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哥哥,求你們不要把我送走”,病房裡,一個小女孩臉上挂滿傷心的眼淚,哭着向躺在病床上的爸爸哀求道,父親伸手抹去眼中的淚水,沒有說話,沉默幾秒之後,小女孩慢慢朝地上跪去,哥哥見狀趕緊把妹妹扶起來,小女孩抽泣着,斷斷續續地說道:“求求你們不要,我不想到别人家去。”

父親為何不顧年幼女兒的苦苦哀求,執意要将她送走?這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身患絕症,無奈送女
上文中躺在病床上的男子名叫徐獻忠,下跪的小女孩文是她女兒文,今年九歲。
一直以來父女倆相依為命,在女兒眼裡徐獻忠是父親在這世上唯一的依靠。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徹底改變了這對父女的人生,幾個月前徐獻忠因為身體不适到醫院檢查,得知體檢結果時,他徹底懵掉了,骨癌還是晚期;
确診後的半年時間裡,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病痛的折磨使他終日卧床不起,不僅失去了賺錢養家的能力,甚至連女兒的起居生活都不能照顧,隻能暫時把文文交給自己的表妹陳瑩照顧;
病床上徐獻忠異常無奈,想到自己的現狀,他掩面痛哭,不能讓女兒跟在自己身邊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徐獻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父親,一切都太過現實,他很快就将告别這個它還有諸多眷戀的人世;
經過半年的病痛折磨,徐獻忠漸漸習慣了失去生命的恐懼感,他已經想得很明白,自己難逃一死,但是對于深愛的女兒他怎麼都割舍不下,為了彌補這種缺憾,給女兒找一個好歸宿成了徐獻忠餘下的生命裡唯一的心願,為此她瞞着文文,為她找了一對家庭條件更好的,願意收養她的夫婦;
爸爸一直住院,文文很心疼,然而年幼的她并不知道父親身患絕症,随時都可能離她而去,她甚至天真地相信爸爸很快就會痊愈,回到她身邊,那時她要給爸爸做最喜歡吃的菜;
為了讓文文接受事實,姑姑将真相告訴了她,當她得知父親患有癌症時,年幼的文文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那一刻小女孩終于忍不住傷心地哭了出來,豆大的淚珠從她瘦小的臉上滑落下來;
接着姑姑又告訴文文一個殘酷的事情,爸爸以後不能再照顧她,要将她送給好心的叔叔阿姨收養,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文文抽泣着央求自己的姑姑:“我不要好心的叔叔阿姨,我隻想到我爸爸、哥哥那裡去,可以勸勸我爸爸不要把我送走嗎?我好想我爸爸”,
見姑姑無動無衷,文文哭訴道:“我會乖一點,我會少吃一點點,我以後一定要考上大學,”
聽到九歲的侄女說出如此讓人感人的話,姑姑陳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住雯雯哭成了淚人;
六一兒童節前一天,文文給爸爸打電話,希望他能陪自己去玩,可是爸爸卻說自己不能下床,隻能讓姑姑陪她玩,文文臉上充滿了失望的表情,不過她很快就想通了,決定去醫院陪爸爸;
文文帶着精心給爸爸準備的飯菜,跟着姑姑來到醫院,病床前,小小的她不停地給父親扇着風,到了吃飯之際,又端着飯菜喂給父親吃,有心的她還給爸爸準備了一首歌,徐獻忠躺在床上,偷偷抹起了眼淚,他不想讓女兒看到她哭泣的樣子,文文走到床邊伸開雙手僅僅抱着爸爸,她悄悄在爸爸耳邊說:“爸爸,我愛你;”徐獻忠強忍着淚水,輕輕拍打着女兒的後背,說到:“爸爸也愛你。”
然而,文文的所有舉動并沒有讓徐獻忠打消将她送養的決定,
他收住眼淚,在病床上冷着臉轟趕女兒,“聽話,快走,爸爸不想要你了!”聽着爸爸的“抛棄”文文傷心痛哭,“爸爸...哥哥,求你們不要把我送走”,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苦苦哀求着,接着她緩緩向地下跪去,文文哥哥見狀趕緊将妹妹扶起;
“爸爸要考慮自己的生活,活下去,考慮不到你!走,快走!”徐獻忠心疼地看着哭泣的女兒,不停地催促她離開。見爸爸主意已定,文文隻能無奈地流着淚,幾步一回頭依依不舍地走出病房。
看着孩子轉身離去的背影,一直繃着臉強忍着淚水的徐獻忠再也忍不住了,他拉過被子蓋在臉上痛哭起來,待他稍稍平複情緒後,掀開被子卻發現女兒文文還在他床前。
徐獻忠以為是文文不聽話又要黏着他不肯離開,再次厲聲道:“你怎麼又回來了!快走!”文文一邊哭一邊小心翼翼踱步到爸爸床前,哽咽着向徐獻忠提要求”:“爸爸,那你得答應我趕快好起來。”
為了讓爸爸安心治病,她主動向他保證:“爸爸,你趕我走,我會在别人家生活的好好的…乖乖聽話。”
一旁的哥哥見此情景對父親說道:“别送妹妹走了,我來養她,我不結婚也要帶着她。”文文感激地望着哥哥,而爸爸徐獻忠态度堅決地打斷了哥哥的提議:“你養!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怎麼養?”文文哥哥默默地低下頭,想了想自己的處境不再作聲。
為什麼徐獻忠甯願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也不同意大兒子的決定?
原來大兒子徐征和文文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且兒子才19歲,還要讀書學習,他哪有能力承擔起撫養另一個孩子的責任?兒子也有自己的人生,拖着個半大的娃,他的前途和婚姻那就都可能毀了。作為父親的徐獻忠,雖然心疼女兒但也實在不忍就此毀了兒子的一輩子!這對兒子來說也不公平!
送養遇難題
在為文文準備送養手續的過程中,徐獻忠又遇到了難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要送養子女除了要父親同意,還必須征求孩子母親意見。
孩子的母親尚在人間,為何徐獻忠不聯系她安頓孩子以後的生活,而直接選擇匆匆送人?若不是送養遇阻,他甚至不願告知文文媽媽這一決定?這中間難道又有什麼隐情嗎?
徐獻忠說,他與劉蓉芳已經離婚多年,她對文文一直不聞不問,況且她已經再婚有了新的家庭,家中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徐獻忠認為她不可能給女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文文成績優異,他想給女兒找個好人家,讓她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希望她将來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這樣即使沒有父親,她也可以過得很好。
如今送養手續無法完成,徐獻忠不得不聯系文文的母親劉蓉芳,電話撥通徐獻忠向前妻簡單說明情況,表達送養的意圖,而許久未見孩子的劉蓉芳則表示想要先和女兒說說話,文文對媽媽的來電顯然很陌生,她表情平靜地接過手機,聽着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也沒有過多的言語想要和媽媽說。
文文母親詢問文文是否願意和她一起生活,但不知言語怎地刺激到了文文,文文突然大哭着沖媽媽吼道“不要,我不要!反正我就是想跟爸爸過那樣的生活,或者其他的人,反正就是不要跟媽媽!”
消失的媽媽出現
接到消息半個月後,外地打工的劉蓉芳回到家鄉處理女兒送養的問題。由于徐獻忠已經無法下床走動,便拜托自己的表妹陪着文文去見媽媽。多年未見母親,文文早已對媽媽的印象模糊了,她表現得十分疏離,怎麼也不肯開口叫媽媽,也不願意接受媽媽的親近。
劉蓉芳努力地和文文溝通、尋找話題,試圖想找回母女之間曾經熟悉的感覺,而文文始終排斥與她交流,對她的熱情與關心無動于衷。劉蓉芳說起自己和徐獻忠離婚的原因,當年文文的奶奶車禍去世,得到一大筆錢賠償金,有了錢之後徐獻忠瞧不上她,不願意和她過,便将她趕了出來。
聽到媽媽将自己深愛的爸爸形容得如此不堪,一直沉默的文文立馬大聲反駁:“不是這樣的,在我眼中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一想到病床上的爸爸,文文又開始淚如雨下,她向衆人表明立場:“我最愛我的爸爸”。
劉蓉芳看着女兒對父親極力的維護,既開心又難過,開心的是文文爸一定對文文很好,孩子才會這樣親近他;悲傷的是,自己身為孩子的親生母親卻被孩子如此排斥,将她當作陌生人一般不願理睬。
可哪有母親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即便文文冷眼相待,劉蓉芳也毫不介意,依舊耐心地和女兒互動。
劉蓉芳在征求了現任丈夫的意見後,一緻決定要将文文從徐獻忠身邊接回來撫養,堅決不同意文文父親說的将她送人的想法。并保證會代替爸爸好好照顧她,就算自己沒有飯吃,也一定不會餓着她!劉蓉芳的現任丈夫也表示,雖然他們家境不好,但會盡力撫養好文文。
文文對母親的真情流露和苦口婆心依舊表現得十分抗拒和排斥,她一邊哭一邊說:“我想跟我爸爸,不想跟你去”。
媽媽拉起文文的小手耐心地和她解釋,為了不傷害到孩子的感情,她善意地撒着謊:“爸爸沒辦法了,爸爸要去好遠的地方打工;隻能跟媽媽了,他要去的地方好遠好遠,沒法兒帶着你,他沒辦法了,隻能跟着我,知道嗎?”
母親滿懷期待地勸說換來的卻是文文冰冷而強硬地拒絕,“那我甯可跟别人,也不跟你!”
這句話文文幾乎是吼出來的,言語中濃濃的厭惡狠狠地刺痛劉蓉芳的心。她不禁開口問女兒:“那你為什麼這麼恨我?”,接着她又說道:“媽媽也是沒辦法,不是不要你,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
一旁的文文外婆徹底沉不住氣了,她憤怒地當着文文和文文姑姑的面指責徐獻忠一家人故意把文文教成這樣,現在孩子與母親不親不說,還充滿敵意和怨恨。
文文的姑姑也不甘示弱回數着這些年來孩子母親的不是,絲毫不留情面,她說劉蓉芳離孩子這麼近,卻從來不過問孩子的事情,是因為沒有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孩子才不願意與她親近。
兩家大人為了曾經的恩恩怨怨,拿着往事互相攻擊,吵得不可開交,文文默默地聽着不停落淚。
小姨還告訴文文,不僅媽媽一刻也沒有忘記過他,而且小時候一起玩耍的姐姐妹妹都很想念她,她自己也很想念文文,希望文文能夠回來,大家都歡迎她回媽媽家生活。
她姨溫柔又耐心地問她:“你為什麼不願意跟媽媽?你跟小姨說,把你是怎樣想的說出來”。
文文終于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我聽人說你們的目标是錢,”
原來這就是文文死活不願意跟着媽媽生活的原因!不知道是誰給一個單純天真的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小姨和文文媽立馬表明态度,“我們不要錢,我們養你不要你爸爸拿錢,我們什麼都不要,隻要你!”
劉蓉芳拿來小孩子愛吃的零食蹲在文文面前,向她說起這些年來的情況,當初改嫁時可能确實忽略了文文的感受,但是她現在是真心實意想要彌補對她的虧欠,想要和她一起生活。文文依舊是紅着眼眶搖頭,拒絕媽媽遞來的零食,也拒絕媽媽走進她的心。
多年沒見,劉蓉芳明白他們母女之間的情感早已不如以前那樣濃烈,而且自己和孩子間還有很多誤會沒有說明白,許多心結沒有解開,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内三言兩語就可以說通的。她願意給文文時間,願意等待女兒重新接受她這位母親。
她将文文帶到熟睡的小弟弟身邊,想通過弟弟讓文文多回想起一些小時候與媽媽在一起的溫暖時光。
文文看着床上與自己長得有幾分相像的可愛小男孩,内心微微觸動,眼淚無聲地流下。
一旁的小姨見了,趕忙心疼地為她擦去眼淚,這個孩子自父親住院以來,一生的眼淚仿佛都快流盡了,命運為何要讓她在如此幼小的年紀嘗遍人生最大的苦痛?
得到母親很明确地答複之後,文文和姑姑暫時回到家裡。
臨走之前,文文媽媽再次走到文文面前誠懇地說:“媽媽給你時間,媽媽在家裡等你回來好不好?媽媽今年都不出去了”。
從文文母親細心溫柔的言辭中可以看出她心裡始終有這個女兒,有她在的地方就是文文的家,她也是除了父親徐獻忠外女兒文文的堅強依靠!
願望落空,但未來還有希望
徐獻忠得知劉蓉芳要帶着文文一起生活後,堅決不同意這樣的做法,因為他不信任劉蓉芳。
但是根據法律規定,隻要父母任意一方還具有撫養能力,就不具備送養子女的條件,孩子父親的想法終究不可能實作。
我們始終相信,血濃于水,父親對孩子的愛如大山一般安全可靠,母親的愛則如流水一般涓細綿長!文文媽媽對孩子的愛溢于言表,相信隻要有足夠的時間,文文一定會打開心結接受媽媽的擁抱!文文也一定能如爸爸期盼的那樣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