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說白了,有奧迪在,大衆25萬以上的市場就不好做,有保時捷在,奧迪的60萬以上份額,就得讓給奔馳、寶馬。

道理是很明白的,品牌面前,一切優秀的底子都是浮雲,這個時代沒幾個懂車的,喜歡品牌的可真不少。

比如說我,我送女朋友禮物,從來不看什麼設計、什麼用料、什麼技術,我隻看品牌,送個海藍之謎、戴森,要比送什麼花裡胡哨的東西要強。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為什麼?買東西和送東西一個道理,一定要選第一眼就能看到價值的東西。

回到根本上來說,大衆高端車做不好那是因為品牌力不行,這麼多年的發展讓大衆深度紮根20萬以内市場,原本集團的任務就是25萬以上交給奧迪來做。

你就想吧,大衆的本來陣地就不高端,非要弄幾個高端車來賣給中國市場,這不是搶奧迪的飯碗嗎。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30多萬你買奧迪A6L還是挂着VW标的輝昂?别說聰明人了,就連外行人都知道怎麼選。

裡了外了都是奧迪做得好,平台、架構、用料、調教、血統、品牌還有行政需求,100米之外人家就能看出來你開個大奧迪出門了,50米之外人家認為輝昂是邁騰呢。

級别這就差出來了。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别不信,說着不好聽但就是事實,有人拿着接近40萬的預算買了台輝昂,可能連賣給他的銷售都想笑,這件事兒從銷量上就能看出來。

一個月幾百台銷量,連奧迪A6L的零頭都湊不上。

其實不僅僅是輝昂,途昂也不能算成功,巨大的尺寸以及豐富的配置下,目前隻能穩定3000餘台銷量,隔壁的冠道和漢蘭達已經用資料來說明,成功的總是别人家的孩子。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途昂還好一點,至少有一個巨大的尺寸,它看起來魁梧啊,但即便是如此也隻能降價來搶奪一點市場。

如果說途昂和輝昂是中國特供選手,那麼另外幾台車就顯得非常悲劇了。

上過315的大衆途銳實力不算弱,但就是闖入了奧迪Q7的市場佔有率區間中,被奧迪用品牌打得鼻青臉腫,輝騰更是前車之鑒,想用賓利生産線來證明自己的高貴,但高貴的總是自己的内心,市場用凄涼來精準回擊。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悲劇啊。

有些品牌就不适合做高端車,尤其是同質化嚴重的細分市場,普通品牌的高端車是很容易被同質化的,豐田就很雞賊,第一不設立太多的細分品牌,第二高端車一定是很難在市場中找到直接對手。

比如說陸地巡洋艦,往上走隻有一個LX570,人家隻有兩個品牌兩款車型不說,在硬派越野車市場,陸地巡洋艦還真找不到對手。

再比如說自家的埃爾法,雖然在日本是個平民車,但在中國卻是炒起來了。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别說買埃爾法的人傻錢多,你想不想當這個人傻錢多的擁有者?輕輕松松100多萬買台車?埃爾法作為中國市場中最好的MPV,一定有很大一部分精英選擇,記住一點,有錢人永遠不會退而求次選擇GL8。

如果你是一個積蓄不錯的人,你會因為這點價格差距,放棄53度茅台去買更便宜的43度茅台嗎?别傻了。

品牌包裝很重要,品牌意識更重要。

輝昂用銷量說明一件事兒:大衆不配賣25萬以上的高端車

大衆的品牌定位從來都跟高端不沾邊,奧迪承接了它25萬以上的細分市場,這樣的結果就是,隻要大衆的車型定價在25萬以上,頭号敵人就是奧迪。

豐田不一樣,豐田的劃分很明顯,雷克薩斯就是豐田PLUS+版本,産品線清晰而且産品布局更豐富,找不到對手,是豐田敢定高價的底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