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手江鈴發力乘用車 福特能否重回合資第一陣營

聯手江鈴發力乘用車 福特能否重回合資第一陣營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帥國一心想要重返合資第一陣營的福特,正在重新調整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近日,福特與江鈴合資的江鈴福特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江鈴福特上海”)正式成立。

公司資料顯示,江鈴福特上海注冊資本為2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汽車、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電附件、充電樁等産品的銷售。股東資訊顯示,新公司由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FordMotorCompany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為51%、49%。

去年9月,江鈴汽車曾對外釋出公告稱,為了提升江鈴汽車生産的福特品牌整車的品牌形象,建立卓越的營銷能力和網絡,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價值,公司計劃與福特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該公司将主要就江鈴汽車生産的福特品牌整車提供分銷服務,也可以通過經銷商批售或終端客戶直銷的方式進行經營。此次江鈴福特上海的成立,即是這一公告的落地動作。

與江鈴成立全新的合資公司,是福特尋求發力乘用車的一大重要舉措。為此,江鈴福特還找來了曾負責大衆、沃爾沃、現代等車企銷售業務的營銷老将向東平出任合資公司總經理。

長期以來,江鈴汽車以商用車作為主要業務,近兩年釋出的乘用車産品也主要是SUV。對江鈴汽車而言,雖然曾經曆乘用車品牌馭勝的失利,也提出過聚焦商用車業務的計劃,但一直想要在乘用車領域有所斬獲,與福特聯手就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對福特而言,如何通過更多的新産品、新服務重新奪回中國消費者的關注,是當下急欲解決的問題。

打破“一商一乘”格局

福特與江鈴的合作早從27年前就開始。1995年,江鈴汽車在中國第一個以ADRS發行方式引進戰略合作夥伴——美國福特汽車。福特汽車以4000萬美元購買江鈴汽車增發的B股後,占總股本20%的股權(現持股已增至32%)。

福特汽車入股後,雙友善在汽車技術方面展開一系列合作。兩年後,江鈴汽車與福特汽車正式推出中國第一輛中外聯合開發的汽車全順。自此,江鈴福特奠定了以輕型卡車與輕型客車為主的發展方向。

2001年,福特汽車又聯合長安汽車成立了第二家合資公司長安福特。福特在中國的布局正式形成了“一商一乘”格局:江鈴福特主攻商用車市場、長安福特主攻乘用車市場。兩者相輔相成,讓福特吃到了不少中國汽車市場增量時期的紅利。

在此期間,江鈴汽車也曾試圖打造屬于自己的乘用車品牌。2010年,江鈴汽車的自主品牌馭勝上市,成為江鈴汽車開辟乘用車的急先鋒。但馭勝上市後的表現并不如人意。在江鈴汽車單獨披露馭勝品牌SUV銷量的2012年到2014年,馭勝SUV年銷量分别為0.8萬輛、1.42萬輛和2.67萬輛。

面對中國SUV市場的興起,福特也不再固守“一商一乘”格局,開始向江鈴福特輸出乘用車車型。2014年,江鈴汽車釋出福特撼路者(一款越野SUV)。隻不過彼時越野之風并沒有在中國市場興起,且其高達30萬的價格,并沒有在市場上激起多少漣漪。

2016年,江鈴先後推出福特途睿歐(MPV)、馭勝S330,2018年推出SUV領界等産品。但依舊未能在乘用車市場展露頭角。在江鈴汽車2015年至2020年披露的年銷量中,馭勝品牌SUV和福特品牌SUV合計年均銷量僅為3.62萬輛。同期(2020年除外,當年統計口徑有變),福特全順品牌商用車銷量也并不穩定,整體呈現先升後降趨勢,年均銷量為5.74萬輛。

不過,與長安福特銷量一路從90多萬輛跌至20多萬輛相比,福特全順品牌商用車銷量表現還算穩定。同一時期,長安自主品牌銷量雖然出現下滑,但年均仍維持在150萬輛左右。且由于合資品牌銷量大幅滑坡,長安自主品牌整體銷量占比持續攀升至75%。“大家知道長安現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主品牌這塊兒。今後在江鈴福特,我們可以想象到福特會注入更多的乘用車車型,(這樣)也更有利于福特在這兩個合資公司進行取舍和平衡。”奧緯咨詢董事合夥人、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君毅認為。

經濟觀察報記者經過梳理後發現,江鈴福特拓展乘用車的行動開始于2020年10月。當月,江鈴福特乘用車業務正式啟動經銷商招募;12月江鈴福特乘用車營銷公司挂牌成立;2021年3月,江鈴福特乘用車全新銷售管道FamilySpace家空間·福特體驗店亮相;4月江鈴福特領裕上市;9月江鈴股份與福特汽車宣布将成立全新合資公司;11月,福特領睿正式亮相廣州車展。

在一系列動作背後,外界可以明顯看到福特正在加快打破原本“一商一乘”的格局,欲扶持江鈴福特“上位”。

福特在中國謹慎前行

福特汽車2019年曾釋出了“福特中國2.0戰略”,提出了要以“更福特,更中國”的更本土化的方式提升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并提出了産品330計劃,即未來三年釋出30款新車的計劃,還提出設立創新中心、研發中心、設計中心、新能源中心等全新機構,推動福特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振興。

随着江鈴福特乘用車計劃的開展,福特在中國市場的乘用車業務已經分為四大塊,分别是長安福特、江鈴福特、福特電動車以及豪華品牌林肯汽車。

從長安福特的角度來看,今年前11個月,其銷量已經反彈至27萬輛左右,正在逐漸回暖。不久前的12月26日,福特旗下重磅純電車型MustangMach-E在中國市場正式開啟傳遞。但這款車後市表現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林肯汽車則因為進入國産化階段,2021年在中國銷售9.16萬輛,同比增長48%。整體上看,福特要想進一步擴大市場,還需全新的切入口。

根據江鈴汽車釋出的銷量快報,2021年1-11月累計銷量為292896輛,同比增長4.1%,其中SUV車型1-11月累計銷量47625輛,同比增長21.35%。從銷量結構來看,江鈴福特為江鈴股份貢獻占比近20%。在福特的幾大乘用車闆塊中,江鈴福特顯示出一些強勢增長的苗頭。

但江鈴福特的業務擴大,會不會影響到長安福特?這一問題一直被外界關注。行業有觀點認為,福特或向江鈴輸入更多産品,甚至不排除與長安福特相似的“雙車戰略”車型。目前,江鈴福特推出的乘用車已有撼路者、領界、領界S、領裕、領睿等多款SUV以及MPV車型途睿歐。

向東平在近日的一次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接下來江鈴福特要重點打造SUV和皮卡兩大細分市場,實作“專業化、差異化、個性化、年輕化”的新四化。其中,差異化是指産品、服務傳播方面的差異化;個性化是要做個性鮮明的品牌,加強江鈴福特乘用車品牌建設,希望打造與SUV、越野、皮卡産品互相比對的文化;年輕化則是要創新、突破和颠覆,以更好地應對年輕人的需求。“其實這是一個内部競争加合作的關系。實際上,福特做這件工作就是跟長安進行博弈,如果福特跟長安合作的非常好,那它不需要再去搞一個新的合資公司”。在張君毅看來,福特此舉也算是一個無奈之舉。

實際上,福特在拓展乘用車方面的腳步仍比較謹慎。這主要展現在江鈴福特上海的出資規模、股權結構等方面。江鈴福特上海的注冊資本隻有兩個億,這說明該合資公司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像長安福特那樣的合資公司,且江鈴汽車出資稍高于福特汽車,其公司性質更像是一家銷售公司。

另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則表示,福特想要重新起步,必須靠一些核心車型。另外,福特能不能在中國發展起來,還要看它在新能源上的投入和付出,“總體來說,福特還是起步比較慢”。

國際大環境的掣肘、自主品牌的崛起與新能源車型的欠缺,都在考驗着福特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而能不能憑借與江鈴福特的合資,重回合資品牌第一梯隊,也值得長期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