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中我們提到的這個帶隊活捉蔣介石的當事人,也就是這個寫信上報給葉劍英的人,他就是王玉瓒,那麼,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王玉瓒出生在甲午海戰之後,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努力讓他接受着教育,十八歲那一年他毅然投筆從戎參了軍,從事一名文書的職位,講武堂畢業之後便跟在牢裡張學良的身邊謀事。

青年時期的王玉瓒
三十年代中後期,宋哲元的部隊逐漸誇大起來,翅膀硬氣了一點之後便想着一舉吞并整個華北地區的部隊,最後擺下了鴻門宴來招待幾個東北軍軍官,王玉瓒就是其中一員,在國破家亡的形勢之下,東北軍内部卻在自相吞并,王玉瓒很憤怒。
之後,王玉瓒在天還沒亮就采取了措施,帶領部隊前往西安與張學良彙合,并受到了張學良的重用。在每一次戰鬥的慘敗之下,再加上我黨地下工作者的策反行動,張學良的立場開始轉變,王玉瓒更是聽從張學良的行動。
在廣大學生反對内戰的遊行活動中,老蔣指令張學良開槍解決,王玉瓒趕緊告知校上司,學生們在張學良的勸告下退去,之後衆所周知的兵谏計劃開始實施,王玉瓒先是帶領護衛助張學良一臂之力。
孫銘九
在後來的行動中,為了確定不洩露資訊,張學良指令王玉瓒和孫銘九互相配合,王玉瓒深知用意,收到任務之後待在辦公室一晚上都沒睡着,在大半夜就開始實施部署,到達蔣介石守衛所在的第二道門的時候,王玉瓒發現了一個哨兵,便開了槍,這一槍打響了西安事變。
随即進入了一場混戰,在别人戰鬥的時候,王玉瓒等人快速沖進房間,卻發現空無一人,王玉瓒當即下令搜山,王玉瓒為首的在左側實施抓捕,孫銘九為首的從右側實施抓捕,就在大家尋找的過程中,王玉瓒營的排長發現了老蔣,并大喊了一聲,就在王玉瓒尋聲而去的時候,卻被孫銘九搶先了一步。
王玉瓒心想就由孫說吧,之後兩營戰士一起将老蔣扣押帶走,張學良自然對王玉瓒進行了嘉獎和升職,但是在美國記者斯諾采訪期間,接受采訪的孫銘九卻隻字未提其他人,孫銘九成了活捉老蔣的大功臣。
孫銘九在接受采訪
在三十年代末期,王玉瓒害怕老将清算到自己頭上,便選擇了辭職隐居,之後又做了教養院院長,做過教官,還上司了起義運動,但是在他晚年想要回到東北這個生他的地方時,卻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下放到農村十五年任勞任怨。
七十年代末,王玉瓒在報紙上看到了孫銘九的闡述,距離當時捉蔣已經四十多年了,為何隻有孫銘九的參與?王玉瓒開始寫信給上級,闡述真相,直到葉劍英看到信件之後,進行了徹查,才揭開了曆史的謊言。
是王玉瓒的衛隊打響了西安事變的第一槍,是王玉瓒先進入老蔣的房間,也是王玉瓒下令搜的山,更是王玉瓒的部下先發現的老蔣,而孫銘九隻是在功勞薄上捷足先登而已,結局真是大快人心。
真相大白之後,王玉瓒再次被重用,八十八歲離世,但是這個大功臣永遠值得我們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