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導語:燦若星河的近代曆史圖騰中,每一位革命将士都是閃耀着光芒的星辰。正是他們的存在,才讓沉浸在黑暗中的近代中國得以窺見光亮。泛黃的曆史書頁記錄着他們前行的每一寸距離,他們前赴後繼奔赴遠方的身影溫暖着千千萬萬中國人民回家的道路。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時間的洗滌與磨砺,讓人在苦難中變得超出想象的強大。共産黨正是在這樣艱辛的條件下打開了中國走向光明的大門,陽光之下,是無數革命者用身軀阻擋着風雨的來襲。他們是和平的信使,是美好生活的開拓者,是值得每一代青年學習的榜樣!

回溯黨的發展曆程,湧現了許多年輕有為、敢于争先的青年志士。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能力出衆,年紀輕輕就大有作為的先輩,李先念。李先念在黨内的成長一直在打破人們的認知,創造令人驚歎的神話,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随着曆史的河流走進李先念的世界!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李先念,1909年出生于湖北。李先念的家庭貧苦,家中的兄弟姐妹衆多,他是整個家庭中最幼小的。生在亂世之中,生活的壓迫以及社會的動蕩,讓李先念的家庭仿佛懸崖之上的危卵,搖搖欲墜。但好在李先念自小頭腦就超出常人的聰穎,于是父親決定将他送入學堂。

李先念嘗過世間的苦,對于知識帶來的希望更加珍惜。在學期間,10歲的李先念就展現出驚人的努力與刻苦,仿佛每分每秒都是來之不易的機會。但好景不長,李先念渡過了兩年的學習時光後,就被介紹到縣城的一家店鋪中當學徒。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在縣城裡,李先念接觸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不同于家鄉,這裡更加包容、更加多元,也讓李先念長了不少見識。1926年,北伐戰争之後,新思想與新文化的浪潮席卷全國。李先念在接觸了革命理念後,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參加到了農民協會中。

在之後的歲月裡,有文化的李先念成為了農協中的核心人物。家鄉的群衆在李先念的帶領下與當地的地主劣紳進行抗争,最終取得了勝利。青年時期的李先念,充滿熱血與智慧,堅定地站在群衆身邊,也是以受到了人民的擁護與愛戴。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1927年,李先念參加了黃麻起義,同年年底,李先念加入共産黨。1931年,擁有出衆組織上司能力的李先念動員了300餘名青年志士加入紅軍隊伍。紅軍時期,表現出衆的李先念因為豐富的工作與上司經驗,被任命為紅11軍下轄33團的政委。

李先念之前幾乎都是從事政治思想方面的工作,而這一次卻讓他指揮着數百人行軍打仗,這就讓他有些犯難了。但面對困難,李先念從未選擇退縮,他心中的對于學習與成長的渴望始終在支撐着他前進。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既然沒有指揮打仗的經驗,他就請教身邊有經驗的将帥,一邊行軍一邊學習,不斷地積累與反思。最終僅僅兩年時光後,李先念就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軍事将才,升任軍政委。在當時,李先念也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進階将領。

後來李先念等人在執行甯夏計劃時,西路軍潰敗。回到延安之後,李先念在河南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1939年,李先念率領着僅一百多人的有機隊伍深入敵後進行抗日戰鬥,打了日軍幾個伏擊,接連取勝!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皖南事變後,李先念擔任新四軍的第5師師長同時兼任其政委。那時,李先念率領的部隊将士已經高達一萬五千餘人。抗戰勝利後,李先念任中原軍區司令。在當時,中國看似和平的表象之下,其實是國共兩黨的争鋒對抗。

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三十萬大軍攻打中原軍區,就此解放戰争打響!中原軍區雖擁有6萬将士,但相對于國民黨,敵我雙方的實力懸殊實在太大。就在這個危急關頭,李先念果決地作出從西方突圍的決定。

李先念:新四軍師長,55年沒授軍銜,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國級

總結:也正是在李先念的帶領下,我軍以遠少于敵軍的兵力突出重圍。中原突圍一戰中,可見李先念的遠見以及超高的軍事指揮能力。次年,李先念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副司令,之後參與建設大别山根據地。

建國之後,李先念深入地方工作。1955年,李先念擔任副總理以及财政部長,後因為軍銜制度的相關規定而錯過了授銜儀式。晚年時期,李先念擔任國家主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