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從219年7月關羽攻打襄陽與樊城開始,一直到219年12月關羽被俘殺,前後持續5個月時間,身在益州的劉備沒有發出一兵一卒來救援關羽,而劉備為關羽報仇的夷陵之戰,則一直等到221年7月才發動,這已經是關羽被殺一年半之後了。
整個過程中的疑問非常大,為何持續5個月的戰争,劉備不支援關羽?為何關羽被殺一年半後,劉備才發動戰争為關羽報仇,前後時間相差如此之多,是為了什麼?是關羽在戰争期間沒有将前線的軍事情報傳遞給劉備嗎?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有假節钺的權利,可以代表君主劉備出征,但并不能代表劉備做決定,這是有本質差別的,是以襄樊之戰是劉備指令關羽發動的,同時關羽在襄樊之戰的軍事情報按照邏輯都應該上報給劉備。
那麼關羽是如何将情況上報給劉備的,需要多長時間上報一次呢?
襄樊之戰是在湖北省的襄陽市發生的,劉備當時是在四川省的成都市,兩地的距離差不多有一千多公裡,關羽上報軍事情報給劉備其實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從襄陽沿着漢水逆江而上,到達蜀漢控制的漢中,從襄陽到漢中的水路差不多有580公裡,然後從漢中南下,一路将情報送到成都,從漢中到成都有450公裡左右。
襄樊之戰示意圖
從襄陽到漢中走的是水路,又是逆江而上,坐船一天最多隻能走10~20公裡左右,算起來坐船要走将近一個月,然後從漢中到成都走的蜀道,無法騎馬,隻能靠步行,步行一天最多走30公裡,從漢中走到成都要走15天。
這樣加起來,關羽派使者走襄陽-漢中-成都這條線,一共要45天時間,才能将前線情報傳遞給劉備。
第二條路就是從襄陽騎馬南下到達關羽的後方荊州,這一段路是200公裡,然後從荊州坐船,沿着長江逆江而上進入重慶,從荊州到重慶的長江水路差不多700公裡,到重慶後換陸路走川渝古道到達成都,這一段路有300公裡。
219年三國局勢圖
騎馬一天能走60~80公裡,中間還得有驿站換乘馬匹,從襄陽到荊州大概需要3天時間,從荊州坐船到重慶需要35天時間,然後從重慶到成都要走10多天,這一條路加起來,一共需要48天,關羽才能将襄樊前線的情報傳遞給劉備。
由此可見,這兩條路的時間是差不多的,而且沿途都在劉備勢力的控制之下,傳遞情報基本上沒啥問題,但是,傳遞一次情況需要45~48天,雖然這已經是夠快的時間了,但是到了劉備手上,仍然有嚴重的滞後性。
劉備得到關羽在前線的軍事情報已經是一個半月之後的事了,打個比方,關羽在219年8月威震華夏,生擒于禁及七軍三萬餘人,斬殺龐德,這一重大勝利等劉備收到時已經是9月底或者10月初了。
關羽威震華夏
219年9月,關羽在前線繼續作戰,同時包圍了襄陽與樊城,控制了漢水的制水權,并與曹魏形成對峙,但關羽沒能擴大戰果,曹魏一時也不能解除襄陽與樊城之圍。
219年10月,徐晃率軍趕到樊城外圍,并與關羽形成對峙,與此同時,孫權在暗中與曹操聯合,并開始了偷襲荊州的軍事行動,呂蒙裝病,陸遜寫信給關羽并恭維關羽,這都是在迷惑關羽,然後東吳白衣渡江,讓士兵化妝成商人藏在船中,躲過了關羽設在長江邊上的烽火台,拔除了關羽設在長江邊上的所有據點。
然後呂蒙勸降了士仁與糜芳,奪取了公安城與江陵城,陸遜則繼續率軍一直向攻打,與此同時,曹操把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用箭射到關羽營地,關羽聽說後開始懷疑起來,開始派人回到荊州打探消息,使者一來一去需要6~7天時間,當關羽得知荊州失守,應該是呂蒙占據江陵城之後。
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
然後在前線的關羽因為後方失守,軍心失散,士卒無心戀戰,再加上已經持續進行了三個多月的戰争,士卒也極度疲憊,關羽被徐晃打敗,開始撤軍回到荊州,這個時候與劉備之間的聯系已經被東吳切斷,他就是想傳遞給劉備前線的軍事情報,已經失去了機會了。
因為當關羽還沒有從襄樊前線撤退時,東吳就已經控制了荊州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南郡,陸遜繼續向西一直打到了秭歸,這裡已經是荊州與益州的交界處了,關羽退回益州的路實際上被陸遜切斷了,關羽從襄樊前線撤退回荊州的時間,怎麼也比不過陸遜攻取荊州的時間,因為荊州的很多地方守将聞風而逃。
這個時候已經是219年11月了,由于陸遜率軍攻打荊州以西,荊州以西的很多軍民開始逃到益州,是以益州的邊将至早在11月得到了荊州失守的消息,這個消息不是關羽送來的,而是東吳軍隊進攻所造成的。
關羽無法逃走
益州邊将得到消息後,肯定要上報成都劉備,這個時間大概是20多天,這樣算起來,劉備得到東吳攻打荊州的消息大概是在12月初,劉備為何不派兵呢?
因為沒辦法派兵,不知道關羽在哪,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救關羽。
關羽當時與劉備的聯系已經被切斷,同時關羽在從襄樊南下的過程,士兵不斷逃走投靠呂蒙,關羽隻能帶着幾百人逃到了荊州北邊的麥城了,沒法再繼續南下了,因為關羽手中已經無兵可用,但是關羽并不知道東吳已經針對他布下了天羅地網,東吳把關羽可能逃跑的路線全部算計過了,就等着守株待兔。
劉備不知道關羽在哪裡
這邊劉備得到荊州失守的消息,卻不知道關羽在哪?而且東吳軍隊已經針對益州進行了布防,劉備想發動軍事行動,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内準備完成,打仗可不是說打就打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時離持續兩年之久的漢中之戰剛過去才半年時間,益州還沒有從極度的消耗中恢複過來。
劉備想發兵支援荊州,一定要有關羽的消息才能發兵,同時還需要時間準備,在劉備準備的這個過程中,關羽被殺的消息傳來,孫權俘虜關羽後直接斬殺,并将關羽的首級獻給了曹操,這麼大的事,劉備不會不知道,劉備也會向荊州派出探子打聽消息,當劉備聽到關羽被殺,更不會貿然發動戰争,他得繼續準備,直到有實力發動戰争為止。
兩年的漢中之戰讓益州兵相當疲憊
再加過來看整個戰争過程,最為關鍵的就是孫權偷襲荊州之後,這是219年10月發生的,就算關羽快馬加鞭傳遞這個情報給劉備,首先得保證整個道路的暢通無阻,其實就是時間問題,前面講到最快也要45~48天才能将信報傳遞到成都,劉備出兵總得準備吧,收集糧食、集結軍隊都需要時間,等劉備準備好,黃花菜都涼了。
是以整個襄樊之戰中最關鍵的就是前線情報傳遞的時間太慢了,劉備不能及時得到前線情報,隻能這個月得知上個月的情報,晚了足足一個半月時間,而在孫權沒有偷襲荊州的時候,關羽在襄樊前線是一直在勝仗的,沒有理由打勝仗也要派兵支援吧,劉備的益州兵本來就需要休養,實在也是拿不出手。
關羽被殺
不能把襄樊之戰失敗的全部責任怪到關羽頭上,這是錯怪關羽了,關羽并非沒有防備孫權,長江邊上的烽火台與哨所就是關羽防備孫權的軍事設施,為了打赢襄樊之戰,關羽把所有能派上戰場的兵都用上了,劉封與孟達又不肯支援關羽,關羽也很難,戰争又打到關鍵時刻,不能輕易放棄。
關羽手下的士仁與糜芳又是兩個不争氣的人,呂蒙一來就投降,導緻關羽失去後方,然後整個荊州都被東吳占據,就連關羽本人也成了甕中之鼈,自然就沒法将情報傳遞給劉備,劉備也就沒法在短時間組織軍隊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