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蜀漢建興十二年二月,成都街頭熙熙攘攘,擠滿了吃瓜群衆。大家聚在一起,并不是慶賀新年的到來,而是圍觀一個犯人被處決,共同見證他人生的最後時刻。裁定死刑的是蜀漢最高統治者劉禅,被處決的則是當朝牛皮哄哄的人物——車騎将軍劉琰。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劉琰是蜀漢集團的元老級人物。當年劉備創業失敗,在許都的自留地裡種菜時,劉琰就慕名前來投奔。初次見面,劉備認為這小夥子長得挺有氣質,能說會道,而且大家都姓劉,五百年前是一家,就給了他一個編制,聘請他做了自己的助理。若幹年後,劉備終于撈到了益州這塊地盤,劉琰被從上司身邊空降到固陵做太守,負責整個固陵的軍政要務。劉禅繼位後,劉琰又被調回中央任車騎将軍,排名僅次于諸葛亮和李嚴,至此他的人生達到了巅峰。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劉琰身居高位,卻是“四風問題”的典型代表。工作上的事一概不問,最多是跟在諸葛亮屁股後面吹吹牛皮,業餘生活可以說豐富多彩。劉将軍喜歡講排場,出行的車輛要最好的,穿的衣服不要最好的,隻要最貴的,府中養了幾十個年輕貌美的小姐姐,個個能歌善舞多才多藝,詩詞歌賦無一不知無一不曉,《魯靈光殿賦》這樣的文學精品她們也能倒背如流。私生活不檢點倒也罷了,畢竟很多人都這樣幹嘛,但是他的同僚關系處理得也不咋地,和朝中另一大佬魏延鬧得挺僵。腦袋一熱的劉琰言語上就過激了一些,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受到了諸葛亮的嚴厲批評,雖然沒有受到降職處分,但也從此失勢。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劉琰在工作上雖然不得志,生活上還是蠻不錯的,他守着如花似玉的老婆和一群侍婢,小日子過得津津有味。建興十二年正月,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按照慣例,大臣們要向皇帝朝賀,夫人們也得進宮向太後和皇後恭賀新年,劉琰的夫人胡氏也在其中。胡氏長得很漂亮,又能說會道,太後很喜歡她,就在朝賀之後将她單獨留了下來,一住就是一個多月。這一下劉琰在家裡坐不住了:這個臭不要臉的在宮中住了這麼長時間,說是和太後聊天解悶,肯定是和劉禅那個蠢貨搞到一起了!這個醋壇蓋子一掀開,到處都是酸味,劉琰覺得自己受了奇恥大辱,又不敢找皇帝算賬,隻能拿自己的老婆出氣。胡氏一回到家,劉琰就脫下鞋子,讓手下的小卒拿着狠狠地抽了胡氏五百個大嘴巴子,然後一紙休書摔在了胡氏慘不忍睹的臉上。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劉琰出了氣,卻惹下滔天大禍。胡氏無緣無故挨了一頓胖揍,還被休棄回了娘家,一怒之下向朝廷告發了劉琰。後主劉禅勃然大怒:你小子平日裡拿錢不幹活、胡作非為看在先帝爺的面子上也就罷了,現在竟敢編排桃色新聞,将屎盆子扣到老子頭上,我看你是活膩味了!于是劉禅訓示有關部門嚴肅徹查此事,絕不姑息。有關部門給劉琰定了兩條罪狀:“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第一條,老婆是你的,你自己打可以,讓小卒打就是你的不對了;第二條,打人不打臉,用臭鞋底子打臉更不對。這兩條罪狀在今天看來哪條都構不上殺頭,但劉禅禦筆一揮,批了一個血淋淋的大字:殺!不光弄死你,還得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鬧市區弄死你,讓大家都來看看你的下場,可見劉禅對他恨到什麼程度。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這個刷爆三國朋友圈的桃色事件,并沒有随着劉琰的人頭落地而告終,街頭巷尾對此依然議論紛紛。為了避免此後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劉禅同志修改了宮規,自即日起,取消命婦朝慶的儀式,禁止任何大臣家眷進入皇宮。

老婆進宮一月,大臣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殺!從此改一規矩

劉禅和胡氏到底有沒有一腿,我們難以考證,也無須考證,這隻是三國大劇中一段小小的花絮而已。劉琰被殺,真正的原因是他長期身居高位,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人家諸葛亮為國家大事累得吐血,他卻花天酒地,胡作非為,上自皇帝劉禅下到文武群臣,對他的不滿早就像一堆幹柴,這次桃色事件隻是一個引燃的火星而已,否則,即使劉禅想弄死他,諸葛亮等一班大臣也不會答應。《三國志》就評價說:“覽其舉措,迹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一句話:不作,就不會死。

參考資料:《三國志·蜀書·劉琰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