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古代中國曾經是全世界最富強的國家,憑借着強盛的國力讓四海臣服。但是随着近代中國開始閉關鎖國,最終卻與時代脫節,被其他的西方國家所超越了。落後就要挨打,清政府又是腐敗無能的代表,很快就開始割地賠款,把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跟我國一樣曾經閉關鎖國的日本,卻在列強入侵時選擇了打開國門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最終從一個被侵略者轉變成了新一代侵略者。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近代的中國也曾遭受過日本的多次侵略,中國人民為此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但還有這麼一個小國,全然不顧當年中國對他們國家的恩情,為了修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高樓,居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的陵墓給全部推倒,震驚中國人民。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争中,清政府斥巨資打造的北洋艦隊被日本一舉摧毀,中國可算損失慘重。後來更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讓中國人民背上了很重的稅務,而日本也越來越嚣張起來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對中國再次發起了侵略,中國人民奮起抗争,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在抗戰初期,中國的物資準備十分稀少,十分影響軍隊在前線的作戰,但是當時中國的生産力十分薄弱,很大部分都要依靠外國進口。開始還有中蘇國際運輸線和滇越鐵路可以運輸,但是随着戰争的進一步發展,這兩條線路都不得不中斷。為了解決物資問題,中國曾開通過一條飛越喜馬拉雅的航線,但是這條航線艱險異常,而且運輸量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這些運輸上的困難促使我國開始修建滇緬公路,當時動用了200位工程師和20萬民工之衆,傾全國之力,不到一年就修建成功,這條線路也當然就成為了中國運輸軍備物資的生命線。但是好景不長,日本侵略者居然入侵緬甸,滇緬公路運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搶救這條珍貴的運輸線路,中國派出40萬遠征軍,前往緬甸幫助他們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遠征軍付出了十分慘痛的犧牲代價才換來了緬甸的今天,并且在當地留下了十幾萬的烈士的遺骨,這些都是中緬友好的象征,見證着中國遠征軍對緬甸人民的深厚感情。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但是緬甸顯然沒有記住這份恩情,在發展國内經濟和保護烈士陵園的兩個選擇上,直接選擇了修建寫字樓發展經濟。這是對中國烈士的公然侮辱,遭到了中國人民甚至是緬甸國内的群眾的強烈抗議,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止到他們修建寫字樓的程序。但是裡面英法兩國士兵的陵墓卻得到了并沒有受到這樣的對待,就連日軍侵略者留下的陵墓也沒有被這樣侮辱,為什麼單單對中國烈士如此不尊重。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為嚴重地傷害了中緬兩國人民的情感,更是罔顧曆史的展現。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蓋高樓,竟然将十幾萬中國烈士陵墓夷為平地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宰割的弱國了,但是仍然有忘恩負義的國家忘記雪中送炭的恩情,這并不隻是緬甸。中國一直奉行和平外交的基本政策,從不搞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緬甸這種行為是令人不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