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曾經準确斷言,将來朱家全靠這個女子支撐,沒想到他說對了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娶的是永城人張氏。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熾被封為燕王世子,張氏為世子妃。

朱棣奪權之後的永樂二年,朱高熾被立為皇太子,張氏為太子妃。

靖難之役中,朱高熾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北平,他做得不錯。但他的性情比較柔弱,最大的缺點是過于肥胖,“腰腹數圍”,而且腿腳也不太好,行動很不友善,更不要說是騎馬射箭了。

朱棣曾經準确斷言,将來朱家全靠這個女子支撐,沒想到他說對了

如果是一般的兒子,朱棣也不會過于在意,但皇太子是未來的皇帝,要能文能武,朱高熾這個樣子怎麼能合格?是以朱棣對這個皇太子越來越不滿意。

同時,朱棣另外兩個兒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又如狼似虎,躍躍欲試。與他們相比,朱高熾就顯得蠢笨無能。這更讓朱棣生氣,曾經當着徐皇後的面大罵他。

徐皇後當然要好言相勸,朱高熾也非常害怕丢掉皇太子的位子。

不過,真正起作用的,是朱高熾的妃子張氏。

太子妃張氏為人恭敬、孝順,很懂禮法,而且生下一個好兒子朱瞻基,是以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後都很喜歡她。朱棣曾經很明白地說:“吾不以媳婦故,廢之久矣。”

朱棣曾經準确斷言,将來朱家全靠這個女子支撐,沒想到他說對了

另一次皇宮宴會時,明成祖再次大罵朱高熾,罵完又說:“媳婦兒好,他日我家虧他撐持。”

幸虧有了張氏的幫助,朱高熾總算保住皇太子之位,順利登上皇帝寶座,就是明仁宗。可惜,明仁宗隻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死了,當時隻有四十八歲。

明仁宗死的時候,皇太子朱瞻基不在北京,張皇後指令二兒子朱瞻飐和五兒子朱瞻墡共同監國,等待皇太子。

朱瞻基趕回北京,繼承皇位,就是明宣宗,母親張皇後成為皇太後。十年之後,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此時隻有九歲,是以當時有傳言說,明仁宗的五兒子、襄王朱瞻墡會繼承皇位。

朱瞻墡也是張太後生的。但是,張太後把大臣們召入乾清宮,指着皇太子朱祁鎮,哭道“此新天子也。”

大臣們一起高呼萬歲,于是皇太子繼位,就是明英宗,尊張太後為太皇太後。

朱棣曾經準确斷言,将來朱家全靠這個女子支撐,沒想到他說對了

明宣宗死前留下遺言,要求一切大事聽從皇太後的訓示,是以大臣們請求太皇太後垂簾聽政,她不肯,說:“不要壞了祖宗的規矩。”

最後,太皇太後死在正統七年。

張太生有兩個兄弟,一個名叫張昶,一個名叫張升,曾經一起協助朱高熾守衛北平,後來都成為軍将。明成祖曾經警告張昶要守法,如果犯罪,一定加倍懲罰。

明仁宗時代,張昶成為彭城伯。明英宗時代,張昶已經死了,爵位沒有傳下去。張太後就給了張升一個惠安伯。

張太後一直提醒兩個兄弟一定謹慎守法,不要幹預朝政。這其實也是在保護他們,是以兄弟二人一生沒有出大事。

當初,明成祖朱棣曾經斷言,“将來我家的事,全虧張氏撐持。”

顯然,朱棣的眼光相當準,張氏前後幫助了明仁宗、明宣宗和明英宗三代皇帝,誠惶誠恐,小心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