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在曆史上,唐太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君王,先不說他開創了一個何等偉大的萬國來朝的盛世,就說他當年的貞觀政治,那都足以列入中國政治史的模範。也正因為如此,後來人們提到唐太宗都會稱他為天可汗,認為他是曆史上最優秀的明君。

因為他非常優秀,是以人們隻要聊到他,都會對他的事迹進行稱贊,甚至把他捧到一個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高度,乃至于有人在他的身上似乎看到了民權和法治的最高精神。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例如,在舊唐書裡面有一段記載,李世民放390名死囚犯回家過年,結果那些囚犯沒有一個人逃跑,都老老實實回來認死。此舉大大感動了唐太宗,于是在感慨之餘全部釋放。這一事件被很多人吹得很高,甚至被認為是法治和人權的最高融合。那麼問題來了,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首先得承認一點,唐太宗的确是唐朝最優秀的君王,乃至于是中國曆史上最棒的明君。但是,這個光環并不能否認唐太宗的行政手段并沒有超過那個時代的局限,他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維持統治者的統治,而不是像我們想的,要打破封建時代的人質,要超越法家所提到的法治,建構一個人情與法治共存的時代。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在了解了這個前提以後,我們再來看,被大家吹得很高的唐太宗釋放死囚事件。

據曆史記載,當時是貞觀6年,唐太宗的貞觀時代已經基本到來,這一時期政治十分親民,官僚體系似乎非常廉潔和高效。最為重要的是,李世民在貞觀4年的時候成為了東亞第一,被稱之為天可汗。

也正因為如此,李世民一直都認為自己統治的江山是非常和諧的,甚至是一個偉大的盛世年代。于是他閑着無聊,就到監獄裡面來看一看,在他的幻想中,監獄裡面應該是沒什麼犯人的,畢竟自己的天下這麼好。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然而觀察之後,讓唐太宗深深的皺起了眉毛。他看到的并不是空空的監獄,而是擠滿了人的牢房,而且唐太宗随便調查了一下卷宗,居然發現裡面全都是死刑犯,總人數有390人。

這一下子讓唐太宗非常不爽,不是說都是太平年代嗎?怎麼死刑犯還這麼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唐太宗是穿着便服,是以大家也不知道他是皇帝,反正大家都要死了,自然也就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有的人甚至對他怒目而視,這讓唐太宗的臉色不好看。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不過唐太宗畢竟是一個聰明人,眼看着這些死囚犯,總感覺自己的臉上一片羞紅。但是,轉念之間,唐太宗想到了一個很好的主意,能不能把這件惡劣的事情,變成自己粉飾太平的手段呢?還别說,唐太宗真想到了一個點子。

首先,太宗皇帝找到這些人聊天,讓他們挨個訴說自己犯了什麼罪。結果一個個問下來發現他們基本上都不是大罪之人,有的是因為老婆被侮辱了,是以怒而殺人,有的是被權貴階層壓迫,被吃了官司。聽完這些人的回答,李世民心中有了譜。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然後,李世民公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并且告訴他們,現在要過年了,你們就這麼死去也挺可憐的,是以我皇帝給你們一個特權,每一個人在家裡好好過個新年,然後再來領死。

聽到皇帝這麼一說,所有人都狂歡起來,畢竟誰不想苟活片刻,而且能夠和家人過年,對于死刑犯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恩德了。于是這些人都在千恩萬謝之下,趕緊回家了。

看着一下子就空下來的監獄,唐太宗若有所思。不過唐太宗不說話,周圍的官員可就着急了,因為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一直強調法律,甚至當初還通過嚴格的法律扼殺了人情,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唐太宗審判自己的戰友黨仁弘。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但唐太宗非常的淡定,他告訴衆人不用着急,這些人一定不會逃跑,而且他們會一個不剩的全部回來甘心領死。應該說,對于唐太宗的言行,周圍的人肯定不相信,甚至還準備看皇帝的笑話。

但萬萬沒有想到,等過完年以後,所有的死刑犯全部都到場了,沒有一個人缺席。面對這一場景,大理寺的官員都呆了,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這幫一向不遵守法律的刁民居然如此老實,難道說皇帝是神仙嗎?怎麼什麼都能預料到?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面對衆人的驚愕,唐太宗哈哈大笑,然後随手赦免了所有人,并且對衆人宣布,法律雖然是不可動搖的,但是,死刑是不可逆轉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且,我與你們進行約定,但在死亡面前你們沒有一個人選擇毀約,是以我看到了你們的誠意,是以就給了你們機會。

說完以後所有人都高呼萬歲,這些死刑犯也個個直呼唐太宗偉大。這件事情後來被很多學者熱議,甚至有人提出,這是貞觀時代最偉大的事情,讓唐太宗找到了人情與法律的平衡點,開創出了那個時代的奇迹。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表面上看好像真是那麼回事,一方面唐太宗強調法律不可觸犯,但唐太宗又保留了法律之外的人情,是以貞觀時代不像秦朝,但又不像缺乏法律時代的亂世,整個社會充滿着溫情默默,粉飾着這個太平的年代。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有不少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要知道,唐太宗一輩子最大的執念是什麼?那就是要洗刷自己身上的惡名,要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

是以他努力的成為天可汗,努力的開創貞觀時代,甚至不惜給自己樹立一面鏡子,魏征。這一切都是要弘揚自己的好名聲,抹去自己的污名,甚至不惜修改曆史。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年後問斬,最後回來多少人?

在結合曆史上每一位統治者的所作所為,其本質是為了鞏固統治,那麼我們就大概能夠了解太宗之所為了。對于唐太宗來說,放掉這290個死刑犯,回來幾個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借此弘揚自己的夫妻之心,弘揚貞觀時代的偉大。

當然了,以當時的情況而論,貞觀時代非常清明,這些死刑犯除非逃出國,不然他們之後會沒有立錐之地。是以這些人沒有别的出路,隻能回來,隻能成為唐太宗宣揚好名聲的工具。是以說,太宗皇帝是很聰明的,他一生都在給自己維持好人設,包括這件事情也是如此。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