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軍駐石家莊和正太鐵路的混成第8旅團(旅團長:水原義重)、第31大隊及僞軍約1500餘人,向西進發,襲擊八路軍晉察冀邊區後方機關所在地:陳莊。對此,120師師長收到這個消息後,決定讓358旅旅長 張宗遜 在日軍西進途中,打他個伏擊戰。

張宗遜将主力部署在東西貧關及南北譚莊之間,随即讓津南自衛軍節節抗擊,将日軍引誘至伏擊地點。誰知,日軍十分狡猾,你故意讓他進嘛,他又不前進了,主力到達 南北五河後,便停止前進了。對此,自衛軍好幾次用火力攻擊,誘其出戰。可日軍隻用火力還擊,卻寸步不移。
張宗遜沒有辦法,隻好停止進攻,繼續想辦法。次日上午,日軍仍然按兵不動,下午,日軍不僅不進攻,反而突然全部退回 慈峪 。張宗遜有些疑惑:“鬼子在幹什麼?”傍晚,張宗遜又接到消息:“慈峪鎮上的日軍辎重正向 靈壽 撤退,大炮已經走遠!”張宗遜更是不解了,一臉懵圈地說道:“這些鬼子兵究竟在耍什麼花招?”
張宗遜
第三天,直到賀師長來電後,張宗遜才明白鬼子打的是什麼主意。賀師長說:“慈峪日軍第31隊在淩晨時輕裝急進,沿 魯柏山南麓 ,經燕川 、長峪這條小道奔襲陳莊去了。”
原來,撤退隻是日軍制造的假象。鬼子這一招,實在太狡猾了,不過,怎麼應對呢?賀師長說:“鬼子孤軍深入,在陳莊抓不到人,必定不會久留,我們就在他回來的路上伏擊,打死他!”
可是問題來了,日軍撤退時,可選擇的路不止一條,如何才能準确地推斷出日軍從哪條路撤退?賀師長說出了自己的分析:“鬼子怕我們伏擊,肯定不會原路傳回。他們可能用一部分兵力向莊子方向進攻,趕走 慈河北岸 的我軍,繼而掩護主力從 慈河南岸 向東撤走。是以,我們可以在慈河岸邊的東西 寺家莊 、馮溝裡 一帶設伏。”
張宗遜釋然了,馬上調整部署,358旅的騎兵又設下了一個新的埋伏。日軍在陳莊撲了個空後,放火燒了陳莊,随後洋洋得意地沿 慈河東撤。賀師長果然料事如神,一想到可以痛打鬼子,張宗遜整個人變得興奮起來。
可半小時後,日軍的舉動又出乎了他的預料。原本 慈河東撤 的日軍,離開大路後又向 慈河南撤 了。怎麼辦?鬼子要溜了。好在張宗遜經驗豐富,立刻進行了緊密的分析:鬼子并沒有發現我們設伏,他們向南順“原路”逃跑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指令2團主力趕往 陳莊南面 一線,協同獨立1支隊,防止敵人真的從“原路”逃走。
然而,日軍過了磁河南岸以後,又改變了方向。原來,日軍看到南岸的 蘆葦和樹叢茂密,便于隐秘,生怕遭到八路軍的伏擊,是以放棄沿 魯柏山腳 順 慈河南岸 回去的路,改為從小路向東“竄來”了。
這一路上,日軍不斷地遭到八路軍的騷擾。小股遊擊隊而已,日軍沒有理會,繼續向東撤。然而,走不過5裡,當日軍撤至 破門口時,突然遭到了716團1營的猛烈打擊。附近的八路軍聽到槍聲,也相繼趕,一舉将日軍包圍在 高家莊、馮溝裡、破門口三個村莊之内,完全陷入絕境。
靈壽 的日軍聞訊後,急急趕來增援,結果被津南自衛軍死死地擋着,寸步難移。黃昏時分,八路軍發動了總攻,激戰一夜,雖未能全殲日軍,但也令日軍遭到了非常沉重的打擊。
次日早晨,日軍找出了八路軍防守最薄弱的地方:破門口西南高地,并發起了沖擊。最終,日軍沖上了出去,并拼命地往 魯柏山 爬去,當他們爬到山頂時,自以為擺脫了八路軍的包圍了,不料,八路軍又趕到山後西南的 萬寺崖,一舉封死了他們的退路。
下午,120師炮兵運到了山上,一轟擊,打得日軍鬼哭狼嚎,死屍遍地。戰至黃昏,戰鬥宣告結束。此戰,八路軍全殲日軍第31大隊(1280餘人),擊斃大隊長 田中省三,堪稱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