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918事變時,是他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還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抵抗!抵抗!》劇照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87年,87年前的那個恥辱夜裡,有一個人,我們不應該忘記。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書劍為酒

他是“九·一八事變”中唯一一個舉槍抵抗的中國軍人。

他在中國軍隊後退之際,面對日軍進攻,指揮警察英勇作戰,在那個屈辱的夜晚裡守住了中國人的尊嚴。

他第一個出手懲辦漢奸,親手殺死張學良的弟弟。

他第一個組織東北義勇軍,掀起了東北人民長達14年的抗日烽火,新中國的國歌便是歌頌他手下的将士。

他就是黃顯聲将軍。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黃顯聲将軍戎裝照

黃顯聲出生于1896年,滿族人,家裡算是望族。少年時期的黃顯聲過着優渥的生活,并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學習。

那個年月裡,中學畢業都是知識分子,能上北京大學的預科,絕對是人中龍鳳。黃顯聲一腔熱血,痛心國家貧弱,1919年他參加了五四運動,在運動中他是積極分子,卻被學校開除。

痛定思痛,黃顯聲決心投筆從戎。

彼時的中國,哪裡還容得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黃顯聲和北大同學們大聲疾呼:同胞們,起來,中國要亡了。

1921年,黃顯聲考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三期炮兵科。學生從軍是稀有的事情,黃顯聲人又聰明,肯吃苦,很快在東北講武堂嶄露頭角,翌年畢業後就在東北軍服役。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東三省陸軍講武堂舊址

黃顯聲學的是炮兵,出來之後正趕上奉軍整軍經武的關鍵時期,他的命運和軍隊綁在了一起。

黃顯聲有勇有謀,在作戰中戰績優秀,被奉軍少帥張學良相中,開始了自己前期順風順水的人生。同樣出身于東北講武堂的張學良非常注重發掘自己的學弟,更加注意培養少壯派,年輕人身上的血氣正是一支軍隊最需要的東西。

黃顯聲治軍嚴謹,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沒有一般文人将領的柔弱,深得士兵愛戴。從中校營長到少将旅長,黃顯聲隻用了7年時間,堪稱東北軍界的一顆新星。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東北講武堂學員訓練

1928年,張作霖皇姑屯遇刺,日本人在皇姑屯埋下的炸藥将中日兩國的前途命運都拖進深淵,也充分暴露了日本對中國的野心。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張作霖被刺現場,三洞橋上的鐵路已被炸塌,其專列燃起熊熊大火。供圖:徐家甯

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但是,之後奉系主力回師關外卻讓日本人不敢輕舉妄動,張學良化妝成黃顯聲手下的一名小兵,偷偷從關内到了沈陽,張學良對黃顯聲的信任可見一斑。

少帥主政東北之後,很快易幟,促成中國統一。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張作霖死後,其子張學良繼承東北軍權,傾向南京政府,完成東北易幟,圖中可見其帽徽已是“青天白日”樣式。供圖:徐家甯

但日本對東北的野心卻從未停止。

中原大戰之後,關東軍派往各地的間諜深入東北的每一個村落,描繪東北的山川、河流、礦産甚至是一口水井,從大連到大興安嶺,日本人無所不用其極。

東北方面已經感受到日軍的蠢蠢欲動,但是張學良缺乏對日本直接開戰的勇氣,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他把希望寄托在黃顯聲身上。1930年,張學良任命黃顯聲為遼甯省警務處處長兼沈陽警察局局長。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黃顯聲(中)與張學良(左一)、趙一荻在高爾夫球場

遼甯省警務處處長,說大不大,說小絕對不小,是整個遼甯警察系統的最高職位。在和平時,警察是治安力量,在戰時,他們是第三方力量,可以出面打擊日軍又避免了正規軍的身份。這或許是個折中的好辦法,也隻有精明幹練的黃顯聲能夠擔當這個職責,能夠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沖突中更有利于中國。

1931年8月,張學良率領東北軍主力入關作戰,東北陷入一片空虛,核心城市沈陽城實際上隻剩下王以哲的第七旅7000多人,張學良的衛隊,以及講武堂的學生兵,剩下的就是黃顯聲手下的遼甯警察總隊了。

沈陽城陷入空前虛弱的狀态。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奉天大南門

黃顯聲清楚地嗅到了空氣中的危險氣息,日軍顯然在周密準備,黃顯聲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到了一些消息,他斷定,9月中旬,日軍必然動手冒險。

黃顯聲立刻趕往北平,希望張學良能夠重視這些情況,但是張學良此時身體患病,正在協和醫院治病,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張學良堅持:東北軍各級将領要保持鎮定,萬一打起來不要抵抗,等待國聯的調停。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1931年9月6日張學良向榮臻發出的不抵抗“魚電”(“魚”代六日)

敵國入侵,力避沖突。

東北的主政者如此打算,沈陽城必然朝不保夕。

但是黃顯聲卻不是聽天由命的人,他更不願意東北3000萬父老淪陷于鐵蹄之下。回到沈陽之後,他立刻将下屬58個縣的警察隊公安隊擴充成12個總隊,并發放槍支彈藥。從榮民和在鄉壯丁中,挑選了一大批精幹人員。

有人了還要有槍,黃顯聲利用自己的關系從奉天兵工廠搞了一大批軍火,來武裝警察。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此外,在身邊的沈陽警察更不能含糊,黃顯聲先是把沈陽警察的2000多人合編成一個總隊,配發槍械,進行訓練。從9月初開始,黃顯聲就晝夜不離開辦公室,随時準備日本動手。

1931年9月18日,日軍在柳條湖爆破早已埋好的炸藥,詭稱是中國人破壞南滿鐵路,開始對沈陽城發起進攻。

日本人動手了。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柳條湖事件爆破現場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柳條湖事件中日軍栽贓東北軍所使用的所謂“物證”:幾頂東北軍的帽子、一支步槍、兩根被炸的枕木

日本人已經出動,中國人在哪兒?

東北軍的二把手張作相這時在錦州給老父親治喪,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在家裡給老爹做壽,黑龍江省主席萬福麟更是遠在北平,大員一個在工作崗位上的都沒有。

至于東北的首腦張學良,他此時正在北平的戲院裡聽戲。

日軍突然的進攻,驚呆了衆人,第七旅緊急打電話請示,請求部隊還擊,否則就被全部打死了。電話打到了參謀長榮臻那兒,榮臻立刻打電話請示張學良。緻命的軟弱害了他,張學良在請示了南京方面之後,決心不作抵抗。

于是榮臻強制指令第七旅的官兵: “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着死,為國成仁。”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榮臻

無恥的指令隻能造成悲慘的後果,即使日軍進攻,即使第一批沖進北大營的日軍幾乎是徒手的,中國軍隊也不思抵抗。連日本人都感到震驚,很多中國士兵直挺挺地被刺刀捅死,或者被追着打死,但為什麼就是不抵抗?

這個深夜,正規軍不抵抗地逃出了沈陽城,總部衛隊不在沈陽城,東北軍的老爺們兒一個也指不上了。

一直等在辦公室的黃顯聲聽到第一顆炮彈落下就知道大事不好,立刻指令手下的警察開始出動,尋找進犯的日軍伺機作戰。

警察總隊趕到二經街之時,正好遇到進犯的日軍,黃顯聲立刻下令攻打,敵人都打到了家門口了,先打了再說。警察們依靠簡單的街壘工事對日軍展開攻防戰,随後,講武堂的學生兵也加入了戰鬥。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原東北交通大學(在今錦州市),黃顯聲在這裡發動組織了群眾抗日武裝工作

日軍在全城肆虐,滿以為中國人都是不抵抗的膿包,沒承想啃到了黃顯聲這麼塊硬骨頭。崩掉了門牙的日本人沒多久就開始集中兵力進攻。戰鬥打幾個小時,從深夜打到黎明,日軍部隊越來越多,還派出坦克和重炮等攻堅武器。

黃顯聲帶着警察英勇抵抗,但是他們手裡全都是輕武器,在強大的火力和兵力進攻下,警察們的傷亡越來越大,幾個小時,幾百個兄弟或傷或死,都倒在了陣頭上。

學兵們也傷亡慘重,學生兵第五連上尉連長殉國,這些年輕的軍人本該是東北軍最有前途的年輕人。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1931年9月19日,昌圖的紅頂山兵營在被日軍空襲後燃起大火。

日軍的進攻更加兇猛,黃顯聲隻好指令部隊有秩序地後撤,嚴令帶上所有武器裝備。

在這屈辱的一夜裡,主政的政府官員跑了,東北軍的要員們跑了,第七旅跑了,連張學良家裡的衛隊營都跑了。

恐懼在傳染,在蔓延。一國重鎮,遭遇進攻丢盔卸甲,連還手都不敢還手,實在是奇恥大辱。

隻有一個人,黃顯聲,雖然最終撤退,但是他和部下沒有怯戰,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毫無後退,英勇抵抗。

這一夜,黃顯聲保住了中國人的尊嚴,中國人固然有貪生怕死之輩,也有悍不畏死的衛國将士。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以黃顯聲為原型的電視劇《抵抗!抵抗!》劇照

黃顯聲帶着手下的警察部隊到了錦州,在這裡,東北軍構築了一條防線,準備抵抗日軍的進攻。

在錦州期間,黃顯聲開始大力發展群組織地方武裝,将擴充的部隊命名為 “遼甯抗日義勇軍”。這就是“抗日義勇軍”的最初來曆。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黃顯聲在錦州前線擔任義勇軍總司令

對于敢抗日的血性漢子,黃顯聲的政策是英雄不問出處,不管是山上的土匪還是反正的僞軍,隻要願意打日本,黃顯聲都會給人給槍。這一消息一經發出,東三省的豪傑之士紛紛趕來,這是東北軍民組織的第一次反抗高潮。義勇軍不停地出擊,打擊日軍,迫使日軍第四混成旅退出遼西地區。

日軍鐵蹄壓境,東北的局勢一天比一天混亂,也開始出現大量的渾水摸魚的土匪,乃至于奴顔婢膝的漢奸。

甚至張學良的堂弟張學成也沖出去做了日本人的漢奸。張學成一直郁郁不得志,在投靠日本人之後收拾殘兵一度擴張到4000多人馬。他非常狂,仗着是張學良的弟弟沖殺在前,高呼:“我是張學成,速速來降! ”東北義勇軍多有顧忌不好殺他。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遼西戰場上的義勇軍

黃顯聲沒那麼多顧忌,他隻有一條:對于背叛國家和民族的人,無論是誰,一律就地誅殺。黃顯聲帶着手下的騎兵和義勇軍直接追剿張學成,高山子一戰,直接擊斃了張學成和大量僞軍軍官。

黃顯聲成為東北軍中抗戰的一片旗幟,抗日到底,堅決抵抗,他是整個東北軍裡最有血性的男兒。

1931年年底,東北軍棄守東北,這次堅持不後撤、英勇抵抗的又是黃顯聲。錦州城外,黃顯聲的公安總隊和義勇軍,與日軍在白旗堡、田莊台、盤山、打虎山各地輾轉血戰,還曾經反攻過營口,給日軍造成重大打擊。

1932年1月3日,日軍占領錦州,義勇軍部隊一部分跟随黃顯聲入關,一部分留在東北繼續作戰,成為日後東北抗戰的最早力量。

而黃顯聲開創的義勇軍這個名字,成為東北各地抗日軍民的常用叫法。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黃顯聲在馬上指揮閱兵式受閱部隊

1935年,田漢先生在聽到東北抗日義勇軍英勇抵抗的事迹之後寫下歌詞,由聶耳作曲,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 (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 标準禮儀曲集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

這首歌熱血澎湃,是當時的情景再現。

黃顯聲絕不願做亡國奴,也絕不願看着東北大地淪喪,他在九一八夜裡的獨自抵抗,之後的懲辦漢奸,開創義勇軍,無不昭示着中華男兒的血性和精神。

當敵人進犯,當敵人強大,那就用“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在此之後,黃顯聲在思想行動上倒向了延安一邊,當然為南京重慶方面所不容,被囚禁10多年,抗日殺敵之志難展。1949年11月27日,53歲生日前,他在重慶被害。民族英雄卻因民族内部争鬥而犧牲,不得不說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今天,在這個和平的國度,我們向14年抗日戰争中為了保衛國家,保衛民族,保衛群眾的軍人緻敬,向先烈緻敬。

918事變時,第一個開槍反擊日寇,被寫進了新中國國歌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