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在人们的印象里,男性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也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她们用自己的努力,青史留名,有些人甚至影响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常言道,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不少女性豪杰,为了祖国扛起枪杆子,奔赴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如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唐群英、地下工作者江姐、抗日英雄赵一曼,以及“军中女杰”庄凤。

庄凤出生于1919年,山东胶县人。17岁那年,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庄凤义无反顾地辞别家人,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当时,庄凤背着自己的儿子,参加了东北抗联,成为了抗联七军二师三团一连的一名女战士。直到1937年春,上级决定部队离开饶河山区,前往平原开辟新的游击区,部队中的女战士们才被留在了后方,庄凤也在其中。

在后方工作期间,庄凤和其他战士们为前线下来休整的部队洗补衣服,照顾伤员。在那个药物奇缺的年代,许多战士为了防止伤口发炎,不得不使用盐水清洗伤口。每次帮伤员们清洗伤口,庄凤都忍不住落泪。

由于敌人对抗联疯狂围剿,庄凤和战友们经常夜宿山林、爬冰卧雪,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甚至用棉花套充饥。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庄凤经历了重重磨难,谱写了一曲英勇壮烈的革命史诗。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另外,庄凤还是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即苏联远东红军步兵独立第88国际旅排长,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女伞兵,她也因此被战友们誉为“军中女杰”。

1941年,上级通知苏联北野营全体指战员去伯力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空降训练,庄凤和其他12名女战士,也参加了此次训练。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训练十分艰苦,战士们不仅要克服对高空的恐惧,更要有着随时牺牲自己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庄凤就和其他战士们,掌握了空降的所有技巧。就连训练他们的苏联教官马约尔都曾表示:

“你们这些黑头发、趴鼻子的中国妇女真厉害呀!勇敢地和男人一样完成了空降训练任务,真是好样的!

就这样,庄凤和其他20余名抗联女战士,获得了“中国第一批女跳伞员”的称号。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新中国成立后,庄凤回到了东北从事工作。她先后在水利、妇委、宣传、教育、管理等岗位工作,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1964年,庄凤被调往吉林省工作,并先后担任了吉林省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春市卫生局局长等职。

1983年,经吉林省委批准,庄凤同志正式离职休养。不久后,中央批准,庄凤同志享受正厅级待遇,副省级医疗待遇。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庄凤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可她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更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她曾受邀出席了朝鲜建国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荣获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国家奖章。

2011年2月17日,这位“军中女杰”,因病在长春逝世,享年92岁。其家属按照她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并将她和丈夫刘铁石同志的骨灰合在一起,撒在长春净月山上,回归自然。

“军中女杰”庄凤,17岁参加革命,享正厅级待遇,骨灰撒在净月山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庄凤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为国为民的一生。作为一名女性,她是母亲、是妻子、更是祖国和党的好女儿。她是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脊梁。最后,向庄凤同志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