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為何會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戰争是什麼?戰争是人類解決沖突和争端擷取利益的終極手段。按照克勞塞維茨的《戰争論》中的說法:戰争是政治的繼續。是以,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雖然爆發了無數場戰争,但絕大部分戰争都講究師出有名,給自己或者百姓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進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

但是,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曆史長河如此波瀾壯闊,也并不是所有曆史上的戰争都講究師出有名。有些戰争開始的理由也極其搞笑,令人至今都匪夷所思。那麼,是否有一些奇葩的戰争借口,導緻了戰争的發生呢?????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為何會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古代戰争

翻閱中國曆史戰争資料,原來早在唐朝貞觀年間,中國與印度就爆發過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戰争,當然這場戰争結局,以唐王朝的勝利而落下帷幕,不過,這場戰争的起因卻十分奇葩。

當時的印度還被稱之為天竺,當時的唐朝也是中國曆史長河中極為鼎盛的時期,雖說唐朝軍事實力雄厚,疆域廣博,但是,唐朝與天竺國隻有友好的對外往來,并沒有任何可以發生戰争沖突的沖突。然而,戰争還是爆發了,這次“唐與印度戰争”的理由是:印度人搶劫了唐朝使者的禮品。?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為何會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王玄策劇照

這件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這就要從唐朝傑出的外交活動家王玄策身上說起。唐貞觀初年,還被稱為天竺的印度,由東、南、西、北、中5個部分組成,天竺諸國素來與唐朝交好,他們都曾多次派遣使臣通路大唐。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禮儀大邦,是以,禮尚往來也是基本禮數,為了回饋這些天竺諸國,唐太宗多次派遣唐朝使臣出使天竺,每次都會帶去特色禮品,以示兩國情誼深厚。????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為何會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古代天竺國

據《資治通鑒》記載,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被任命為出使天竺的正使,蔣師仁被任命為副使,率領着由30多人所組成的使節團,帶着回訪禮品前往天竺諸國諸一拜訪。

這個時候天竺中部正處于戒日王朝時期,不巧的是,由于戒日王的病逝突然發生大亂,該國大臣阿羅那順趁機起兵篡位。古代社會消息閉塞,王玄策一行人根本不知道借日國中大亂,依然按照原計劃前往戒日王朝回訪。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為何會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戒日王朝地圖

謀權篡位的阿羅那順,實在是鼠目寸光,如果他對于大唐使節團笑臉相迎,大唐使團未必不會承認既定事實。然而,阿羅那順看中的是使節團的來訪禮品,他帶領一支2000多兵馬的隊伍,襲擊了僅有30餘人的使節團。

這次的襲擊事件事發突然,王玄策所帶人馬不多,不僅被阿羅那順搶劫了禮品,還被這些人俘虜。不過,王玄策被抓以後,又與他的副使等人乘機逃了出來。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為何會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剛剛逃出升天的王玄策,沒有在第一時間内傳回大唐,反而選擇向吐蕃、尼泊爾借兵。作為多次出使西域各國的使臣,他不僅熟悉這一帶的地理環境,也深知大唐與吐蕃、尼泊爾這幾個國家關系親密。尤其是吐蕃王松贊幹布迎娶了文成公主為妻後,與大唐關系十分融洽,是以,他對于這位唐朝使臣的請求,爽快的同意發兵相助。

王玄策帶着向這兩個國家借來的兵力,僅用三日就攻破了中天竺,不願投降的阿羅那順又逃到東天竺那裡借救兵,東天竺國王收到王玄策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消息,不僅沒有幫助阿羅那順,反而給王玄策獻上牛馬、軍隊、弓箭、珍寶,願意助他一臂之力。

是以,王玄策不僅奪回了禮品,更收獲了“一人滅一國”的稱贊,回國以後,立下大功的王玄策被唐太宗提拔為朝散大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