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

圖/主辦方提供

1月6日-4月6日,“錦繡華冠——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文化展”在位于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的農講所紀念館大成殿展出。

該展由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以下簡稱“農講所紀念館”)、蘇州絲綢博物館、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主辦,共展出文物/展品76件(套),令觀衆領略“錦繡華冠”之美。(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錦繡華冠”展覽展出現場

中國古代絲綢技術早在商代就已形成,并逐漸成熟起來,創造了世界上先進的紡織科學技術。在幾千年的中國絲綢品種發展史上,蜀錦、宋錦、雲錦是在漫長的曆史中影響最大,流傳至今的三大名錦。

它們是中國絲綢史上三個重要的裡程碑,均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香雲紗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生産的一種古老的染色面料。作為廣東獨有的文化瑰寶,香雲紗染整技藝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本次展覽集合三館之力共同舉辦。蘇州絲綢博物館自建館以來,一直緻力于古代絲綢及織錦的研究與技藝傳承。南海博物館長期悉心展示香雲紗古今演變和工藝特色。農講所舊址原為明清時期的番禺學宮,文韻悠長。主辦方表示,希望觀衆在這座百年學宮内觀展品,更好地了解中國三大名錦及香雲紗的曆史淵源和工藝技術,弘揚我國傳統絲綢文化。

【知多D】

一、蜀錦

蜀錦在三大織錦中曆史最為悠久,興起于戰國,盛于漢唐,因産于蜀地而得名。其産品和技藝通過西南絲綢之路銷往印度、波斯等地及中亞、西亞各國,直至地中海沿岸,對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技術上,早期的蜀錦以多重經絲起花為主,首創技藝在我國古代絲綢史上留下了輝煌一頁,并影響了後世的絲織技術發展。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東漢 仿制品)

唐代以後出現緯錦,品種日趨豐富,圖案有格子花紋、蓮花、龜甲花、聯珠、對禽、對獸等,十分豐富。宋元時期,其紋樣圖案有慶豐年錦、燈花錦、盤球、翠池獅子、雲雀,以及瑞草雲鶴、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

清代以後,蜀錦與古代蜀錦在織物結構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是以現在人們所講的蜀錦則以經向緞紋為地,多重緯線顯花的織錦結構為主要特征,代表品種有月華錦、雨絲錦、方方錦等。

二、宋錦

宋錦是指宋代發展起來的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的具有宋代藝術風格的織錦,以宋代蘇州特色織錦而著稱,後以此為特色織出的錦又稱“宋式錦”、“仿古宋錦”,現統稱為宋錦。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橙地盤縧四季花卉紋宋錦(明 仿制件)

宋錦的淵源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地處江南的吳國貴族已經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織錦。唐代,随着絲織技藝的提高,由斜紋經錦出現了以緯線顯花的斜紋緯錦,能織造出比經錦更為繁雜的花紋,因而盛行。

随着宋高宗南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逐漸轉移到了江南地區,蘇州成立了錦作院,生産的織錦承襲了唐代織錦技藝,形成獨特的新品種——宋錦,并逐漸發展,輝煌于明清,成為中國絲綢三大名錦之一。

三、雲錦

雲錦,起源于六朝,鼎盛于明清,是繼蜀錦、宋錦之後集曆代工藝之精粹,并借鑒融合了各種相關工藝的技巧而發展成熟的織錦。

由于它主要用做帝王禦用品,是以講究材料工藝的精益求精,使之織物品質達到了中國傳統絲織工藝中的頂峰。其質地緊密厚重,綢面因紋飾豪放富麗、色彩絢麗,猶如天空中多彩變幻的雲霞而得名。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紅緞地穿枝大洋菊紋妝花(現代)

雲錦雖在江甯、蘇州、杭州“三大織造署”均有生産,但始創于南京的江甯官營織造,後在官營和民間都有大量生産量,曾是古江甯絲綢生産的支柱之一,故多冠于“南京雲錦”之名。

雲錦除供宮庭作官府服用和賞賜之需外,還遠銷海外及蒙古、新疆、青海、甘肅、西藏等地,并逐漸品種多樣,尤其妝花緞在紋樣、色彩及挑花結本和織造技術方面有着較高的科技内涵。

四、香雲紗

香雲紗,又名莨紗,表面烏黑光滑、類似塗漆且有透孔小花的絲織物,因穿其所制成衣行動時會沙沙作響而得名“響雲紗”,後以其諧音稱之為“香雲紗”。

據有關文獻資料記載,“響雲紗”一詞最早見于清鹹豐庚申年(1860年)重訂的《華英通語》,“香雲紗”一詞最早記錄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代稿抄本《物意管窺》。

上新展|來農講所,賞中國三大名錦與廣東香雲紗

中華民國勝利紋香雲紗短袖斜襟女上衣

繁複的制作工藝以及特殊的絲綢質感,使香雲紗享有“軟黃金”的美譽。香雲紗差別于一般絲綢布料的地方,是它如美酒醇釀,穿的越久越有魅力。

初時布料烏黑光滑,穿着時與身體發生化學反應,會慢慢褪去塗層、露出褐黃底色,越穿色澤越油潤烏亮,仿佛有生命力一般。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李 力

繼續閱讀