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在人們的印象裡,男性在我國曆史的長河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但也有不少巾帼不讓須眉的女子,她們用自己的努力,青史留名,有些人甚至影響了我國曆史的發展軌迹。

常言道,婦女能頂半邊天。在我國近代史上,有不少女性豪傑,為了祖國扛起槍杆子,奔赴前線,抛頭顱、灑熱血。如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唐群英、地下工作者江姐、抗日英雄趙一曼,以及“軍中女傑”莊鳳。

莊鳳出生于1919年,山東膠縣人。17歲那年,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衛祖國,莊鳳義無反顧地辭别家人,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當時,莊鳳背着自己的兒子,參加了東北抗聯,成為了抗聯七軍二師三團一連的一名女戰士。直到1937年春,上級決定部隊離開饒河山區,前往平原開辟新的遊擊區,部隊中的女戰士們才被留在了後方,莊鳳也在其中。

在後方工作期間,莊鳳和其他戰士們為前線下來休整的部隊洗補衣服,照顧傷員。在那個藥物奇缺的年代,許多戰士為了防止傷口發炎,不得不使用鹽水清洗傷口。每次幫傷員們清洗傷口,莊鳳都忍不住落淚。

由于敵人對抗聯瘋狂圍剿,莊鳳和戰友們經常夜宿山林、爬冰卧雪,挖野菜、啃樹皮、吃草根,甚至用棉花套充饑。在那個艱苦卓絕的歲月,莊鳳經曆了重重磨難,譜寫了一曲英勇壯烈的革命史詩。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另外,莊鳳還是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即蘇聯遠東紅軍步兵獨立第88國際旅排長,還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批女傘兵,她也是以被戰友們譽為“軍中女傑”。

1941年,上級通知蘇聯北野營全體指戰員去伯力接受為期一個月的空降訓練,莊鳳和其他12名女戰士,也參加了此次訓練。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訓練十分艱苦,戰士們不僅要克服對高空的恐懼,更要有着随時犧牲自己的決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莊鳳就和其他戰士們,掌握了空降的所有技巧。就連訓練他們的蘇聯教官馬約爾都曾表示:

“你們這些黑頭發、趴鼻子的中國婦女真厲害呀!勇敢地和男人一樣完成了空降訓練任務,真是好樣的!

就這樣,莊鳳和其他20餘名抗聯女戰士,獲得了“中國第一批女跳傘員”的稱号。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新中國成立後,莊鳳回到了東北從事工作。她先後在水利、婦委、宣傳、教育、管理等崗位工作,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

1964年,莊鳳被調往吉林省工作,并先後擔任了吉林省長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長春市衛生局局長等職。

1983年,經吉林省委準許,莊鳳同志正式離職休養。不久後,中央準許,莊鳳同志享受正廳級待遇,副省級醫療待遇。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莊鳳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可她用自己的努力,創造了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更是赢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她曾受邀出席了北韓建國五十周年紀念活動、榮獲俄羅斯紀念衛國戰争勝利五十周年和衛國戰争勝利六十周年國家獎章。

2011年2月17日,這位“軍中女傑”,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92歲。其家屬按照她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搞遺體告别儀式,并将她和丈夫劉鐵石同志的骨灰合在一起,撒在長春淨月山上,回歸自然。

“軍中女傑”莊鳳,17歲參加革命,享正廳級待遇,骨灰撒在淨月山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莊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為國為民的一生。作為一名女性,她是母親、是妻子、更是祖國和黨的好女兒。她是祖國的驕傲,民族的脊梁。最後,向莊鳳同志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