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團大戰勝利後,為何毛主席表示發動時機不對

1940年8月份,我軍為了突破和粉碎日軍突然發起的囚籠政策和鐵壁合圍大掃蕩,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适時下達作戰指令,集結105個團發起百團大戰,通過遊擊運動作戰的方式,對日軍的交通聯絡網和深入我根據地的據點實施突然打擊。

百團大戰勝利後,為何毛主席表示發動時機不對

百團大戰大獲全勝,不僅進一步打擊了日軍不可一世的嚣張氣焰,也更加堅定了我國軍民的抗戰決心,為抗日戰争從前期快速運動作戰轉入戰略陣地的反攻拉鋸作戰和為我軍取得抗戰終局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來百團大戰的聲勢浩浩如龍,是提振士氣的一場殲滅大捷,戰後全國見報,各地抗日武裝機關都對我八路軍發來賀電,但為何卻引起了毛主席的擔憂?并告訴彭德懷現在發起百團大戰的時機不對呢?

百團大戰勝利後,為何毛主席表示發動時機不對

其實站在軍事角度來看,百團大戰作為反擊日軍報複式大規模合圍掃蕩的目的是圓滿完成了,八路軍在抗日戰争開始3年後,抗日革命根據地不斷增加,很多地方農民武裝都逐漸轉變為正規軍和遊擊隊,在血與火的曆練中,軍力正在逐漸完成蛻變。

這次百團大戰中,我軍破襲正太鐵路,在娘子關和平定段周圍的北甯、津浦、德石、蒼石、平漢線,展開多點開花的攻勢,一舉将被稱為不可戰勝的日軍打得落花流水,讓日軍開始重新正視我軍實力。

但毛主席作為我黨我軍的最高上司人,善于站在戰略大局上考慮問題,雖然經過1936年的雙12西安兵谏事件,國共雙方放下成見,達成了全民抗日的二次深度合作,但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從紅軍時期敵軍反動政府對我軍頻繁發起的5次圍剿、3路和6路圍攻戰鬥,就不難看出,蔣介石自始至終都對我軍心存忌憚,抗日戰争的合作雖然是被逼無奈之舉,但未必就沒有将我軍當成排頭兵、敢死隊的念頭,想借日軍之手全殲我軍,來達到南京政府在國内一家獨大的目标。

但沒想到百團大戰一舉擊潰日軍,卻暴露了我軍大部分實力,于後期作戰不利,也讓蔣介石如夢初醒,開始有目的的指揮湯恩伯和顧祝同等人,對我軍在華北戰區較為薄弱的根據地發起突襲,在江北短暫牽制八路軍後,迅速發起剿滅新四軍的戰鬥。

百團大戰勝利後,為何毛主席表示發動時機不對

1941年1月初,新四軍軍長葉挺和政委項英奉命率部開赴長江以北,軍總部直屬9000人的部隊在路過安徽皖南的茂林時,突然遭到敵軍7個師約8萬餘人的合圍清剿,我新四軍戰士反擊血戰7天7夜,在彈盡糧絕的九死一生險境下,軍隊高層全部被俘或戰死,幾近于全軍覆沒。

這場震驚國内外的戰鬥結束後,周恩來親自趕到重慶,對蔣介石這種在關鍵時期枉顧民族大義、同室操戈的頑固思想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抨擊和嚴詞反對,并在《新華日報》上專門提筆親自寫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八個大字,為江南死國殉難者緻敬和緻哀,字裡行間滿懷悲哀的沉痛和憤怒。

而我八路軍在百團大戰中殺敵亮劍,暴露全部實力的同時也消耗了我軍大量的兵力,才讓蔣介石看到了可乘之機,是以毛主席才先知先覺表示了憂慮:“百團大戰發起的時機不對。”

百團大戰勝利後,為何毛主席表示發動時機不對

不過雖然百團大戰對我軍的短期戰略戰術稍有不符,但對于長遠的全國抗戰大局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不僅讓我軍的戰力在血與火的曆練中繼續完成蛻變,也在最大程度上激增了我國軍民的抗戰決心和信心。

百團大戰是我軍在抗日戰争前期做出的最大貢獻,讓所有國人都明白了,隻要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赴國難、共抗時艱、有必勝的決心,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抗日戰争的最後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