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處理民族問題基本都是一個政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漢人對于少數民族一貫都是不接納的态度,并且稱之為蠻夷。但是等到少數民族占據中原之後,對于漢人的态度也不怎麼好,其中以元和清為代表。元朝的四等人制度就不用說了,我們着重說一下清朝的制度。

在清朝,幾乎都是首先重用滿人的,畢竟滿人是統治階級。而且漢人官員在見到滿人官員的時候,是要行禮的。而且滿人犯法和漢人犯法的處理方式和量刑标準也是不一樣的。是以在清朝早期和中期的時候,滿人幾乎是朝廷的支柱,比如康熙時期的明珠、索額圖,還有康熙時期的阿桂,都是頂尖的大臣。
阿桂,全名章佳·阿桂,滿洲正藍旗人,出生于康熙五十六年,即1717年。他的父親阿克墩是乾隆時期的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很受到乾隆的重用。阿桂受到父親的蔭蔽,在十六歲的時候,就進入到官學學習,後來擔任大理寺丞,進入司法機構。
乾隆二年的時候,他就開始兵部主事,之後步步高升,一度進入軍機處。但是随後因為國庫失竊,剿匪不利等罪名,差點被處死,隻因為他的父親的緣故,才保住了小命。但是他畢竟是八旗子弟,在經曆人生低谷之後,再次崛起,在乾隆二十年的時候,重新被重用,率軍去征伐準格爾部叛亂。
阿桂的軍事才能出衆,在他的帶領之下,清軍節節勝利,最後基本肅清準格爾部叛亂。但是準格爾還有餘部和清軍較量,阿桂率軍追擊至俄國,将殘餘分子剿滅,逮捕了大量的準格爾罪臣。
就在此時,天山南路的維吾爾族又舉兵叛亂,阿桂當即率軍讨伐,叛軍以數千人抵抗,戰時焦灼不下。阿桂親自挑選百餘名勇士,帶着他們繞道到敵人後面,向敵人發起進攻,敵軍頓時陣腳大亂,清兵取得了優勢,一舉擊敗了叛軍。
阿桂乘勝追擊,進入新疆伊犁,并且在當地屯田駐守,繼續打擊叛軍。這個時候,他手握大軍,而且被授予軍機處大臣一職務,還可以在紫禁城裡騎馬,這可是莫大的榮耀。而這個時候,有些人開始動起來了,他們嫉妒阿桂的功勞,于是捕風捉影,上書乾隆彈劾阿桂有謀反的嫌疑。
乾隆認為阿桂是滿人,應該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但是大臣說的也至情至理,于是他就想試探一下阿桂。他派出皇子前往新疆伊犁,慰問阿桂。阿桂早就知道在京城裡的事情,他聽說皇子要來,一時間也忐忑不安。
皇子給他帶來的一壺皇帝欽賜的酒,而且讓人做了一桌子宴席給阿桂吃。阿桂在惴惴不安中吃喝了一頓,皇子當即眉開眼笑,回京城複命。乾隆皇帝由此判斷阿桂不會叛亂,于是更加寵幸他,給予他更大的兵權。
阿桂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本事的,他南征北戰,平定了不少的叛亂,穩定的清朝的政局,也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可謂乾隆時期的名臣。但是在晚年的時候,因為和珅的陷害,他晚節不保,最終病死,人生并不是很圓滿。各位讀者朋友,你們對于阿桂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