則叫做“猃狁(xian’yun)”,後來,人們也稱他們為“戎狄”或者“夷狄”。

一開始,匈奴部族盤踞在黃河流域,也就是山西、陝西、河北北部等地帶,與漢族人混居。不過,匈奴部族一直遭到漢族的排斥。黃帝時期就曾經北伐獯粥,西周時期更是和匈奴連年征戰。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春秋戰國時期,匈奴部族跟七國各有接壤,雖多有摩擦,但也未能占得便宜。被排斥的匈奴部族後來有相當一部分遷至河套一帶發展,最終發展成令秦漢時期長期頭疼的匈奴。這也就是大家印象中,多次入侵中原的匈奴。

一、匈奴的輝煌時期

秦始皇一統中國之後,為了解決邊境不斷被匈奴騷擾的局面,曾經令蒙恬北擊匈奴,收複了河套地區。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匈奴實力并不強,無法跟大秦帝國相抗衡。不過,大秦帝國雖然擊敗了匈奴,但并未将匈奴徹底消滅。

到了漢朝時期,匈奴迎來了最為輝煌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匈奴,在冒頓單于(mo’du’chan’yu)帶領下,骁勇善戰,兵強馬壯。他不僅統一了匈奴的各個散落部族,還兼并了周邊的幾個小國。

然後,處在最輝煌時期的匈奴,開始跟漢朝征戰長達兩百年。漢初之際,國家尚處于一種休養生息的狀态。是以,為了能夠順利度過那段比較艱難的歲月,漢初的君王不得不采用和親的政策來對匈奴進行安撫。而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就是那個時期發生的事情,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到了漢武帝時期,整個漢朝的國力已經開始強盛起來。于是,漢武帝劉徹多次派遣大将霍去病和衛青,共同發兵匈奴。多次遭到重挫的匈奴,勢力逐漸衰弱了起來。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到了漢宣帝劉詢時期,國家并未大舉出兵對付匈奴,而是采取步步為營的政策。以合縱連橫的姿态來跟周邊聯合。就這樣,匈奴不得不徹底臣服于漢朝。至此,匈奴部族和漢族的文化融合也加快了起來。

其實,說來也是匈奴部族的運氣不好。可就像是古人所說的那般,天命不在匈奴。不然的話,為什麼匈奴最輝煌的時期,卻恰逢中原統一的強盛時期呢?若中原未能統一的話,那匈奴就有可能入主中原,将曆史徹底改寫。

二、匈奴被漢族同化

漢朝時期,匈奴臣服于漢王朝,匈奴部族和漢族的文化融合速度加快。但要說到被同化方面,還要等到三國時期了。

在公元四十六年,匈奴部族出現了天災人禍。連年的蝗災緻使匈奴境内出現赤地千裡的情況,而後随着烏桓的攻擊。随着内部王位的争奪,匈奴一分為二,分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與漢朝合力攻打北匈奴,将其打到了歐洲。而南匈奴也至此一蹶不振。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曹操在統治北方期間,将南匈奴一分為五而後以漢人統管。這個時候,匈奴漸漸被漢人開始同化了。當然,這一次的同化并不徹底,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在曆史上又短暫的崛起了。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匈奴人劉淵率先建國,開起了曆史上十六國割據局面的先河。作為匈奴人的統治者,劉淵自然不甘于臣服漢族,是以寄希望恢複往日匈奴人的強盛。到了劉淵兒子劉聰在位時,已經滅掉了西晉王朝。此時,匈奴人的實力可謂是強盛一時。

随後,五胡大肆殺戮漢人,緻使民族沖突急速加劇,進而引發了後來漢族的瘋狂報複。冉魏國君冉闵更是發下了“殺胡令”,殺得中原匈奴幾乎滅絕。從此,匈奴人從曆史上的舞台退出。而遺留殘存下來的匈奴人,也徹底被漢族同化。

當然了,匈奴部族這個以獨立民族的身份,确實從中國曆史上消失了。但匈奴人并沒有被徹底滅絕,而是被漢族同化之後,以漢族人的身份繼續傳承了下去。那麼,問題來了,現如今的社會當中,是不是還存在很多“匈奴後裔”呢?

事實上,在匈奴人被漢族同化的過程中,有一些後裔确實以漢族人的身份活了下來。他們改名換姓,徹底融入漢族當中,成為我國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融合發生在漢武帝時期,後來在南匈奴投降的時候,融合的更加迅速了。

三、可能是匈奴後裔的幾個姓氏

漢武帝時期,匈奴族臣服的時候,相當一部分匈奴族人改名換姓,融合進了漢族當中。比如說,當時匈奴族休屠部的太子金日磾,他在兵敗于大将霍去病之後就投降了。投降的金日磾并未被殺害,反而受到漢武帝的招攬,進而改姓為金,并且開始在朝中做官。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也就是說,在今天的安徽、甘肅、浙江等地的金姓後人,都有可能是匈奴人的後裔。當然,不單單是金姓,劉姓也是匈奴人被同化之後的一個姓氏。就像前文說的那樣,匈奴人短暫的第二次崛起時期,是一個名叫劉淵的人建國的,他的兒子名叫劉聰。

很明顯,在大家的印象當中,一提到劉姓,那麼很自然的就會認為這是中國人的姓氏。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那麼陝北地區的很多劉姓人也非常有可能是匈奴人的後裔。

除了劉姓和金姓之外,還有一個王姓也是匈奴人最後得以保留下來的姓氏。譬如說,北魏時期的曆史人物王真保,盡管他傳承的是王姓,但他祖上是匈奴人。在其祖先沒有歸順漢朝以前,其本姓乃是“虛連鞮”。

另外,歸降于漢朝的南匈奴,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被賜予了韓姓和趙姓。這個姓氏在中國非常普遍,也非常不起眼。不過,這兩個姓氏的人,也有一定的可能是匈奴人的後裔。

換而言之,中國人姓氏當中,比較常見的五個姓氏——劉姓、金姓、王姓、韓姓以及趙姓。這些姓氏當中,可能會有很多人都是匈奴人的後裔。倘若你是這五姓當中的一個,那麼是匈奴人後裔的機率也是存在的。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當然,匈奴人被同化之後,傳承下來的姓氏不僅僅隻有這幾個。據《北朝胡姓考》記載,河西靳氏、長水衛氏、夏州賀氏等等,都是匈奴人的後裔。雖然史實證明匈奴族消失了,但匈奴人的血液,依然在各族人民代代流傳。

結語:

在中國曆史上,匈奴族人和陝西這個地區的關聯度其實是最深的。在陝北和秦嶺以北的關中地區,匈奴人在不同時期都有大量族人在這裡盤踞生活。甚至好幾次都在此地建立過政權。是以,若要研究匈奴族的文化和曆史,這個地區是一個避不開的地方。

另外,漢武帝時期,北匈奴大敗之後西遷到伊犁一帶,然後又西遷到了東歐地區。據說,這一支匈奴人,便是四世紀在歐洲曾經出現過的匈人的祖先。換句話說,後世風行一時的匈奴帝國,跟北匈奴在血緣上是有關系的。

然而,最後雄霸歐洲的匈奴帝國還是消亡了。散落在歐洲各地的部族,最終也隻是以血脈傳承的方式流傳了下去。

參考資料:《北朝胡姓考》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