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說起東北軍來,很多人都會想到九一八事變後不戰而撤的那支軍隊,進而将東北軍與懦夫之間劃上了等号。

其實如何評價東北軍,這個問題很複雜。就九一八事變時的情況來說,東北軍高層的問題極大,但對中下級官兵來說,他們未必都是軟骨頭。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主力撤入關内,其餘部隊一部淪為僞軍,但我們也應當看到還有一部分東北軍依然選擇了留下抗日。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而全面抗戰爆發後,原東北軍部隊也參加了曆次血戰,隻不過這些戰鬥和犧牲很少有人提,當然也就更少人知道而已。這篇文章我們重點談談抗戰期間的東北軍49軍,提供一個東北軍的抗戰視角。

1936年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分化,其中炮兵第6旅、第8旅;騎兵第10師;步兵第106師先後脫離東北軍體系,投向中央軍體系。

其餘的東北軍整編為5個步兵軍和1個騎兵軍,取消了1個步兵軍、6個步兵師及1個騎兵師的番号。每個步兵軍編制壓縮為2個師,師執行2旅4團的丙種師編制。

其中49軍是東北軍部隊番号最靠前的步兵軍,下轄105師和109師,軍長為劉多荃,該部為原東北軍警衛部隊改編,故而在裝備的人員素質上較好。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東北軍各軍備分割使用,自此這一軍系徹底瓦解,各軍淪為所屬戰區的雜牌軍。

49軍最初被調到了華北戰場,在津浦路阻擊南下的日軍第10師團。

當時雲集在河北戰場的中國軍隊很多,但誰都沒想到的是中央軍的劉峙一觸即潰,先丢保定,再失石家莊,又退開封,劉峙遂有“長腿将軍”之稱。而49軍與日軍激戰後也是傷亡重大,但作戰很英勇。

華北作戰2個月後,華東淞滬戰場吃緊,49軍又被調到了淞滬戰場參戰。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105師部署在姚家渡、範家橋一帶,109師部署在紀王廟、馬目橋一帶,在日軍的猛攻之下,兩師均傷亡慘重。

其中105師626團團長顧忠全犧牲,部隊損失近半;109師傷亡更大,3名團長陣亡,團營軍官傷亡三分之二,戰士幾乎全部打光。

當時與49軍同時在淞滬作戰的還有東北軍67軍。

67軍為完成“死守松江三日”的任務,傷亡比49軍更大。軍長吳克仁、參謀長吳桐崗、107師參謀長鄧玉琢、321旅旅長朱芝榮、324旅旅長劉啟文先後殉國,軍所餘部隊由副軍長帶領,至昆山收容殘部。

誰都沒想到的是,67軍的番号就此被取消,餘部縮編為108師,并入25軍。

當108師師長張文清請求撫恤陣亡官兵時,被答複: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吳克仁将軍

确迅原東北部隊第六十七軍軍長吳克仁,在我大軍撤離上海後,已率部叛變投降日軍,此次侵占南昌,即是吳克仁親自指揮所部,為日寇前導。

此通告同時還發往各戰區,使得原東北軍在極度憤慨之際,也深憂所部的未來。

而對于49軍來說,因為蔣介石特别痛恨該軍軍長劉多荃(劉為西安事變時捉蔣行動總指揮),其遭受重大損失後會不會也被縮編,乃至于取消番号呢?

淞滬戰後,49軍在武漢活動,到處求人甚至還花錢買門路,終于争取來了以全部徒手的預備第5師補充損失極大的109師。

但武器補充是想都不要想的,好在49軍原先為警衛部隊,東北軍裝備很來不錯,後來縮編便有一批儲備武器。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以這批武器為基礎,給新補充來的109師步兵配齊了捷克式步槍,每個步兵連配6挺捷克式輕機槍,每個步兵營有重機槍連,每個步兵團還有迫擊炮連。

但49軍沒想到的是,新的109師團長全部是黃埔軍官,自己根本指揮不動,乃至于部隊開拔時,新的109師4個團長全部告假。上報之後,蔣介石不僅不處理這4個團長,反而将109師師長趙毅撤職,以李樹德任師長,原東北軍軍官全部被更換。

這還不算,109師随後還被調出49軍的建制,49軍的主力就此隻剩下了一個105師。

這種政策是抗戰時期蔣介石消除異己和雜牌部隊的慣用手段,時人稱之為“摻沙子”,最後将雜牌軍中央化。而至于連中央化價值都不存在的部隊則被當做犧牲者使用,部隊打光了即取消編制,上文中的67軍即為此例。

而沒被取消番号的雜牌軍一方面由于補充極少,另一方面也害怕作戰損失過大後被取消編制。是以在抗戰中期以後實際戰力遠不如全面抗戰初期的表現。還有的雜牌軍被推到了日占區也打遊擊戰,在前有日軍後無補充的情況下,意志薄弱者幹脆就投敵了。而搞笑的是,有的雜牌軍将軍投敵甚至還是國府授意的。

就49軍而言,遭受的打壓要比一般部隊更甚。據國府軍械司“抗戰以來補充全國各部隊主要武器統計表”載,49軍在抗戰中僅領到步槍200支、輕機槍79挺、重機槍41挺、迫擊炮7門,其餘武器缺額都要自己解決。

因一次作戰失利,49軍軍長劉多荃甚至被降為上校軍長。以所轄部隊來說,109師被分割後,又補入了一個預備第9師,之後還有118師編入,但都是新部隊。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49軍指揮關系稍微理順之際,立即又被調換部隊。

如118師後來調入79軍,以26師調入;預備第9師調入70軍,以汪僞和平建軍改編的暫編13師補入;之後暫編13師又調出,以79師補入。這些新的師都不是49軍能有效指揮得了的,該軍自始至終隻有105師能随心所欲地指揮。

雖然經曆了種種波折和不公正對待,49軍在抗戰中還是很積極的。

1938年,49軍參加了武漢會戰;1939年又參加了南昌會戰和第一次長沙會戰。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日本有一幅油畫叫《“豆”戰車的拼死之鬥》,畫面中是一輛日軍坦克與一群中國軍人在“肉搏”。日本人或許想展現的是其戰車的勇敢,但我們從這幅油畫中卻也能看出中國軍人的悲壯與慘烈。

這幅油畫不是随心之作,而是發生在修水河畔鳳栖山魏家營的真實戰鬥,而與日軍坦克奮戰的中國軍人就是49軍105師315旅629團的官兵。

南昌會戰中,日軍較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作戰,雖然其坦克性能并不算好,但在劣勢武器的中國軍隊面前卻仍然是裝甲怪物。

這場戰鬥,據日方記載是坦克掩護步兵沖擊時,其履帶被炸壞,步兵因遭到中國軍隊圍攻而陷入苦戰。這時其戰車内仍然活着的士兵突然操作機槍掃射,使得步兵得以逃回。

抗戰中的東北軍49軍:武器補充靠自己,血戰多次卻無人知

當日軍增援部隊反攻後發現,中國軍隊朝坦克内扔了手榴彈,炸死了日軍坦克手,而坦克周圍則有12名中國軍人的屍體。

而中方的記載是這輛坦克是被敢死隊員用集束手榴彈炸毀的,這批敢死隊員全部犧牲。

類似這樣的戰鬥在49軍的抗戰曆程中是常态,之後這支部隊又先後參加了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可以說抗戰中的大會戰,該軍有一小半參與過。

而當1945年抗戰勝利時,該軍中的東北兵幾乎已經全部打光了,隻有部分進階軍官還是東北人。如49軍當時的軍長王鐵漢,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其就是駐北大營的第7旅620團團長,而他沒有執行不抵抗的指令,是率部打出去的——雖然因當時沒有準備、子彈不多而沒打死多少日本人。

49軍是抗戰時期原東北軍部隊的一個縮影,但并非全部,在抗戰中原東北軍部隊也有一部分趨于反動,熱衷于摩擦而不是抗日。

而在抗戰的過程中,原東北軍部隊也被蔣介石分化完畢,其中一部分成為中央嫡系,一部分被取消編制,還有的則在三流部隊中遊蕩。當然此時的東北軍除了進階軍官是東北軍出身外,中下級軍官及兵員也都已經不是東北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